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

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缺乏症又稱高氨血症2型,是一種X連鎖遺傳代謝病,男女均可發病,男性患者較多,病情嚴重。本病是先天性尿素循環障礙中最常見的疾病,由於高氨血症導致腦損害及肝損害,個體差異顯著。

2018年5月11日,該疾病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基本介紹

  • 別稱:高氨血症2型
  • 英文名: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
  • 就診科室:兒科
  • 是否遺傳:是
  • 多發人群:男女均可發病,男性患者較多。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由於編碼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的OTC基因突變,導致鳥氨酸氨甲醯轉移酶缺乏,鳥氨酸與氨甲醯磷酸鹽不能有效結合生成瓜氨酸,尿素循環受阻,體內氨蓄積,造成嚴重的腦損害及肝損害。

臨床表現

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可發生在新生兒至老年,發病越早病情越重,根據發病年齡早晚,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兩種。
1.早髮型
早髮型患者多為男嬰,起病急,病情兇險,多發生在新生兒期,可在出生後數日發病。由於血氨的急劇升高引起嘔吐、腦水腫等腦損害,拒食,嗜睡,驚厥,呼吸急促,低體溫,昏迷,嚴重患兒在新生兒早期死亡,存活的嬰兒也遺留神經系統損害後遺症,出現智力和運動障礙,癲癇。
2.晚髮型
晚髮型患者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常見表現有厭食高蛋白食物、反覆癲癇發作、智力和運動落後、精神行為異常等,一些患者肝臟腫大。兒童期和成年期發病的患者多表現為厭食、嘔吐、頭痛、精神行為異常、癲癇等急慢性腦病症狀。
雖然晚髮型患者病情較輕,發病之前可能無自覺症狀,但是,常因感冒、疲勞、高蛋白飲食、藥物等應激因素誘發急性高氨血症,導致肝性腦病而危及生命。

檢查

1.血生化檢查
血氨增高、肝功能損害、血瓜氨酸下降及尿乳清酸增高是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的典型改變。
2.酶活性檢測
患者肝臟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活性降低,是健康人的5%~25%。
3.基因檢測
OTC基因分析是確診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的重要方法。

診斷

根據臨床特徵、家族史、生化代謝檢查結果及基因分析可進行診斷。
1.新生兒低體溫、呼吸急促、嗜睡、昏迷等急性腦病症狀,嬰幼兒至成年患者可有智力和運動障礙、精神行為異常、意識障礙、嘔吐、癲癇等神經系統症狀。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血氨增高,尿乳清酸升高,一些患者伴血瓜氨酸下降。肝臟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活性降低至正常對照的30%以下。
3.男性患者OTC基因半合子致病性變異,女性患者攜帶一個致病性變異,可確診。

治療

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的治療原則是促進排氨、減少神經損傷及肝損害,以飲食、藥物和肝移植治療為主。
1.飲食控制
低蛋白飲食,限制天然蛋白質,以減少氨的產生。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為主要熱量來源,並保證維生素等營養素支持。
2.藥物治療
(1)排氨治療,比如苯丁酸鈉和苯甲酸鈉等。
(2)改善尿素循環,口服或靜脈滴注瓜氨酸、精氨酸。
3.手術治療
肝移植是治療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的有效方法,對於飲食及藥物治療效果不良的患者,應及早考慮肝移植,改善生存質量。
4.其他治療
對於急性期嚴重高氨血症的患者,血液透析可以快速降氨。

預後

預後與發病年齡、診斷時的病情輕重及治療有關。新生兒期發病的患者預後較差,死亡率很高,多數存活者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預防

1.患者的同胞、母親及其家族成員應進行OTC基因分析,遺傳諮詢,父母再生育時通過胎兒基因分析可進行產前診斷。
2.成年患者在生育前應進行遺傳諮詢,女性患者孕期、產褥期及哺乳期需密切監測代謝狀況、肝功能及血氨,保證營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