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

“鴟”最早出現 在《山海經》中的“西山經”。原文是: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其名曰鴟。

鴟趾音譯蘇缽剌尼。意譯羽毛美麗者。又譯食吐悲苦聲。是印度神話之鳥,原型是已經瀕臨滅絕的花冠皺盔犀鳥,或是鷹被視同迦樓羅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鴟
  • 外文名:chī
  • 五筆86/98:QAYG
  • 部首:鳥
  • 出處:《山海經》
  • 統一漢字:U+9E31
拼音筆畫,相關記載,詳細字意,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注,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

拼音筆畫

鴟 chī
部首:鳥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0
鴟
五筆86/98:QAYG 倉頡:HIPYM
筆順編號:3515435451 四角號碼:777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E31

相關記載

鴟趾音譯蘇缽剌尼。意譯羽毛美麗者。又譯食吐悲苦聲。是印度神話之鳥,原型是已經瀕臨滅絕的花冠皺盔犀鳥,或是鷹被視同迦樓羅鳥(梵garud!a ,檗嚕拏)。又作妙翅鳥、項癭鳥。混天大聖為印度教毗濕奴神所跨乘。於佛教中,為八部眾之一,翅翮金色,兩翼廣三三六萬里,住於須彌山下層。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此鳥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常取卵胎濕化之諸龍為食。 性情猛烈的神格化之巨鳥。佛教說其生之時,身光赫奕,諸天誤認為火天而禮拜之。於佛教諸經典均載有此鳥之名,長阿含經卷十九即謂,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四種,卵生之鴟趾鳥可食卵生之龍,胎生之鴟趾鳥可食胎生、卵生之龍;濕生之鴟趾鳥可食濕生、卵生、胎生之龍,化生之鴟趾鳥可食化生及其餘諸種之龍。
觀佛三昧海經卷一載,此鳥以業報之故,得以諸龍為食,於閻浮提一日之間可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七載,身長八千由旬,左右翅各長四千由旬。於大乘諸經典中,此鳥列屬八大部眾之一,與天、龍、阿修羅等共列位於佛說法之會 座。 於密教中,迦樓羅乃梵天、毗紐天、大自在天等之化身,或謂即文殊師利之化身,列位於胎藏界外金剛部之南方。之形像有多種,印度山琦遺蹟中之迦樓羅僅為單純之鳥形,然傳於後世之形像則大多為頭翼爪嘴如鷲,身體及四肢如人類,面白翼赤,身體金色。三世諸佛智慧與方便的顯現,也代表三世諸佛身口意的功德。可消一切違緣 ,惡疾不染,諸障淨除。無論哪一部大鵬,都是一切智慧忿怒的部主,也是成辦事業的銳利武器。少量持誦它的心咒也會獲得無礙的威力,堪為土地神祇及各種龍妖病的勁敵。降伏一切發邪願的鬼魅妖魔再沒有勝過此法的了

詳細字意

鴟
〈名〉
(1)形聲。從鳥,氐(dì)聲。本義:一種兇猛的鳥,鷂(yao四聲)子。又名鷂鷹、老鷹、鳶鷹。古書上指鷂鷹:~張(囂張、凶暴,像鴟張開翅膀一樣)。~視(昂首而視,如鴟欲有所攫取)。~顧。~目虎吻(形容相貌兇惡)。
(2) 同本義 [sparrow hawk]。如:鴟峙(指兇惡的人,據地相殘,像鴟鳥一樣);鴟梟(鴟和梟。比喻兇殘的惡人)。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鴟虜號於其外,梟藩伺於其側。”
(3) 貓頭鷹一類的鳥。又名鴞角鴟、怪鴟、鴟鵂[owl]。如:鴟鴞(貓頭鷹一類的鳥。喻指邪惡之人) 。
(4) 用皮革製作的酒囊。“鴟夷”的略稱 [wine vessel]。如:鴟夷(皮製的口袋,亦用以盛酒)。
(5)過去指雞類中的白鷳

常用詞組

1. 鴟吻 chīwěn
[a kind of ornament of roof ridge] 指中式房屋屋脊兩端陶製的裝飾物。
2. 鴟鴞,鴟梟 chīxiāo,chīxiāo
[Strigidae] 一類包括貓頭鷹在內的益鳥,以有害昆蟲、老鼠等為食。1. a kite;2. an owl;3. winecups。
3.鴟吻
又名鴟尾/螭吻: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虬”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4.鴟張(鴟張)
亦作“鵄張”。像鴟鳥張翼一樣。比喻囂張,凶暴。《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卓 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魏書·蕭衍傳》:“吞 淵明 之眾,招厭虐之民,舉長 淮 以為斷,仍鵄張歲月,南面假名,死而後已。”《舊唐書·僖宗紀》:“初則狐假鴟張,自謂驍雄莫敵。” 清 昭連 《嘯亭雜錄·超勇親王》:“時賊勢鴟張,赤幟遍野。”
5.鴟苕(鴟苕)
威猛的鴟鳥。苕,通“ 岧 ”。高貌。《晉書·張軌傳》:“又敗 劉聰 於 河 東,京師歌之曰:‘ 涼州 大馬,橫行天下。 涼州 鴟苕,寇賊消,鴟苕翩翩,怖殺人。’”
6.~目虎吻(形容相貌兇惡)
7.~視(昂首而視,如鴟欲有所攫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部】 鴟
《廣韻》處脂切《集韻》《韻會》稱脂切,𠀤音摛。《說文》䳠也。《玉篇》鳧屬。鴟鴞,惡鳥,捉鳥子而食者。
又角鴟,一名鵂鶹,一名鵋䳢,一名鵅。《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又茅鴟。《釋鳥》狂,茅鴟。《郭注》今鵵鴟也。似鷹而白。《疏》茅鴟,一名狂。廣雅云:茅鴟,鳩也
又怪鴟。《釋鳥注》卽鴟鵂也。《廣雅》今江東呼此屬為怪鳥。《埤雅》怪鴟,一名只狐,晝無所見,夜飛噉蚊蟲。莊子所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是也。
又梟鴟。《爾雅·釋鳥郭注》土梟。
又《山海經》南海蒼梧山有鴟久。《注》卽鴟舊。《又》三危山有鳥,狀如𪇱,名曰鴟。○按此鳥,疑別是一種。
又鴟夷,革囊也。《史記·伍子胥傳》盛以鴟夷革。《注》取馬革為榼形也。
又《揚雄·酒箴》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顏雲》盛酒者也。
又蹲鴟,芋也。《史記·貨殖傳》汶山下有蹲鴟。《華陽國志》汶山大芋如蹲鴟。
又《茅鴟》,逸詩篇名。《左傳·襄二十八年》慶封來奔,穆子使工為之誦《茅鴟》。《杜注》刺不敬也。
又《書·呂𠛬》鴟義奸宄。注鴟義,以鴟張跋扈為義也。庚桑子曰:人實鴟義而有其國。
又《史記·貨殖傳》范蠡適齊為鴟夷子皮。《正字通》字彙以鴟夷為複姓,誤。

說文解字注

籒文鴟。從鳥。今多從籒。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ʰjil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處脂
脂A開
脂A
平聲
三等
開口
脂A
上平六脂
tɕʰi
tɕʰi
tɕʰi
tɕʰjɪ
tɕʰiɪ
tɕʰi
cʰi
chi1
chjii
tci
一名鳶也處脂切七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ꡅꡞ
chi
tʂ'i
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穿
齊微齊
齊微
陰平
齊齒呼
tʂʰ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抽知
二支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穿
第三幾紀記
陰平
鴟鴞惡鳥攫鳥子而食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