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由相鄰的樂業大石圍國家地質公園和鳳山岩溶國家地質公園組成,包括八大景區和兩個地質博物館,即黃猄天坑景區、大石圍天坑景區、穿洞天坑景區、羅妹洞景區、布柳河景區、鴛鴦泉景區、三門海景區和江洲長廊景區,以及穿龍巖綜合地質博物館和樂業天坑博物館。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集觀光、旅遊、探險為一體,相繼被批准為“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鳳山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國際岩溶與洞穴探險科考基地”、“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中國蘭花之鄉”、“廣西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廣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世界第五長壽之鄉” 、“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中國山地戶外運動基地”等稱號,是中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 外文名稱:Leye-Fengshan Geopark-P.R.China
  • 地理位置: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93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00—12:00   15:00—18: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68元(預定40元)
  • 著名景點:三門海景區,大石圍天坑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地質概況,高峰叢,坡立谷,天坑,天窗,岩溶泉,天生橋,碳酸鹽岩,古生物,生物岩溶形態,景區景點,綜述,三門海景區,大石圍天坑,布柳河仙人橋,射更穿洞,羅妹洞,地質博物館,發展歷程,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理跨度為東經106°18′~107°06′E,北緯24°18′~24°50′N,海拔高程274~1500米,由百色市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和鳳山岩溶國家地質公園組成,總面積930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質背景為當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多民族融合留下了獨特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具有非常好的開展地質遺蹟保護和發展旅遊事業的條件。

地形地貌

公園的典型塊狀岩溶區內發育有兩大地下河系統,形成了成熟的高峰叢地貌,公園內擁有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最集中分布的洞穴大廳群、天窗群、最大跨度的天生橋、典型洞穴沉積物、最完整的早期大熊貓小種頭骨化石以及獨特天坑生態環境保留的動植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以及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典型塊狀岩溶區,發育有兩大地下河系統,形成了成熟的高峰叢地貌,擁有全球最大的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最集中分布的鳳山洞穴大廳、天窗群、最大跨度的天生橋及典型洞穴沉積物、最完整的早期大熊貓小種的頭骨化石,以及獨特天坑生態環境保留的動植物多樣性,如天坑植物群落、布柳河河谷森林群落、中國蘭花之鄉和洞穴動物群落。

氣候特徵

公園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乾濕季節分明,年均雨量1550.7‐1356.4mm,雨季為5‐10 月;年均氣溫16.4‐19.2℃,7 月最熱,1 月最冷;年均相對濕度79%‐83%。園內地形起伏度大,高大的山體使入侵的冷空氣受到削弱,氣溫年較差小,形成夏日清涼、秋高氣爽的氣候特點,十分適宜發展旅遊業,每年適宜旅遊的季節為3‐11 月。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園區內有各級珍稀瀕危植物物種,其中蘭科植物種類繁多。
林產品資源豐富,主要有杉木、油桐、油茶、八角和板栗等,是廣西主要的八角產區和林業生產基地縣之一。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有金礦、黃鐵礦、硫磺礦、硫鐵礦、褐鐵礦、銅礦、銻礦等和豐富的大理石。截止2009年,已探明的金礦儲量6667萬噸。

地質概況

高峰叢

高峰叢地貌是指由純碳酸鹽岩組成的、有統一連生基座的石峰、窪(谷)地相伴的地形,石峰高峻、挺拔,高程多在1000米(樂業)或者800米(鳳山)以上,窪地以渾圓狀及長條形為主,石峰與窪地高差150~500米,形成高峰叢深窪地的典型地貌形態組合,尤以樂業縣大石圍天坑區、花坪、龍坪、大曹和鳳山縣的坡心、良利、仁安、坡龍、弄者等地的峰叢最為優美,堪稱中國甚至世界高峰叢深窪地的典型代表。
峰從地貌峰從地貌

坡立谷

岩溶谷地和坡立谷發源於岑王老山的布柳河從砂岩緩谷地貌區內蜿蜒而下,大轉折進入岩溶峰叢區,形成了布柳河岩溶峽谷。峽谷河段長15公里,落差26.8米,水力坡降1.8‰,呈斜W型展布,平水期河面寬20~30米,水深1~20米。峽谷在樂業縣和天峨縣交界處的巴滿村附近複流入砂岩區。坡立谷通常指谷地平坦、周圍被封閉、具有地表河和地下排水系統的大型岩溶封閉窪地。邊緣坡立谷是指岩溶區與非岩溶區接觸帶所形成的較大面積穀地。邊緣坡立谷因為接受自非岩溶區的外源水,在可溶岩一側形成大型谷地,這種負向岩溶地貌形態在地質公園連片峰叢分布區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成為人類耕作、居住、生活與工程建設的場所,如樂業同樂坡立谷、六為坡立谷,鳳山鳳城坡立谷、坡心坡立谷、東泥坡立谷等。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天坑

天坑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岩壁、深陷的井狀或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徵,發育在連續沉積厚度及其含水層包氣帶厚度均特別巨大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向地面,平面寬度與深度從大於100米至數百米以上,底部與地下河相連線(或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一種特大型岩溶負地形。園區內天坑以大石圍天坑群為代表,分布面積東西長22公里,南北寬5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已發現28個天坑。23個在園區。園區東部(鳳山)有5個天坑。這些天坑中,大石圍天坑規模最大,最大深度613米(居世界第二),坑口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20米,容積671萬立方米,口部面積16.6萬平方米,底部準原始森林面積10.5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天窗

天窗在形態上類似天坑,但規模遠小於天坑,是地下河或溶洞頂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大多由地下河(早期的或現代的)頂板局部坍塌貫通地表而成。園區內景觀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是坡心地下河出口段的三樂業-鳳山地質公園 - 地質遺蹟多樣性27門海天窗群,海拔高程460米左右,在地下河出口段的690米水程內,見有4個天窗,天窗直徑80至100米,高度50至120米,地下河水面面積72,000平方米,天窗與洞道相連,洞道與地下河一體,堪稱世界級天窗。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岩溶泉

公園園區內的岩溶泉以鴛鴦泉最為重要,位於鳳山縣城東部約2公里處的鳳凰山腳,海拔高程為495米,分南泉和北泉,均為常年泉,二者相隔約20米,色澤一藍一綠,水質一清一濁,自古譽為鳳山“八景”之冠。鴛鴦泉流出地表約20米匯合形成九曲河,自東向西蜿蜒,穿過縣城匯入喬音河。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天生橋

天生橋為地下河與溶洞的頂板崩塌後,橫跨溝谷或河流的殘留頂板,其兩端與地面連線,中間懸空而呈橋狀。地質公園內的天生橋主要有布柳河天生橋、江洲天生橋、螞拐洞天橋、孟里天生橋和馬王洞洞中天生橋等。
天生橋天生橋

碳酸鹽岩

馬平組石灰岩
是園區地質遺蹟的主要成景岩層之一,園區內出露廣泛,典型出露點位於大石圍天坑周邊,以灰白色,厚層塊狀微晶灰岩、生物屑微晶灰岩及棘屑灰岩為主,富含蜓類化石,形成於3億年的潮下低能沉積環境,是大石圍天坑形成的物質基礎之一。
棲霞組石灰岩
典型出露點位於大坨天坑周邊,以深灰色,中-厚層狀生物屑灰岩、生物屑微晶灰岩及微晶灰岩為主,厚薄相間,富含螺類化石和葉狀藻,形成於距今2.7億多年的潮下低能沉積環境,也是形成天坑的物質基礎之一。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二疊系地層剖面
園區發現有多處二疊系地層剖面,典型的有大石圍天坑周邊的地層剖面,由馬平組、棲霞組、茅口組、合山組地層組成,岩性以微晶灰岩、生物屑灰岩、白雲質灰岩等為主,其間有發育有古風化面、平行不整合面等,對研究園區古環境變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生物

大石圍天坑群一帶碳酸鹽地層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化石遺蹟。計有蜓類、海綿、藻類、珊瑚、海百合和腕足類等海生動物化石,其中不乏標準化石,它們是確定該區碳酸鹽岩層形成年代和研究古地理變遷的重要依據。這些化石遺蹟可作為中小學生及大專院校學生進行地學教育場所。尤其是葉狀藻、腕足類及海百合莖等化石遺蹟,既具有科研意義又具一定觀賞價值。

生物岩溶形態

生物岩溶形態生物岩溶作用是指生物對碳酸鹽岩所產生的溶蝕或沉積作用。生物釋放二氧化碳、分泌酸性物質,或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產生的酸性物質,對碳酸鹽岩進行溶蝕(CaCO3+ H2O +CO2=Ca2+ + 2HCO3-),形成生物鑽孔溶蝕層,改變碳酸鹽岩表層結構,大大提高岩石表層化學溶蝕速度和降低岩石表層物理強度,使岩石表層持水量增大,促進溶蝕作用的進行,最終形成種類繁多溶蝕產物,如溶孔、溶坑、疊層石和石刺等。另外一方面, 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主要是由於二氧化碳脫氣而發生(Ca2+ +2HCO3- = CaCO3↓+ H2O +CO2↑),在洞口弱光帶,植物可以在碳酸鹽岩或鐘乳石向光側生長,並發生光合作用,植物吸收CO2,在細胞內合成有機碳,細胞外生成碳酸鹽沉澱,並被生物分泌的粘液粘結,從而使碳酸鹽岩在向光側沉積得到加強,致使鐘乳石生長方向偏離垂線而傾向洞口光亮處,從而導致向光性鐘乳石等植物沉積岩溶形態的產生。在三門海天窗群、鴛鴦洞、穿龍巖、布柳河天生橋下等均有豐富的植物岩溶形態。
生物岩溶形態生物岩溶形態

景區景點

綜述

大型穿洞大型穿洞
公園園區內旅遊開發目前主要集中於大石圍和三門海一帶,主要景點為:大石圍天坑布柳河沿岸風光及天生橋穿洞天坑黃猄洞天坑、羅妹洞、三門海地下河天窗群、鴛鴦洞、穿龍巖等,這些景點是園區內最主要的吸引物,是遊人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開發程度最高的景區。

三門海景區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三門海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鳳山縣袍里鄉坡心村,距鳳山縣城20公里。三門海天窗群規模最大、景觀最奇特壯麗。這裡發育有七個岩溶天窗(天坑),並以坡心地下河出口洞段形成的數平方公裡面積的明湖和暗湖串在一起,目前有三個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內,使人感覺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門的神秘的感覺,“三門海”因此而得名,亦因此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為“世界之窗。 三門海天窗群集山、水、洞、天為一體,蔚為壯觀,神秘的地下河資源,奇妙壯麗的喀斯特湖,喀斯特泉、大型溶洞群、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徵都集中體現於三門海景區內,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喀斯特世界地質公園。
三門海三門海

大石圍天坑

大石圍天坑群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形成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於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遊奇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經過全方位考察論證後稱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岩溶勝地”。

布柳河仙人橋

位於樂業縣布柳河岩溶峽谷末端,為樂業縣與天峨縣的分界點。仙人橋長約220米,橋高165米,橋寬19.3米,橋面厚度78米,拱高87米(包括水下20米),孔跨177米。
仙人橋仙人橋

射更穿洞

位於坡心地下河出口西北面側約1.5公里社更那孟屯南側山坡上(見上圖),高出坡心谷地約50米,西北洞口寬142米,高60米,東南洞口寬78米,高76米,穿洞長239米。洞頂上方為峰叢山體及埡口,洞頂厚度為25~100米。穿洞北側見古城牆。
射更穿洞射更穿洞

羅妹洞

洞內有兩層洞。上層洞主要景觀是次生化學沉積—石鐘乳、石筍、石幔、石瀑、石盾、石壩、石梯田、穴珠,尤以蓮花盆、穴珠、石梯田最具特色。最令人驚喜的是洞底遍布蓮花盆296個,若連盆中盆一起可達600個,成為大盆套小盆,盆中有盆。最大的蓮花盆直徑達9.2米,堪稱世界蓮花盆王。蓮花盆內外散布著大小不等的穴珠,熠熠生輝,猶如蓮葉晨露,一派荷塘風光。加之石田阡陌縱橫、延綿不斷,梯田層層疊疊,風光旖旎,使人心曠神怡,如置身龍脊。
下層洞是地下河道,以洞穴的迂迴曲折,曲徑探幽和地下水景觀為主。景點有暗訪地宮、仙人開道、神舟直上、九曲天宮、銀河西流、重放光彩、溪水長流、羅妹揮手等,漫遊其中,使人留連忘返。

地質博物館

中國樂業-鳳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廣西鳳山縣城東的穿龍巖內,占地面積約4.15萬平方米,空間高度達100米,底部常年有潺潺的流水趟過,是中國利用天然洞穴建設的空間最大、鐘乳石展品最多、格局最美、展示最奇特的地質博物館;館內設了圖文燈箱展區、實物展區、科普演示及遊客服務區、沙盤模型展區、鳳山旅遊商品及水景區共五個展區,在布展風格上把洞穴原生態和現代展覽技術各種元素有機結合,突出色彩、燈光與洞穴的和諧;在布展內容上除原址遺留的地質遺存物,還收集了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其他景區以及全國各地的典型地質遺蹟標本,是休閒旅遊、科普教育的好地方。
博物館博物館

發展歷程

2010年10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召開了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廣西省的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獲得“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個獲得此項殊榮的地質公園。
2010年10月4日上午,樂業縣和鳳山縣分別舉行慶祝大會,祝賀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樂業縣委書記周武紅在慶祝大會上表示,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讓樂業走向了世界,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了樂業,為樂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
2012年11月24日上午,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儀式在鳳山縣隆重舉行。

旅遊信息

門票說明
1、兒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1.1-1.5米購兒童票20元;
2、老人票70歲以上持身份證購老人票20元;
3、其他(如軍官票,教師優惠等)軍官證 教師證 殘疾證 學生證 記者證 半價;國家級勞模免票 。
交通指南
廣西鳳山縣袍里鄉坡心村。
乘車路線
南寧安吉站和鳳山縣汽車總站有直達景區的大巴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