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塭養殖

魚塭養殖類似港灣養殖,在沿海河口地帶人工圍築出一片鹹淡水或海水魚塘。面積有大有小,從幾十公頃到數百公頃都可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塭養殖
  • 別名:港養、海埭養殖
基本信息,發展歷程,

基本信息

又稱港養、海埭養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灣、港汊內,或在潮間帶較平坦的灘涂上,築堤、開溝、設閘以貯蓄海水,利用潮水漲落納進(或投入)魚、蝦、蟹苗,進行養殖。

發展歷程

沿革中國明代黃省曾<養魚經>中有“松之人於潮泥地鑿池,仲春,潮水中捕鯔盈寸者養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為池魚之最”的記載。 300多年前台灣省開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魚塭養殖遮目魚。目前台灣除單養遮目魚、鯔外,還將其與草蝦(Penaeus monodon)、砂蝦(Metapenaeus monoceros)、(Scylla serrata)以及江籬等混養,並採用精養技術。印度尼西亞約在公元14世紀即利用魚塭養殖遮目魚,此後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發展了魚塭養殖。這種養魚方式至今在上述國家中仍很盛行。
塭址選擇魚塭可建立在天然盆地、鹽田蓄水池中,或用人工開鑿。塭址一般選在沿海的河川三角洲或內灣地帶、有淡水注入的港汊或平坦的淺灘潮間區。塭底一般是由河川夾帶的沙土與海水中沉積物形成的沖積層土──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可防止塭內水的滲出以保持水位,又因土質肥,而有利於增殖餌料生物;水呈微鹼性,還利於保持水質穩定。建塭處應潮流暢通,潮差要比較大。暴雨時要有足夠的海水交換,不使塭內水的鹽度過低。旱季要有河水或地下水調節塭水,使其鹽度不低於15。塭底要低於高潮線,以便灌水納苗;高於低潮線,以便排出積水。
魚塭構造塭池主要由塭堤、水閘、水溝構成。塭堤分為外堤、中堤、內堤。外堤的高度要超過歷年最高水位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不小於1:2,迎風面坡度略大於背風面坡度。中堤乃是引進海水水路的堤堰,或是不同用途塭池之間的分界,高度應高於最高潮水時的海面70厘米,堤坡通常為1:2。內堤為同一用途塭池間的堤隔,高度應高於塭池底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為1:1.5 。水閘有大、中、小閘之分。大閘又稱納苗閘,應建於塭內地勢最低處;中閘又稱旱閘,設於塭內地勢較高處;小閘又稱塭池閘,為控制各塭池排、注水的通道。水溝分中心溝、邊緣溝及支溝。在塭底高出平均海面時,各溝深度應以平均低潮水面的高度為宜,使退潮時塭池內所有積水都能排出。
通常在塭池內設有魚苗池、越冬池以及成魚培育池。魚苗池只作為一時蓄養之用,水深以20~30厘米為宜,總面積應為成魚培育池的2.5~3.0%。成魚培育池宜長方形,南北向短,東西向長,池底朝向排水口有一定程度的傾斜。越冬池需設於靠近外水路,通常面積為養成池的3~5%,內設越冬溝與淺坪。溝是魚蝦類越冬棲身處,坪是魚蝦活動和攝食場所。
養殖方法整個養殖周期可分為準備階段和飼養階段,季節性強。每年入冬水溫下降時節至翌年納苗之前為準備階段,此時需進行平整池底,修補堤岸、曬坪、殺菌滅害等工作。為促進天然餌料繁生,常在曬乾後的池底撒上禽畜糞、豆餅等作基肥。飼養階段又可分為納(放)苗、養殖及收穫時期。中國廣東省在立春前後,台灣、江蘇、浙江等省在清明前後開始納鯔、、遮目魚苗;北方幾省在芒種前後納苗。中國長江以北沿海幾省受寒流影響大、降溫早、冰封期長,魚養至當年白露前後就須陸續起捕。長江以南受寒流影響較小、冰封期短,有些地區甚至無冰封,可常年進行魚養殖生產。台灣省用深井水(鹹水)提高越冬池水溫至15℃以上,使未達上市規格的魚能安全越冬,待來年再養成商品魚。養殖管理的關鍵是適時、適量投餌;通過施肥促進藍、綠藻及底生藻類的繁殖,不僅能增加水中餌料數量,還可控制水質。台灣省主要養殖遮目魚,其他南方沿海省份多養殖鯔和蝦;北方沿海幾省多養殖和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