鵷雛

鵷雛

鵷雛是一個漢語辭彙,讀作yuān chú。在中國傳說中是與鸞鳳同類的鳥。用以比喻賢才或高貴的人。

永樂大典》:“()太史令蔡衡曰: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鵷雛
  • 拼音:yuān chú
  • 起源:中國
  • 舊字:鵷鶵
  • 寓意:神鳥
釋義,喻義,典故出處,

釋義

古代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
《莊子》原文
鵷雛
《莊子·秋水篇》: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梁國而嚇我耶?”
譯文
惠施在梁國當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的人對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中搜捕(莊子)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它嗎 ? 鵷雛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一隻貓頭鷹得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鵷雛鳥,發出 ‘ 嚇 ’ 的怒斥聲。而你是以為我想要你梁國宰相的官位所以來恐嚇我嗎?”
注釋 
惠子相梁: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⑵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國,國都、京城。 ⑶非梧桐不止:止,棲息。 ⑷ 於是鴟得腐鼠:於是,在這時。
解讀
莊子以鵷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講鵷雛鳥的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利祿者的嘴臉,表現了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的態度。
鵷雛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鵷雛,以此鳥來比喻自己的驕傲,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定安城樓》
唐 李商隱《定安城樓》中有語: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南冠行》
金 元好問 《南冠行》:“王孫上客生光煇,竹花不實鵷雛飢。”
《山海經》
原文
《南山經》之南次三經中也曾提到鵷雛。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而東南流注于海,有鳳凰、鵷雛。"
譯文
南禺山中有鳳凰和鵷雛,而鳳凰與鵷雛同屬一類鳥,鵷雛從南海起飛,往北海飛去,沿途不是梧桐樹不歇止,不是甘泉不飲。
而今世多謂鵷雛而一概論人以腐鼠者,每見而憤,作以自遣。
李商隱《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pian,一聲)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喻義

據記載,有一部分是比喻有才望的年青人。
《舊唐書·薛收傳》:“ 元敬,隋選部郎邁之子,與收及族兄德音齊名,世稱‘ 河東三鳳’。收為長雛,德音為鸑鷟,元敬年最少為鵷鶵。”
《德修家兒子》(金 元好問):“鳳山自有鵷鶵種,九子相從不厭遲。”
《寄懷子建李明府署中》(清 方文):“世亂強為客,家貧長傍人。鵷鶵稱外傅,馬隊作比隣。”自註:“明府公子出其門。”

典故出處

《山海經·南山經》
“(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海,有鳳皇、鵷鶵。”郭璞註:“亦鳳屬。”
《莊子·秋水》
“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金 元好問 《南冠行》
“王孫上客生光煇,竹花不實鵷雛飢。”
《莊子·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