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一學就會

黃帝內經一學就會

《黃帝內經一學就會》是2009年09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銀柱。

基本介紹

  • 書名:黃帝內經一學就會
  • 作者:張銀柱
  • ISBN:9787538442151
  • 定價:19.90 元
  •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序言,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一學就會》內容簡介:中醫入門系列圖書是獻給中醫愛好者的基礎著作,醫生、病人皆宜。在中醫理論“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指導下,中醫從古到今蓬勃發展,造福國人,但其醫理博大精深卻也生澀難懂,所以讓很多想學習中醫的人望而卻步。

編輯推薦

《黃帝內經一學就會》是對《黃帝內經》的深入解讀,對現代生活的全面指導;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藥理、診法、辨證、組方、治法、內科、外科等融台在其中。書中介紹的方藥和治法都來自傳統教材及臨床一線,切合實際又安全有效,可用於指導治療。

序言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華傳統醫藥文獻中現存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全書約70萬字,分《靈樞》9卷和《素問》9卷,總計18卷,具有彙編性。成書年代最遲為漢代,一般認為在戰國時期。《內經》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辨證思想,從巨觀角度闡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繫,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課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總結了防治疾病的原則及技術。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里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是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但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奧秘。
歷代醫家在《黃帝內經》提供的理論及採用的方法論基礎上,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使中華醫學得以持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全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也是該書被歷代醫家奉為
“醫家之宗”的重要緣由。在中華民族2000多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內經》的醫學指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並越來越受到中外學術界的重視。
因此,《內經》是中醫藥學的理論來源,學習
《內經》也是學習中醫藥學的重中之重。有鑒於《內經》經文的艱澀難懂,我們特意編寫本書,希望廣大中醫愛好者從本書開始中醫藥學的學習之旅,並從中獲得些許對現代生活的啟示。

作者簡介

張銀柱,北京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醫學博士。 曾就讀于山西中醫學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國內著名中醫學府,先後師從多位名醫,廣泛涉獵中醫藥書籍及現代醫學知識,善於運用中醫藥治療疑難病症。診療思想重視肝腎,用藥從調整脾胃入手,治病主張探求病因、深究病理,用方靈、小、活,在患者中有很好的口碑。 先後完成國家級及部局級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多家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出版專著2部,參編學術著作3部。擅長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肝炎、冠心痛等疑難雜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寶命全形
上古天真論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契約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原文101
原文102
原文103
原文104
原文105
原文106
原文107
第二章 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應象大論
原文201
原文202
原文203
原文204
原文205
原文206
原文207
原文208
第三章 藏氣法時
靈蘭秘典論第八
原文301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原文302
五藏別論
原文303
經脈別論
原文304
第四章 血氣精神
本神篇第八
原文401
原文402
營衛生會篇第十八
原文403
原文404
原文405
原文406
決氣篇/78
原文407
第五章 百病始生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82
原文501
原文502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87
原文503
原文504
原文505
原文506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101
原文507
至真要大論/105
原文508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熱論篇第三十一/112
原文601
原文602
原文603
咳論篇第三十八/118
原文604
原文605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124
原文606
原文607
痹論篇第四十三/130
原文608
原文609
原文610
痿論篇第四十四/138
原文611
原文612
原文613
水脹篇第五十七/145
原文614
湯液醪醪論篇第十四/149
原文615
第七章 脈要精微論
脈要精微論/154
原文701
原文702
原文703
原文704
原文705
原文706
原文707
……
第八章 民法方宜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