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詩

鮑家詩(鮑家詩)南朝 宋 《代蒿里行》:“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全詩寫得情真意切,感動得鬼亦能唱。後因以“鮑家詩”代稱 鮑照《代蒿里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代蒿里行》
  • 作品別名:鮑家詩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鮑照
  • :明遠
原文,作者簡介,來源,

原文

同盡無貴賤。殊願有窮伸。馳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結我幽山駕。去此滿堂親。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
斗酒安可酌。尺書誰復陳。年代稍推遠。懷抱日幽淪。
人生良自劇。天道與何人。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
【注】“零露逼短晨”:《樂府》云:一作“漏
馳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4~466),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說是上黨〔今屬山西〕,可能是指東海鮑氏的祖籍。鮑照為南朝宋時代著名文學家,之妹鮑令暉,亦為 當時一位女詩人。鮑照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度過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二十多歲時,為了謀求官職,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劉義慶在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職。元嘉二十一年〔444〕,劉義慶病逝,他也隨之失職,在家閒居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做過一個時期始興王劉浚的侍郎。劉浚和太子劉劭一起謀殺宋文帝之前,他已離去。宋孝武帝劉駿起兵平定劉劭之亂後,他又出任過中書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次年,子頊任荊州刺史,他隨同前往江陵,任刑獄參軍等職。孝武帝死後,明帝劉彧殺前廢帝劉子業自立,子頊回響了晉安王劉子勛反對劉彧的鬥爭。子勛戰敗,子頊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害。
鮑照創作以詩為主,今存204首。《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藝術風格俊逸豪放,奇矯凌厲,直接繼承了建安傳統,對後世李白、岑參、高適、杜甫有較大影響。藝術形式上,大力學習和寫作樂府詩,存80餘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雜言等多種形式。五言詩講究駢儷,圓穩流利,內容豐富,感情飽滿。七言詩變逐句用韻為隔句押韻,並可自由換韻,拓廣了七言詩的創作道路。他的樂府詩突破了傳統樂府格律而極富創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語言容量大,節奏變化多,辭藻華美流暢,抒情淋漓盡致,並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潛曰:“明遠樂府,如五丁鑿山,開人世所未有。後太白往往效之”(《古詩源》卷十一)。《蕪城賦》借廣陵在漢代的繁榮和今時的荒涼來抒發懷古之幽情,被視為六朝抒情小賦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屬於駢文。《登大雷岸與妹書》,抒情議論融合,文氣跌宕,辭藻絢麗,兼有駢散之長。
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同時,合稱“元嘉三大家”,且一定意義上講,其成就高於二者。
鮑照的集子有南齊永明年間虞炎奉文惠太子蕭長懋之命所編十卷。現存鮑照集以《四部叢刊》影印明毛扆校本《鮑氏集》為較早。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鮑參軍集》為最流行。鮑照集的注釋,始於清末的錢振倫,他的注本沒有來得及刊行。近人黃節在錢注基礎上作了補註,稱《鮑參軍詩注》,今人錢仲聯作《鮑參軍集注》,附有《鮑照年表》。

來源

李賀《秋來》詩:“秋墳鬼唱 鮑 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姚燮 集注引 錢飲光 曰:“ 鮑 家詩指 明遠《蒿里行》,如詩到情真之處,鬼亦能唱。” 宋 梅堯臣《呈刁經臣》詩:“常觀 鮑 家詩,心慕已不淺。” 清 譚嗣同《殘魂曲》:“君不見深林哀唱 鮑 家詩,曉來魂氣迷江樹。”亦稱“ 鮑家句 ”。 清 孫枝蔚《哭方爾止》詩之一:“下船旋即上喪車,指點銘旌半老漁。有鬼能唱 鮑 家句,何人可付 蔡邕 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