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雀樓賦

鸛雀樓賦

鸛雀樓賦》是當代古文名家楊威的代表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鸛雀樓賦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賦
  • 作者:楊威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鸛雀樓賦
作者/楊威
◆唐堯皇畿,虞舜帝丘「1」。都置三代之先,邑聳鸛雀之樓「2」。地接秦豫,關連桃林「3」。中條磊落以左鎮,大野曠盪而右開「4」。黃河北來,噴洪濤於盤岸「5」;太華南倚,吐沓嶂於層霄「6」。金城萬雉,負秦嶺而西峙「7」;銀波千里,朝瀛海而東走「8」。八十一州之形勝,迤邐俯伏「9」;三十六郡之關山,縱橫羅峙「10」。游目寥廓,俯仰極天地之表「11」;憑闌雲漢,登臨窮川岳之壯「12」。
◆爾其左右王都,表里山河「13」。地有磐石之固,勢為鎬洛之屏「14」。世濁則雄霸爭騖,宇清則楨幹作守「15」。伊昔晉室板蕩,神州崩亂「16」。二京迭傾,五胡交侵「17」。被髮左衽,違萬里之荒裔「18」;雕顏卉服,據三輔之風土「19」。宇文創築,樹靈構於周齊之年「20」;季凌憑眺,敷雄藻於開元之世「21」。繼以蒙元勃興,完顏寖衰「22」。風煙起於四地,戈馬被於五州「23」。玄朔逐鹿,生靈陷塗炭之艱「24」;河中鏖兵,棟楹遭兵燼之禍「25」。炎涼千載,屢歷興廢「26」。勝狀不殊,獨標北土「27」。
◆賞風物於崇軒,視通八荒「28」;觀人事於遐年,思超萬古「29」。龍虎徂,風雲滅「30」。鳳翔虎步,空存亭障之墟「31」;紫蓋黃麾,昔行萑蒲之野「32」。驪嶠仙鎮,既埋鯨吞之主「33」;鹹陽峻原,復掩龍驤之君「34」。長樂未央,已作漢塵「35」;渭流涇川,猶迷秦煙「36」。春秋環周,今往相襲「37」。雖聖如孔父,不能持靈椿之數「38」;尊擬宸極,不能免化鶴之悲「39」。登斯樓也,徒見日行百代,偕皓月而移寒暑「40」;河長萬里,並大江而奔滄溟「41」。
◆於時秋也,西風共塞雁同飛,長河與落日俱下「42」。吳天楚雲,時傳歸禽之鳴「43」;齊岫燕嶺,早歇蒼翠之色「44」。土光紫而關塞回,山氣黃而草木盡「45」。天悠悠其靡極,野蕩蕩其何曠「46」。冀壤北望,魏闕隔於雲端「47」;宋地東眄,桑里在於天末「48」。仲宣旅荊,方銜匏繫之哀「49」;賈生謫湘,亦動鹽車之嘆「50」。用世樹功,古之所貴「51」;經邦濟民,賢之所推「52」。在昔蒲衣垂髫,作師虞帝「53」;甘羅總角,輔政秦王「54」。獨以垂立之年,寂爾無聞「55」。壯志屈於舛途,逸足羈於草澤「56」。遙矚虞淵,睹急景以慘懷「57」;俯對巨川,瞻逝波而增悲「58」。

作品注釋

【注釋】
【1】 唐堯:古帝名。帝嚳之子,姓伊祁,名放勛。初封於陶,又封於唐,號陶唐氏,定都平陽。皇畿:舊指京城管轄的地區。《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鎮撫皇畿,翼亮帝室。”虞舜: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建都蒲坂,即鸛雀樓所在地,今山西永濟市。《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名曰重華。”帝丘:指帝王建都的地方。錢謙益《西湖雜感》:“建業餘杭古帝丘,六朝南渡盡風流。”
【2】 都:特指首都。《史記·貨殖列傳》:“江陵故郢都。”置:建立。惲敬《西楚都彭城論》:“天下大器,置都大事,曾是項王而漫付之。”三代:指夏、商、周。《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鸛雀之樓:鸛雀樓,位於今山西永濟市境內,黃河東岸,古時因常有鸛雀棲息,故名。它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該樓始建於北周(557年—581年),廢毀於元初。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壯美,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負盛名。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落成。
【3】 秦豫:秦,陝西省的別稱。豫,河南省的別稱。鸛雀樓所在的山西永濟市地處陝西、河南、山西三省接壤之處,“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桃林:即桃林塞,潼關的別稱。杜甫《潼關吏》:“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4】 中條:中條山,位於鸛雀樓東面方向。磊落:山高大貌。郭璞《江賦》:“衡霍磊落以連鎮。”左:地理上以東為左。如:江東稱江左。大野:廣大的原野。登鸛雀樓西望,是廣袤的關中平原(渭河平原)。李邕《石賦》:“植杖大野,周目層岩。”曠盪:遼闊,寬廣。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盪,下蒙籠而崎嶇。”右:地理上以西為右。如:山西稱山右。
【5】 洪濤:大波浪。張衡《西京賦》:“起洪濤而揚波。”盤岸:盤曲的崖岸。宋玉《高唐賦》:“盤岸巑岏。”
【6】 太華:即西嶽華山,在陝西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沓嶂:重重迭迭的山峰。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層霄:高空。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東上入石峽,峽兩峰中剖,上摩層霄,裂罅相距不及丈。”
【7】 金城:指堅固的城。鄭燮《念奴嬌·金陵懷古·石頭城》:“千里金城回不盡,萬里洪濤噴薄。”這裡指長安。萬雉:極言城牆周圍之廣。《宋書·隱逸傳論》:“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負:背倚。吳偉業《鹿樵紀聞·繡花針傳》:“恩平負山帶海。”秦嶺:又名秦山、終南山,位於今陝西境內。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8】 銀波:銀白色的波浪。徐積《還崔秀才唱和詩》:“秋風獵獵吹橫河,蒼天萬里生銀波。”朝:謂趨向。焦贛《易林·謙之無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瀛海:大海。王充《論衡·談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走:謂奔流。
【9】 八十一州:《三國演義》中稱吳國疆域為六郡八十一州,因以八十一州代指東吳地域。形勝:指山川壯美之地。《舊唐書·司馬承禎傳》:“玄宗令承禎於王屋山自選形勝,置壇室以居焉。”迤邐:曲折連綿貌。謝朓《治宅》:“迢遞南川陽,迤邐西山足。”俯伏:俯首伏地。《六韜·發啟》:“弭耳俯伏。”這裡形容地勢卑下貌。
【10】 三十六郡: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6年)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六年)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關山:關隘山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一》:“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羅峙:環繞屹立。成公綏《天地賦》:“山嶽磊落而羅峙。”
【11】 游目:縱目,放眼觀看。《楚辭·離騷》:“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寥廓:遼闊的天空。方文《亂後過姑蘇驛》:“月明雙雁翔寥廓,羨爾能飛脫網羅。”俯仰:低頭和抬頭。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星河盡涵泳,俯仰迷下上。”極:窮盡。《禮記·中庸》:“峻極於天。”表:外。《書·立政》:“至於海表。”
【12】 憑闌:身倚欄桿。何景明《九日黔國後園》:“忽憶登高去年客,慈恩湖閣共憑闌。”雲漢:雲霄,高空。曹丕《善哉行》:“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羈。”川岳:山川。《南齊書·高帝紀下》:“晷緯凝象,川岳表靈。”
【13】 左右王都:鸛雀樓東有洛陽,西為長安,故曰。表里山河:《左傳·僖公二八年》:“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杜預註:“晉國外河而內山。”後以謂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顏真卿《蒲州刺史謝上表》:“臣竊以此州之地,堯、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稱天險。”
【14】 磐石:厚而大的石頭。比喻堅固不可動搖。張光朝《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從茲磐石固,應為得賢妃。”鎬洛:鎬,指鎬京,西周國都,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西北,因以代指長安地區。洛,指洛陽。屏:謂障蔽或捍衛之物。
【15】 世濁:猶世亂。雄霸:有作為的霸主或盟主。《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大兄英姿挺傑,有雄霸之風,張王之業不足繼也。”爭騖:謂競相逐求、爭取。宇清:謂天下安定。楨幹:指國家倚重的人。《三國志·吳志·陸凱傳》:“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
【16】 伊昔:從前。江淹《雜體詩·王侍中》:“伊昔值世亂,秣馬辭帝京。”晉室:即晉朝。板蕩:指政局混亂或社會動盪。謝靈運《擬魏太子<</SPAN>鄴中集>·王粲》:“桓靈今板蕩。”神州:指中原地區。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崩亂:猶動亂。《後漢書·荀彧傳》:“彧明有意數,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
【17】 二京:指長安與洛陽。唐玄宗《潼關口號》:“河曲回千里,關門限二京。”迭傾:謂相繼傾覆。五胡:晉武帝死後,晉室內亂,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族的劉淵及沮渠氏、赫連氏,羯族石氏,鮮卑族慕容氏及禿髮氏、乞伏氏,氐族苻氏、呂氏,羌族姚氏,相繼在中原稱帝,史稱“五胡”。《晉書·元帝紀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交侵:迭相侵犯。《後漢書·謝弼傳》:“昔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
【18】 被髮左衽:《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左衽,前襟左掩,古代少數民族服飾,因以借指少數民族。荒裔:指邊僻地區。班固《封燕然山銘》:“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
【19】 雕顏卉服:雕顏,謂額上刺花紋,古時少數民族的一種風俗。卉服,用絺葛做的衣服,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服裝。雕顏卉服,古時借指少數民族。《宋書·武帝紀中》:“遂乃三俘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三輔:泛稱京城附近地區。何景明《送張元德侍御巡畿內》:“三輔自來多寇盜,五陵今日更豪雄。”風土:土地、山川、氣候的總稱。《晉書·阮籍傳》:“籍平生曾游東平,樂其風土。”
【20】 宇文:指宇文護。南北朝時期北周權臣,宇文護在鎮守蒲州期間,建造了鸛雀樓。創築:建造。《陳書·宣帝紀》:“今工役差閒,椽楹有擬,來歲開肇,創築東宮。”靈構:巧奪天工的建築。王勃《梓州郪縣靈瑞寺浮圖碑》:“回甍靈構。”周齊:謂北周、北齊。
【21】 季凌:王之渙,字季凌,曾作《登鸛雀樓》詩。憑眺:據高遠望。張九齡《登樂遊原春望書懷》:“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雄藻:謂氣勢雄闊、才情橫溢的詩文。王勃《與契苾將軍書》:“伯喈雄藻,待林宗而無愧。”開元:唐玄宗年號(713年—741年)。
【22】 蒙元:即元朝。勃興:蓬勃興起。《後漢書·馮衍傳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完顏:謂完顏氏,金朝女真族姓氏。寖衰:漸趨衰落。《後漢書·崔駰傳》:“俗漸敝而不悟,政寖衰而不改。”
【23】 風煙:指戰亂、戰火。許承欽《白溝河》:“風煙十六州。”戈馬:猶戎馬。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崎嶇戈馬之間,瀕危者數。”五州:泛指北部地區。顏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李善註:“《尚書》有十二州,宋得其七,故謂北境雲五州。”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片言而求三輔,一說而定五州。”
【24】 玄朔:北方。趙至《與嵇茂齊書》:“今將植橘柚於玄朔,蒂華藕於修陵。”劉良註:“玄朔,北方也。”逐鹿:喻爭奪統治權。《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於是人希逐鹿之圖,家有雄霸之想。”生靈:人民,百姓。杜荀鶴《再經胡城縣》:“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塗炭:爛泥和炭火,比喻極困苦的境遇。《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
【25】 河中:即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唐開元八年,開蒲州(今山西永濟)為河中府。金元光元年,金兵與元兵爭奪蒲州城,鸛雀樓遂毀於戰火。鏖兵:激烈地戰鬥,苦戰。《三國演義》:“赤壁鏖兵用火攻,運籌決策盡相同。”棟楹:樑柱。蘇轍《光州開元寺重修大殿記》:“棟楹峻峙。”兵燼:猶兵火。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兵燼所經,玉石俱毀,況書宜火物也。”
【26】 炎涼:猶寒暑。喻歲月。司馬光《重過華下》:“昔辭蓮幕去,三十四炎涼。”千載: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千載同符。”興廢:指興復廢毀的事物。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興廢之術,矢陳厥謀。”
【27】 勝狀:盛大美好的形體態勢。不殊:沒有區別,一樣。杜甫《小至》:“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獨標:謂宏峻特出。北土:泛指北部地區。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28】 風物:風光景物。張升《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崇軒:猶高欄。八荒:八方荒遠之地。《漢書·項籍傳贊》:“併吞八荒之心。”顏師古註:“八荒,八方荒忽極遠之地也。”
【29】 人事:指人世間事。陳汝元《金蓮記·同夢》:“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漢江槎。”遐年:久遠的年代。左思《魏都賦》:“雖逾千祀,而懷舊蘊於遐年。”萬古:猶萬代,萬世。形容年代久遠。杜甫《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30】 龍虎:龍與虎。喻英雄俊傑。李白《古風》:“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風云:風和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比喻時勢。庾信《入彭城館》:“年代殊氓俗,風雲更盛衰。”
【31】 鳳翔:謂帝王興起。張衡《東京賦》:“鳳翔參墟。”虎步:謂稱雄於一方。陸倕《石闕銘》:“虎步西河。”亭障:古代邊塞要地設定的堡壘。庾信《擬詠懷》:“蕭條亭障遠,悽愴風塵多。”墟:遺址。
【32】 紫蓋:紫色車蓋,帝王儀仗之一。借指帝王車駕。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陪龍駕於伊洛,侍紫蓋於鹹陽。”黃麾: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車輿的裝飾品。沈佺期《上之回》:“黃麾搖晝日。”萑蒲:兩種蘆類植物。朱朝瑛《感懷》:“小鳥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33】 驪嶠:嶠,指高山。李渥《秋日登越王樓》:“橫玉遠開千嶠雪,暗雷下聽一江流。”驪嶠,指驪山。仙鎮:猶言名山。王勃《晚秋遊武擔山寺序》:“武丘仙鎮。”鯨吞:像鯨一樣地吞食,多用來比喻以前吞弱,兼併土地。《舊唐書·蕭銑杜伏威等傳論》:“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吞虎據。”
【34】 鹹陽峻原:峻原,即高原。鹹陽峻原,即“鹹陽原”,為漢代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陵”所在地。龍驤:比喻氣概威武。《後漢書·吳漢傳贊》:“吳公鷙強,實為龍驤。”
【35】 長樂:指漢代長樂宮。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亘長樂。”未央:指漢代未央宮。班固《西都賦》:“自未央而連桂宮。”
【36】 渭流:指渭河。涇川:指涇河。
【37】 環周:循環。張華《勵志》:“四氣鱗次,寒暑環周。”今往:猶今古。襲:猶繼。
【38】 孔父:指孔子。《後漢書·申屠剛傳》:“損益之際,孔父攸嘆。”靈椿: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之樹。韓偓《小隱》:“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莊生始欲齊。”數:謂年數。
【39】 宸極:借指帝王。張世南《遊宦紀聞》:“金枝玉葉,拱萬齡宸極之尊。”化鶴:死亡的代稱。梁章鉅《歸田瑣記·楹聯剩語》:“遽悲化鶴。”
【40】 百代:指很長的歲月。《儒林外史》:“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偕:俱,同。《詩·秦風·無衣》:“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皓月:猶明月。柳永《傾杯樂》:“皓月初圓,暮雲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寒暑:喻歲月。
【41】 大江:指長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滄溟:大海。元稹《俠客行》:“海鯨露背橫滄溟。”
【42】 塞雁:塞外的鴻雁。薩都剌《題揚州驛》:“寒砧萬戶月如水,塞雁一聲霜滿天。”長河:指黃河。譚嗣同《出潼關渡河》:“崤函羅半壁,秦晉界長河。”
【43】 吳天:吳國的天空。楚云:楚天之雲。《晉書·天文志中》:“韓雲如布,趙雲如牛,楚雲如日,宋雲如車。”
【44】 齊岫:謂齊國的峰巒。燕嶺:謂燕國的山嶺。
【45】 土光:謂土的光色。關塞:邊關,邊塞。這裡指長城。回:曲折,迂迴。
【46】 悠悠:遼闊遙遠貌。《詩·王風·黍離》:“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靡極:謂沒有終極。蕩蕩:廣遠貌。揭傒斯《賦得海上雲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47】 冀:指河北。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其下常為懸布法令之所,因以為中央政府的代稱。元稹《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魏闕何由到,荊州且共依。”雲端:雲上,雲中。李白《長相思》:“美人如花隔雲端。”
【48】 宋地:指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宋國所轄之地。作者故鄉為安徽省碭山縣,戰國時屬宋國。桑里:即桑梓。故鄉。《儒林外史》:“原要算桑里。”天末: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杜甫《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49】 仲宣:王粲,字仲宣。旅荊:謂旅寓荊州。王粲曾旅寓荊州,依附劉表,卻不受重用。期間,寫下《登樓賦》,抒發了懷才不遇及思歸之情。其中有“懼匏瓜之徒懸兮”之句。銜:含。匏繫:《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舊時用來比喻懷才不遇,不為時用。蘇轍《思歸》:“匏繫雖非願,蠖屈當有俟。”
【50】 賈生:指賈誼,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貶謫長沙。赴任途中,經過湘水,憑弔了屈原自沉之處,寫下了《吊屈原文》,其中抒發了懷抱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感情,中有“驥垂兩耳,服鹽車兮”之句。謫湘:謫,指古代官吏被降職或流放。湘,指湘水,長沙位於湘水之濱。鹽車:喻賢才屈沉。孫枝蔚《君馬黃》:“恥遭眾口夸,寧受鹽車厄。”
【51】 用世:見用於世,為世所用。魏源《默觚上·學篇十二》:“使孟子而用世,必用楊墨,不用儀秦也。”樹功:建立功勳。《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此誠聖賢拯救之秋,烈士樹功之會也。”貴:崇尚。《老子》:“不貴難得之貨。”
【52】 經邦:猶治國。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勛。”濟民:謂救助百姓。許衡《訓子》:“身居畎畝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濟民。”推:推重,崇尚。
【53】 在昔:從前,往昔。班固《東都賦》:“勛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蒲衣:傳說中的上古賢人。《莊子·應帝王》:“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成玄英疏:“蒲衣子,堯時賢人,年八歲,舜師之,讓位不受,即被衣子也。”左芬《萬年公主誄》:“昔蒲衣早智,周晉夙成,鹹以岐嶷,名有典經。”垂髫:指童年。戴名世《姚符御詩序》:“符御與余垂髫相識,稍長,各遊學四方。”虞帝:即舜。
【54】 甘羅:年十二便為秦立功,被秦王拜為上卿。總角:借指童年。陶潛《榮木》:“總角聞道,白首無成。”輔政:輔佐治理政事。乾寶《晉紀總論》:“受遺輔政,屢遇廢置。”秦王:這裡指秦始皇。
【55】 垂立:謂將近三十歲。寂爾:猶寂然。嵇康《琴賦》:“安回徐邁,寂爾長浮。”無聞:沒有作為,不為人知。《論語·子罕》:“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已。”
【56】 壯志:宏偉的志向。《隋書·李子雄傳》:“少慷慨,有壯志。”屈:屈抑。舛途:謂不順的人生道路。逸足:猶疾足。傅毅《舞賦》:“良駿逸足。”比喻出眾的才能。陳師道《代祭曹令文》:“駸駸逸足,度謝超鮑。”羈:束縛,拘系。草澤:低洼積水野草叢生的地帶。《戰國策·秦策四》:“首身分離,暴骨草澤。”比喻草野,民間。《舊唐書·玄宗紀下》:“內外八品已下及草澤有博學文辭之士,各委本司本州聞薦。”
【57】 遙矚:猶遙望。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室三十韻》:“探奇極遙矚,窮妙閱清響。”虞淵:傳說為日沒處。《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虞淵,是謂黃昏。”急景:急馳的日光。曹鄴《金井怨》:“西風吹急景,美人照金井。”慘懷:傷心。《白雪遺音·馬頭調·昭君出塞》:“回望長安,雲山萬里,好不慘懷。”
【58】 巨川:大河。《書·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這裡指黃河。逝波:指一去不返的流水。陸游《舟過會稽山下因繫舟游近村迨暮乃歸》:“六十齒髮衰,歲月如逝波。”

作者簡介

楊威,當代古文名家,字逸驎,號山澤故人,1985年生,安徽碭山人,中國礦業大學畢業。作品涉及序、賦、論、記、傳、墓志銘等多種古代文體,出版有個人古文作品集《紹熙古澤》。2011年,作品《松江賦》在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東方網聯合舉辦的《松江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的159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同年,作品《長治賦》在長治市委宣傳部、長治市文聯聯合舉辦的《長治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15個省、市、自治區的60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楊威以“紹前修之遺軌”為創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墜緒”為畢生追求,為文“崇駢儷之靈裁,重詞句之雕析,章法謹嚴,辭藻贍麗,襲屈馬之餘風,播八代之流韻”,被譽為“一時之健筆,復古之表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