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莧街

麥莧街

麥莧街位於西安市蓮湖區“回坊”,北院門往北,西安市政府和蓮湖公園中間,為南北向街道。麥莧街北端為二府街什字。什字東面為二府街,西面紅埠街,南面麥莧街,北面大蓮花池街。南端與西華門大街(東)、大皮院(西)相交形成丁字路口。麥莧街是北院門西側的一條小街,它的名字很有鄉土氣息,過去,這裡是買賣麥草的集市,街上許多人家都以賣麥草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莧街
  • 地點:西安市蓮湖區“回坊
  • 走向:南北向街道
  • 名字來歷:回民聚居區即稱“回坊”
  • 類型:地名
名字來歷,歷史變遷,老住戶世代居住在此,民間記憶,回坊有錢人標誌,

名字來歷

回民聚居區即稱“回坊”。“坊”字來源於唐朝,唐長安城如棋盤狀劃分有 100 多個“坊” ,一個坊相當於一個居民社區,四周圍有坊牆,開有坊門,夜間關閉禁人出入,確保坊區的安 寧。到了宋代,商業空前發展,打破了“坊”的限制,店鋪沿街開設,經營活動通宵達旦。西安回民現多聚居於城西,其祖先很可能來自西域。
很早以前,沒有煤,更沒天然氣,皇城裡的帝王將相、文武大臣家裡做飯,也和鄉下人一樣燒麥莧,麥莧燒出的飯特別香甜!麥莧街就在皇城根,是皇家的柴火街,街上堆滿了一大垛 一大垛的麥莧,從早到晚擠滿了賣麥莧的鄉下人和穿得花花綠綠的官家僕人。鄉下人大聲吆喝著賣麥莧,官家僕人這邊瞧瞧,那邊看看,這兒撕一把,哪兒扯一撮,連推帶拉地和鄉下 人討價還價,夕陽西下的時候,皇城裡便炊煙裊裊,菜香飄飄。
一天,有個笨廚子燒飯的時 候不小心走了火,把皇城差點全燒了,有人奏報說廚子居心叵測想謀反,肯定和宮外的奸人 有勾結,企圖謀害皇上!皇上派人調查廚子的底細,最後查到這麥莧街上,也巧了,當時廚 子正和賣麥莧的鄉下人拉拉扯扯侃得熱火,於是,廚子就被當做奸細問斬了,麥莧街,也被 皇上查封了。又過了幾年,皇宮發生了政變,奸人追殺皇上時,皇上逃到了麥莧街,一個廚 子將皇上藏到麥莧車裡混出了城外,躲過了一場劫難,平定叛亂後,皇上十分感謝救他的廚 子,也慶幸當時麥莧街上有那么多麥莧,就親封廚子為御廚,封這條街為“麥莧街” ,於是,麥莧街就又一次紅火起來了。鄉城裡外送麥莧的鄉下人趾高氣揚地誇口說:在長安城裡,這 麥莧街可是皇上御封的!到了清代,這條街的南端稱為麥營什字,民國初年,向北延長至二府街什字,統稱麥莧街, 街上店鋪多出售煤炭、麥草。“文革”期間,一度改為立新街南段,直到 1972 年才恢復原名。

歷史變遷

今天的麥莧街商鋪林立,街上不僅有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吃飲食,還有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雜貨、鞋帽、服飾等店鋪。街道中段與三條小巷相接,街東是八家巷,街西有小皮院和小坤園。麥莧街南段街東是“北院”的西牆,牆從麥莧街南頭,直到中段的八家巷。解放後,“北院”成為西安市政府所在,現在則是中共蓮湖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
有關北院的西牆,回坊文化人楊君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過去,坊上人將北院的西牆俗稱為“宮牆”,清末以前,麥莧街南端路東(北院西牆外)一直是有住戶的,清末時,這裡的住戶有陶家,因他家有錢,俗稱陶百萬,還有開磨坊的柴家。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逃到西安,住在北院。有天晚上,老佛爺已經入睡,柴家的磨坊還在磨麵,拉磨的驢突然受了驚,吼叫起來,這一下,驚了老佛爺的駕,第二天,北院的官員們來到西牆外,看見這裡住了幾戶人家,為了避免老佛爺再被打擾,官員們決定讓這幾戶人家遷走,他們制定了一個方案,讓這幾戶人家在坊上找新的住處,只要找好了,不管房子多少錢,都由官家出錢購買,就這樣,北院西牆外的人家都搬到別處居住,從此以後,這裡就是北院的牆面,沒有住戶居住了。
過去,這道牆是夯土築成,青磚包砌,牆很高,就像城牆,麥莧街人也把包牆的磚叫城磚。81歲的老住戶海兆慶老先生說,解放前,北院的西門一直在麥莧街上,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才將這個西門封上,“文革”時,人們去市政府開外調證明,還從麥莧街上的西門出入。
楊君說,早在民國時期,街上就有一位白華亭老人,義務組織學習班,教大家讀書認字。解放後,麥莧街的民眾閱覽室組織青少年學習,影響很大。海兆慶說,民眾閱覽室在麥莧街中段西側,抗美援朝時期,麥莧街居委會和小皮院居委會共同組織了這個閱覽室,每天晚上給民眾讀報,放映幻燈片。這個閱覽室培養了許多年輕人,很多回坊的民族幹部就是閱覽室培養出來的。海兆慶說:“我就是在閱覽室學會了讀書寫字,1950到1955年在閱覽室讀書,當時市青聯還有專人在閱覽室和青年人談心,跟我們講偉大的理想,社會主義建設,對我的一生影響深遠。民眾閱覽室過去是馬家的房屋,是個二層的小木樓房,一層主要是大家日常活動,二層放著居委會鑼鼓隊、儀仗隊的鑼鼓樂器。閱覽室里有桌球案,還有辦公桌等,書籍主要是連環畫,當時人們識字率不高,年輕人很喜歡看連環畫,可以普及文化知識,教大家識字。除了放映幻燈片,每個星期六,閱覽室還會請來演員唱戲,都是街上的熱心人聯繫,演員們免費演出,僅僅是茶水招待,有唱京劇的,有唱秦腔的,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
海兆慶回憶,過去麥莧街上的店鋪,不管是馬車店還是麥草店,都用的是舊鋪板門,很多木板都已變形,街道里窮苦的人家多,情況好些的住磚木房,情況不好的住瓦房,有些房屋年久失修,房頂掉瓦,人都不敢從房邊過。現在,街上人家大多蓋起了三四層的樓房,街上看起來也整端了,過去的石子路也鋪成了瀝青路面,面貌煥然一新。
解放後,街上駐有蓮湖區運輸社,主要是騾馬拉的木板車。“文革”時,街上還有黑白鐵社,就在小皮院東口,製造鐵皮,以及鐵壺等鐵器。

老住戶世代居住在此

麥莧街的老戶、大戶有烏家、郭家、柯家、馬家、薛家、楊家等。烏家是比較大的一個家族,楊君說,民國時,烏家在靠近二府街什字的地方,開了一家雜貨鋪,名叫“烏德明雜貨鋪”,是當時街道上為數不多的雜貨鋪之一。
楊家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從小皮院搬來麥莧街的。楊君的爺爺楊印亭本業經營牛羊肉生意,同時也做古董生意。楊君說:“上半年冬春季節天氣冷時,爺爺經營本業,賣牛羊肉,下半年夏秋季節天氣變熱,爺爺就買賣古玩。那時候爺爺的好友烏長慶老人在二府街什字開了一家‘德慶永商號’,經營各種雜貨,烏老先生每次和爺爺結伴到上海去,烏老先生去上海進貨,我爺爺則是把在西安收集的古玩賣到上海,再從上海批發一些貨物回來。”
麥莧街南口,還有一戶楊家,這戶楊家不是本地人,而是山西到此做生意的,楊家人口不多,有個老太太,大家都叫她“楊媽”。
麥莧街南段街西,過去連著好幾院都是馬家的房,馬家的名人叫馬鳳恩,他很會做生意,馬鳳恩的故宅也很大,現在的麥莧街28、30、32號過去都是馬鳳恩的故居,其中,30號是正院,28號和32號是偏院。楊君說:“我家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購買的馬家的偏院。”從28號一直到麥莧街南口,過去大多是馬家本家人的居所,可見馬家家大人多。
麥莧街還有一戶馬家住在街道中段,經營運輸業。老住戶81歲的馬存傑老人說:“隴海鐵路開通前,我家經營運輸生意,爺爺有十掛馬車,常在涇陽和三原跑生意,那時候我家經濟條件比較好,爺爺也算是坊上的名人。”
麥莧街中段的薛家也是一大戶,據說他家祖上曾在朝做大官,老住戶馬先生告訴記者,街上老人有“先有薛家店,後有戶縣縣”的說法,可見薛家的興盛。此外,住在小坤園東口街對面的李家,是書香門第,李志清老人在民國時曾在市公安局任職,老人教子有方,兒子都考上大學,有當醫生的,有當教師的,現在李家人大多住在坊外。
現在,街上一些老住戶都已搬到坊外居住,街上居住的很多是租賃店鋪,或是租住的人,能說清街道歷史的老人已不多。

民間記憶

海兆慶老人還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每年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市民委和市青聯都要組織街道的年輕人組成儀仗隊、鑼鼓隊,上街歡慶遊行。麥莧街閱覽室就是周圍居委會儀仗隊的一個據點。海兆慶說:“我當時也是閱覽室儀仗隊的一員,曾是麥莧街閱覽室鑼鼓隊的指揮。那時回坊每個居委會都有鑼鼓隊,由文化館統一組織集合成一個大的回坊儀仗隊。每到五一、十一,天一亮就在蓮湖路集中,從蓮湖路一直走到新城廣場,經過主席台檢閱,到鐘樓以西才能解散。我們回坊組織的儀仗隊,鼓點很文雅很好聽。當時有大洋鼓、小洋鼓、京鑼等樂器,敲大洋鼓的三個人,站在隊伍前面,小洋鼓一排三個,一共六排,京鑼十個,小京鼓十個,我們的鼓點是‘兩個三,一個七’,很好記,也好聽。‘文革’開始之後,儀仗隊就再也沒有組織過了。”

回坊有錢人標誌

清末民初時,麥莧街馬家的馬鳳恩老人,是當時回坊有名的商人。楊君說,馬家本業經營皮毛生意,民國初年,西安流行“虎烈拉”,就是霍亂,麥莧街上也死了不少人,那時候,外地人都不敢買西安的牛皮了,因此回坊一帶的皮毛都賣不出去,很多商家都很犯愁,而馬鳳恩獨具慧眼,他把商人積壓的皮毛全部以低價收購,囤積起來。等到疫情過去,其他商人手中都沒有存貨了,這時候,從俄羅斯來了一批收購皮毛的商人,他們尋遍西安城,都沒有皮貨,唯獨馬鳳恩這裡貨源充足,於是,馬鳳恩又以高價將皮貨賣給了俄國商人,從此發家,生意越做越大。
馬鳳恩還與西羊市的馮瑞生,大學習巷的白楚珍一起,與陝西都督張鳳翽一起做生意。據說,隴海鐵路通到西安後,馬鳳恩幾人在鐵路沿線栽植了大片樹林,等到鐵路沿線的商業發展起來後,再將樹林所占的地皮賣出去,因此掙了大錢。過去,回坊有個說法,若誰說自己有錢,大家就會開玩笑地說:“你再有錢,能有馬鳳恩有錢?”顯然,馬鳳恩已經成了回坊有錢人的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