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

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

傳統吉祥紋樣,多用於裝飾瓷器。圖案以蓮花組成的稱“纏枝蓮”。纏枝紋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種藤蔓卷草經提煉變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動感,優美生動。纏枝紋約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
  • 特點瓷器釉上彩
  • 寓意:吉慶
  • 種類:五彩類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品評,拓展知識,

專家品評

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是五彩類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型粗重厚實。此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斂,撇足;器形飽滿,整體就像戴盔披甲的將軍,穩重挺拔,威猛剛健,傘形蓋。罐通體以五彩纏枝蓮裝飾,胎體潔白,釉面光潤,白中微微泛黃。繪畫技巧上,隨形變化,筆法纖細、流暢,構圖由繁縟逐漸變為疏朗,工筆多於寫意,是清晚期典型的精美作品。
清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局部清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局部

拓展知識

瓷器釉上彩的一種。所謂釉上彩瓷,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種顏色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兩代得到了發明和發展,其配方經過不斷的創新,並進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後,才出現以紅、黃、綠、藍、黑、紫等為主的彩瓷。
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艷麗。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製了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套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艷奪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面,別具一格。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於衰落,所見多為小件器,畫意較精細,不似康熙五彩粗獷豪放。乾隆以後則基本上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瑯彩等並用。
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
現代五彩陶瓷多數為多於五種顏色的五彩瓷,而仍然保持著傳統手法的只有寶瓷林瓷業有限公司等幾家企業。
古彩所描繪的對象甚多常見的有人物山水龍風鴛鴦松柏靈芝、花草等。古彩瓷在歷次世界性的博覽會上,受到廣泛的稱讚。是景德鎮陶瓷技術的優秀傳統之一。就年代說,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說,有三彩、五彩和紅綠彩。就這個精品典型代表器黃底五彩纏枝蓮將軍罐而言:其技法特點是單線條平面,線條剛勁有力,筆劃簡練生動,色彩對比強烈,形象概括誇張,高貴藝術風格極其濃厚,裝飾性非常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