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翅羊肚菌

鳳翅羊肚菌

這是一道美食,主要原料有羊肚菌100克、雞翅300克。配料有五香粉,味素,小蔥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翅羊肚菌
  • 主要食材:羊肚菌、雞翅
  • 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痰多氣短等症
  • 調料:五香粉、味素、小蔥、鹽、醬油
原 料,特 色,操 作,風味特點,

原 料

澱粉(蠶豆)10克。
五香粉2克 味素2克 小蔥20克 鹽5克 姜20克 醬油50克 豬油(煉製)40克 黃酒10克。

特 色

鳳翅羊肚菌,以雞翅與羊肚菌同煨。菜色金紅,菌中有雞鮮,雞中有菌香,味道鮮美。

操 作

1.乾羊肚菌用冷水泡發5分鐘,再淘洗四遍,入開水鍋中氽燙片刻,撈出控水;
2.雞翅去翼尖,洗淨後自肘關節處斬為兩段;
3.斬段的雞翅入盆加鹽、甜醬油10克、醬油、五香粉、黃酒和清水拌勻,醃漬30分鐘;
4.炒鍋置旺火,注入豬油,燒至五成熱,下雞翅炸黃,取出瀝油;
5.瀝油後的雞翅入小鋁鍋,下羊肚菌、鹽、蔥段、姜塊(拍松)、雞清湯600毫升,沸後移至小火上煨約1小時;
6.煨至雞翅軟爛脫骨,取出拼擺在盤子周圍,羊肚菌擺入中心;
7.將餘下的汁水倒入炒鍋,鍋上旺火,下甜、鹹醬油各20克、鹽、味素,用濕澱粉勾芡,起鍋將汁淋在羊肚菌上即成。
貼士:雞翅與羊肚菌同煨,大火燒開,小火慢煨,以雞翅軟爛脫骨為度,若用肉雞,半小時即成。

風味特點

1.羊肚菌是珍稀菌種。其子實體,頭部圓錐形,由不規格的網狀菱紋分割成許多蜂窩狀的凹陷,酷似牛羊的蜂巢胃,故又稱羊肚子。雲南盛產羊肚菌,多分布在海拔 1900~3000米左右的地區,每年春末至秋初,單生或群生於闊葉林中。此菌營養豐富,每百克乾品中含蛋白質 24.5克,有 19種胺基酸,其中人體所必需的 8種胺基酸都有。另還含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泛酸、吡哆醇、維生素 B12等多種營養物質,營養價值很高。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有益腸胃、助消化食、化痰理氣之功,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等症。
2.鳳翅羊肚菌,以雞翅與羊肚菌同偎。菜色金紅,菌中有雞鮮,雞中有菌香,味道鮮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