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早行

魯山早行

魯山早行》是一首北宋時期的五言律詩,選自《宛陵先生集》,作者是詩人梅饒臣。全詩主要描繪了作者在魯山山行時所見的山野風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山早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宛陵先生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梅堯臣
基本信息,原詩,注釋,翻譯,鑑賞,作者,

基本信息

魯山早行》選自《宛陵先生集》,作者梅堯臣中國北宋詩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這首五言律詩寫的是在魯山山行所見山野

原詩

魯山早行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詩歌意境詩歌意境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注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②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心意滿足。③隨處改:是說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④幽徑:小路。⑤熊:大熊星座。⑥何許:何處,哪裡。

翻譯

眾山有高有低,起伏參差,恰恰與我愛好山野風光的情趣相合。美好的山峰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而變化,獨行無伴,幽深的小路讓人迷路。秋霜灑落,大熊星座爬上了樹;樹林空曠,鹿兒喝著溪水。仿佛從雲外傳來一聲雞叫,不知道有住人家的地方在哪裡。

鑑賞

魯山層巒疊嶂,千峰競秀,一高一低,蔚為壯觀,正好投合我愛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這就是開頭兩句詩的意思,說明所以要登魯山遊覽,是因為內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第二聯寫山行,走到一處可以看到一種好峰,再走向另一處,又可以看到另一種奇嶺,所以說“隨處改”。“隨處改”這個“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動,總是一個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為“行”,所以好峰才處處改,由一個畫面換成另一畫面。以“改”字型現“行”,正切合詩題“山行”的意思。一個人在山間小路上行走,曲曲彎彎,走著走著,連自己也不知走到哪裡去了,有時竟迷失了方向。“幽徑獨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詩中說的,一是曲徑幽深,容易走錯路,二是獨行,自己一個人,無人指路,也容易走錯路,於是“迷”了。這裡把一人個游山的體驗逼真地表現出來了。
從前半首看,我們還不知他是在什麼時候登山的,是春天還是秋天?讀到第三聯的“霜落”、“林空”,我們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因為秋天才有霜,霜凍使得樹葉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樹木一棵棵都光禿禿的,好像空蕩蕩的。這種“林空”的感覺,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蕩,所以能看到大熊星座升到光禿禿的樹的頂端;透過稀疏的樹縫,還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這一聯勾畫出了一幅很動人的秋日山林星鹿圖。這畫面是動的,星在爬樹,鹿在飲水,可是詩意卻是靜的,表現了山中人跡罕到、非常幽靜的境界,這也是所謂動中有靜的寫法。
在山中走著走著,幽靜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見炊煙,自己也懷疑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問一聲“人家在何許(何處)”;正在沉思的時候,忽聽得從山間白雲上頭傳來“喔喔”一聲雞叫。噢,原來住家還在那高山頂哩。這最後一句“雲外一聲雞”,非常自然,確實給人以“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的感覺。

作者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詩人。安徽宣城人,宣城古稱宛陵,故世稱梅宛陵、宛陵先生。少時考進士,沒考上,後歷任州縣官屬,賜進士出身,最後做到尚書都官員外郎。 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 據《至德縣誌》記載:梅堯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1038)任建德縣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後,人民緬懷他,把縣城改稱梅城,並於其官舍西偏,為梅公堂以祀之,後又在梅城後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臨之美。梅公亭始建於宋嘉定年間,元至正二年(1342)、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康熙十年(1671)三次重建,民國七年(1918)縣長王人鵬再次重修,並作文摹泐於亭基岩壁之上。亭,磚木結構,呈長方形,畫棟雕梁,為樓閣式建築,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飛翹,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文革”時梅公亭被毀,今僅存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百年來,人們五建五修梅公亭,緣由何在?
他生於農家,幼時家貧,酷愛讀書,16歲鄉試未取之後,由於家庭無力供他繼續攻讀再考,就跟隨叔父到河南洛陽謀得主簿(相當於現今的文書)一職,後又在孟縣、桐城縣連續擔任主簿職務。在連任三縣主簿之後例升知縣,召試,賜進士出身,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梅堯臣入仕之後,曾胸懷大志,抱有遠大抱負,他原名“聖俞”,後改“堯臣”,意為立志要做個聖明君王的賢臣,然而他卻沒有遇到聖君。
梅堯臣任建德縣令的五年間,為人誠厚,清高自持,頗能體察民間疾苦,儘自己的力量做了許多惠政於民的事情。他經常深入鄉間百姓家微服私訪,與農人、與燒瓦匠、與貧婦交談,了解民間疾苦,還親自趕赴山林大火現場,洪水泛濫的溪流進行實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親,當時建德為山區小縣,縣署外有破舊的竹籬,常年需要修護,因此成了向民眾勒索的藉口,梅堯臣來後果斷以土牆代替,並在院內植了一叢竹子。元吳師道在《梅公亭記》中讚頌他“以仁厚、樂易溫恭、謹質稱其人”。
對於這樣一位大文學家、大詩人、大名人,且在建德為官時又為民愛民,用詩歌這一形式表達民間百姓的怨憤,人民自然崇敬他、熱愛他。所以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時隔九百多年後的今天仍在東至人民中傳誦。
梅公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大量的激動人心的詩篇。是詩歌革新運動的推動者,對宋詩起了巨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