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橋

鳳林橋,位於江西省安福縣縣城中心,她連線著安福縣城的新老兩個城區。著名作家杜宣在《故鄉漫憶》中深情地寫道:“我三歲時隨父來到安福縣,我們家住在北門外的大街上,這條街的盡頭,有一座石橋,叫鳳林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林橋
  • 地點:江西省安福縣縣城中心
  • 國籍:中國
  • 橋面寬度:6.7米
鳳林橋介紹,鳳林橋歷史,

鳳林橋介紹

民國初年,杜宣的父親任安福縣郵局局長,童年的杜宣在城北的三皇宮求學,秀麗的山川,淳樸的民風,給杜宣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如今的鳳林橋,橋下是一條石子河,河水清澈,這條河流到吉安和贛江匯合。當時無公路,縣裡人去吉安或者省城,分水旱兩路。水路則是這條河了。每天早上開船,傍晚可到吉安。每天到橋上看人釣魚,到河邊看‘人載船’,看著那陌生的過客。月亮好的時候,父親帶著我看看月色。大約九歲的時候,父親奉調去永豐縣。安福縣鳳林橋上的明月,常常是我夢魂縈繞的地方。”
安福城北,除了鳳林橋外,還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石橋。相傳唐代呂洞賓曾月夜吹簫,招引鐵拐李、何仙姑等仙人至橋上飲酒歌舞,因名之曰:集仙橋。美麗的神話故事感動了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將其寫入所著《中國橋樑史話》中。說到集仙橋,不能不說洞淵閣,這是舊時安福城北最雄偉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後晉天福年間,供奉的主要神祇就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洞淵閣附近,曾是安福縣最繁華的地方,古稱江邊市。居民有排工、船工,泥、木、鐵、篾匠,亦有木架客商、青樓槽坊、世家大族。例如江南歐陽氏始祖歐陽萬,唐末任安福縣令,卸職後,定居於洞淵閣左,過了5代後,得了6位玄孫,稱為“五宗六世”,自此,安福歐陽氏大發天下,分徙江南諸省,廬陵各地,至宋出了個一代文章宗師歐陽修。
洞淵閣香火旺盛,閣前有“清淨源”古井一口,水質清洌,常飲者可以長壽。居住於閣之北的“台北吳氏”,就出了不少的老壽星,事跡載於吳氏譜中。傳說,當年呂洞賓曾作法,井中運木,重建洞淵閣。今人看來,此說荒誕,但洞淵閣香火之盛,似乎與瀘水河上的木竹有關。《鳳林橋志》載,乾隆時,客居於城北的“江南安徽婺源木客”,捐助重修鳳林橋的就有黃順信號、江利濟號等16家。民國時,“愛國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的父親因做木竹生意發了財,便從農村搬遷定居於城北。瀘水河流淌翠竹紅杉,亦流淌著金條銀錠。洞淵閣的香火焉得不盛?
木架巷,是一條通往碼頭的小巷。木架即木行。兩邊住戶多是竹木商行和撐排的工人。狹狹的巷,用青石鋪就,永遠是濕漉漉的,這是汲水的人們盪出或上岸排工草鞋擠出的水所致。這發亮和深深下凹的青石路,多少木竹從這兒進城,撐起了一座古老的縣城。
“唱歌師傅大如天,皇帝老子是我同年,假如三年不唱歌,皇帝派人邀請我,皇帝敬我三杯酒,我回皇帝三支歌……”
瀘水河上游傳來粗獷的排工山歌,武功山裡的大排下來了。碼頭上洗菜淘米的媳婦大嫂們,放下了手中的活兒,眼睛直勾勾地辨認排上掌篙的當家人,米流走了,衣服漂走了,女人還渾然不知。她們知道,男人們在這200里瀘水行排,冒了多少險,吃了多少苦啊。木排抵達碼頭,木架老闆照例要擺酒招待排工,叫做“開河”、“到岸”。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些排毀人亡、苦累狼狽的故事,盡付濁酒中。
“宮殿繞風煙,江山壯城郭”。
安福城北,因水而城,因山而名。北華山,又名百花山,逶迤連綿,是安福城北的風水屏障。山下舊有黃庭堅詠誦的先春閣。瀘水、清溪右抱左繞,南向五峰相次,挹蒙岡之秀,據牛嶺之雄,江山映帶眉宇間。無怪乎,晉代地理學家郭璞讚嘆:“龍山鳳岡,狀元文章。”山上有一座松雲庵,庵旁有一座五級六面的古塔。塔下是古代安福通往宜春的驛道。宋代大詩人、佛學家黃庭堅,應安福縣令李康成之邀,在山上談禪論道:“人如旋磨觀群蟻,田似圍棋據一枰。”“定知與民樂,吏瘦吾民肥。”到了明代,松雲庵又成了鄒守益、劉陽、王時槐等一代理學大師的講學之地。鄒守益把王陽明“致良知”學說作為道德教育的根本,他所提倡的“慎獨”學說,在《論共產黨員修養》一書中,得到劉少奇同志的肯定與讚揚。
而今,安福縣行政中心落成於北華山下,公僕們心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譜寫安福新的歷史篇章。

鳳林橋歷史

安福古城橋甚多,有“集仙橋”、“人馬橋”、“南門橋”等,而且在造型和結構上各具特色,但最有歷史性和代表性還數縣級文物鳳林橋。它地處城北鳳林村而得名,橫跨瀘水河南北,全長162米,有11個湖南石孔,每個石孔跨徑11.8米,橋面寬度6.7米。
結構為花崗岩墩石,至今還可載荷汽20級、拖60級。雖歷經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個朝代的更迭,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但它至今還寶刀不老,還在為安福的經濟建設服務。它不光是安福人民一份特別的歷史遺產,是通往南昌、吉安、分宜乃至全國各地的重要通道,而且還是歷代公僕察民情,順民意,為民、利民、惠民的象徵。
翻開歷史,安福古城自春秋時就有孫氏在鐵箍井一帶居住,至漢代又有劉氏、彭氏、鄒氏、王氏、鄧氏、顧氏相繼遷徙而來。由於地域開闊,又處於安成、平都兩縣中間,屬吳楚之界,所以邊貿活動十分活躍,逐步發展成為繁華的市鎮,但那時過往瀘水河全靠一條小木船渡河。三國(吳)寶鼎二年(公元267年),朝廷為加強對贛中西部的管理,重新調整建制,將不到百里的平都、安成兩縣撤銷,在兩縣中間設立安成郡建制,使繁華的市鎮升格為管轄七個縣的郡城,成為贛中西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此,全國各地商賈、中原名門、貴族等大量的雲集,大守朱居廣築郡城,郭門雙闕,周長8里,城牆高1.5丈,寬1丈.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很繁華的城市,不足之處就是受瀘水河的阻斷,郡城居民過往全靠小船渡河,不但不方便,還十分的危險。
至晉初,又有大量的豪族遷入,其中有謝氏、郁氏、袁氏、王氏等大富商賈定居東門,使郡城的商貿活動更加活躍。為解決郡城居民過河難的問題,郡署就將天符廟、江南洲等渡口的小船改為大渡船,並沿瀘水河增加渡口至43個,以方便過往行人。由於渡船受春季洪水季節的影響很大,每到洪水季節,渡船就要停渡,成為郡城發展的嚴重障礙。到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那時已廢郡復縣建制,知縣上官穎見縣城居民出行渡河之難,往來者苦舟楫風濤之不便,就造數條小船用木板連線一起,建成通往吉州、分宜、豫章等全國各地的浮橋,使縣人出行十分方便。為此,太學上捨生王炎午寫了一篇《修浮橋疏》,對縣衙的舉動大加贊償。但浮橋一到春上就被洪水沖毀,交通問題依然成為居民和為官者心痛的事。據史料記載,至上官洽6任縣令的20年間,縣衙年年加固維修浮橋,雖屈於銀兩,而愛民之政不可不為。就這樣,浮橋年年修,年年毀,毀又修,修又毀惡性循環。韓邦光任縣令時,那年的3月瀘水河暴漲,齧其兩邊的河堤,沖毀浮橋,韓邦光舉全縣之力,固築河堤,重建了下為20舟,長300尺、寬12尺的浮橋,並在橋心建一亭,亭檐雕龍畫鳳,取名“跨虹亭”,深受縣城居民盛讚,被皇帝特批退休在家的進士王庭圭寫了一篇散文《鳳林橋記》,成為安福縣民褒揚縣令的佳作流傳至今。但好景不長,沒過兩年浮橋又被沖毀,徐輝、施廣厚等20任縣令近百年間,又櫛次年年維修,並將浮橋4次換新,但總是先一年修,後一年毀,幾修幾毀,至元未又改為重新用船擺渡。
明嘉靖年間,知縣俞夔調任安福縣令,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復建浮橋,見鄒守益記。之後,萬曆丙戌年(公元1586年),縣令閔世翔、縣紳大常卿鄒善重修,改舟為石樑。甲寅年(公元1614年),知縣陳保泰、縣紳洗馬鄒得溥再修,富商鄒匡明個人捐千金資助。崇禎庚午年(公元1630年),縣令陳禺虞以石覆面。己卯年(公元1639年)知縣葉子發、孝廉鄒世祚個人捐四百金購石為欄。經前後8任縣令的努力,歷時53年的建設,除縣衙出巨資外,動員民間富商捐款,這才將鳳林石拱橋建成。
清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六月,武功山山洪暴發,鳳林石拱橋11瓮沖塌9瓮,因無錢維修又復渡船。4年後,從蓮花廳調任吉安知府的余前巡查經其境,在鳳林渡口徘徊相度,惻然動念,知工費經劃之艱難,而未敢輕議,就叫隨同秘書佐江繩會縣確估一個計畫。乙未歲,國子生顏學極個人捐千金倡建,知府余前驚告知縣李慧,可修橋需逾萬,為此,知縣李慧召集鄒繩縞、伍夢靈等13位縣紳和富商座談襄其事,決定舉全縣之力和募勸於舉,選縣佐馬興淇監督之。工程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七月動工,次年冬竣工,經一年多才將石拱橋修好如初,並用糯米、石灰、桐油等舂石漿,使修復質量視舊有加,不再怕洪水泛濫。為表彰修橋義舉,清代的大文毫盧松寫了《修橋記》傳後,縣人還在橋邊立碑紀念,碑文“國家德澤恩溥,每令所司率民平治橋樑道路,本聖人平政利涉善如流古今一轍。聖天子聲教之所暨汔為益遠已李君絢與情請書其事,遂紀其成”。並附錄任事諸紳姓名於後。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縣令又動員民間力量對鳳林橋再次維修,使鳳林石拱橋成為洪水沖不垮,永遠造福安福人民的“福橋”。為此,詩人高仁鄴特寫詩《題鳳林橋》讚頌。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國民黨軍圍剿蘇區紅軍,趕修吉安至安福公路,又將鳳林橋維修成為公路橋樑,並於10月舉行通車典禮。全國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先後投資於1953年和1962年兩次維修,加固橋墩,用水泥澆灌橋面,整修開裂、鬆動、變形的護欄,使古橋煥然一新。時值今日,古橋還人來車往,川流不息,成為安福北面的重要通道,為安福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默默貢獻,真是老牛奮蹄不減當年勇。
鳳林古橋從渡船開始、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從浮橋、石墩橋、石拱橋前後有一百多縣令、知縣前仆後繼,為民修堤、建橋、修橋,造福安福人民,有名、有姓、有記載的就有近50人,實屬官吏為民、利民的象徵,為公僕樹立了親民、惠民的良好形象。
而今,在安福縣城,不光城美,路廣暢,而且在瀘水河上屹立著安林、安福兩座現代化大橋,它們與鳳林古橋搖相呼應,形成上、中、下三橋,成為安福縣城“一河兩岸”絕美的圖畫,這無不又是人民公僕的絕世佳作,親民的翻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