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嚇鵷雛

出自《莊子·秋水篇》。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講鵷雛鳥的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利祿者的嘴臉,表現了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的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鴟嚇鵷雛
  • 出處:莊子·秋水篇
  • 目的: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利祿者的嘴臉
  • 涉及人物:莊子、惠子
原文,譯文,注釋,解讀,

原文

《莊子·秋水篇》: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梁國而嚇我耶?”

譯文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芻鳥,你知道嗎 ? 鵷芻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鵷芻鳥,發出 ‘ 嚇 ’ 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梁國宰相的身份來嚇我吧 ? ”

注釋

 
⑴惠子相梁: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⑵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國,國都、京城。 ⑶非梧桐不止:止,棲息。 ⑷ 於是鴟得腐鼠:於是,在這時。

解讀

莊子以鵷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講鵷雛鳥的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於功名利祿者的嘴臉,表現了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的態度。
鵷雛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鵷雛,以此鳥來比喻自己的驕傲,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