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山林場

黃土山林場

林場,場址,,地理坐標為東經126°59′12″—127°14′36″,北緯46°00′44″—46°04′55″。林場南靠松花江與賓縣相望;北鄰楊林、二八、方台3個鄉鎮;東止楊林鄉田堡村,隔少陵河與巴彥毗鄰;西止方台鎮宋家溝村。林場東西狹長、南北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山林場
  • 位於:呼蘭縣東部
  • 隸屬於:哈爾濱市呼蘭區林業局
  • 距縣城:66公里
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狀況,森林資源狀況,林業生產建設,發展方向,發展項目,

自然地理

山脈:林場地處張廣才嶺西坡,地形屬漫崗丘陵區,坡度較緩,平均坡度15°,地勢北高南低,全境海拔125—189.5米。
水系:松花江流經林場62華里,背江屬松花江支流。東部離林場7華里處有蓮花泡,面積0.15平方公里,西部有片泡,面積0.24平方公里。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風大少雨、氣候乾旱,夏季高溫、雨量充足,秋季冷涼短促、多偏西風,冬季嚴寒、少雪乾燥,多西北風。年積溫區域性差異不超過100℃,年平均氣溫3.3℃,年≥10℃積溫2782.9℃, 一月份平均氣溫-20.1℃,最低氣溫-39.3℃,七月份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7.5℃。全年平均降雨量500mm,降水幅度762.8mm—323.4mm,年平均蒸發量1464.6mm,全年無霜期140—150天,年平均無霜期134天。
土壤:有2個土類,以暗棕壤為主,有少量草甸土,總面積3128公頃。典型暗棕壤A層土厚度10—20之間,面積2189.6公頃;草甸土零星分布在緩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帶,面積938.4公頃。
植被:主要喬木樹種有紅松、樟子松、落葉松、胡桃楸、柞樹、椴樹、楊樹、楓樹、花曲柳等,灌木有榛子、刺五加等,草本植物有500多種。其中,中草藥有黃花、苦參、防風、秸梗等;山野菜有蕨菜、大耳毛、野雞翅等;藤本類有山葡萄等;菌類有松樹傘、油蘑、榛蘑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野雞、狐狸、花鼠、獾、黃鼬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職工51人,其中幹部5人,技術人員4人。固定資產80萬元。施業區內有3個鄉鎮,19個自然屯,2個駐山單位,社會人口5790人。通往林場的公路與哈羅公路相通,場部距哈羅公路10公里,交通較為方便。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3128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081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973公頃,森林總蓄積114468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91公頃,疏林地7公頃,宜林地7公頃,苗圃3公頃。森林覆蓋率66.5%。
林分類型:人工林總面積1606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81.4%,人工林總蓄積97093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的85%。人工林幼林面積1056公頃,占人工林面積的65.8%;人工林保存率60%。天然林總面積367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18.6%;天然林總蓄積17127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的15%。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1973公頃,占林業用地94.8%。其中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面積1439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9.1%;區劃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積534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5.7%。

林業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61年,原是天然柞樹林,建場後共撫育面積300公頃,出材0.12萬立方米;改造面積350公頃,出材0.2萬立方米。更新造林面積3000公頃,保存面積1437公頃,保存率為47.9%,成林率為37.2%。對已成林的人工林進行撫育間伐,完成1000公頃次,出材0.3萬立方米。近幾年對早期營造的25年生落葉松林進行經營伐,採伐面積118公頃,出材1萬立方米,並及時更新造林。建場到現在完成產值317萬元,利潤44.4萬元,上繳稅金15.9萬元,育林基金82.4萬元,其它上繳基金5.8萬元。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初期的37.4%提高到66.5%;活立木蓄積由建場初期的3.4萬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1.4萬立方米。現在年生產木材0.15萬立方米;年造林面積60公頃;年育苗3公頃,產成苗50萬株,品種有樟子松、落葉松、各種綠化大苗等。

發展方向

在完成森林分類區劃界定的基礎上,全面實施分類經營,到下個經理期森林覆蓋率達到67.5%。現有宜林地136公頃,通過調整樹種結構,增加紅松、雲杉、楊樹等品種,使其比重達到3成以上。改造疏林地為高標準的有林地,增加混交林面積比重;培育優質林分,每公頃蓄積由現在的50立方米增加到76立方米。

發展項目

以保住天然林和建設生態林為重點,積極造林,合理經營利用一般生態公益林,提高林分質量,增加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發展小木加工和養殖等項目。
林場場長:蔡春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