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漢字,指屬於鯔科的一種魚,產於許多海和河流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鯔
  • 別稱:烏鯔,白眼,博頭
  • :動物界
  • :鯔形目
  • :鯔科
  • :鯔
漢字-鯔,基本資料,基本釋義,示例,古籍解釋,魚類-鯔魚,基本資料,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功效作用,繁殖情況,

漢字-鯔

基本資料

發音:zī
鄭碼:RZKI,U:9CBB,GBK:F6F6
筆畫數:16,部首:魚,筆順編號:3525121155525121

基本釋義

<名>
鯔魚 [mullet]。
屬於鯔科(Mugilidae)的一種魚,產於許多海和河流中,主要生活在岸邊,身長可達30至60厘米,具有食用價值,稍側扁,背部黑綠色,腹部白色,頭短而扁,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處,是世界各地港養主要魚種。肉味鮮美。

示例

這個討厭的傢伙留著鯔魚,看了就讓人厭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𠀤音菑。魚名。《本草》鯔魚,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淺水中。《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注》鯔魚如鯢,長七尺,吳會稽臨海皆有之。

魚類-鯔魚

鯔魚鯔魚

基本資料

鯔(Mugil cephalus)
俗稱:烏鯔,白眼,博頭,烏仔魚,烏頭,尖頭魚;日本稱“鰡”。

形態特徵

體呈圓筒形,背部較平直,腹部圓,前部平扁,向後漸側扁。頭短,平扁,吻寬而短,口小,亞下位,呈“人”字形。唇厚,上頜略長於下頜,上頜骨完全被眶前骨掩蓋,後端不外露。下頜前端有一突起,與上頜的凹陷嵌合,上下頜邊緣具有絨毛狀細齒。眼大,外披有一層厚的脂膜,稱脂眼瞼,蓋住瞳孔的1/3。鱗大,除吻部外全體被鱗;胸鰭位置高,與眼平行,基部有一大的長形鱗片;腹鰭腋部也有一個三角形瓣狀的大鱗;側線不明顯。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短小,由4根硬棘組成,位於體正中;第二背鰭在身體後部,與臀鰭相對。尾鰭叉形。頭部及體背蒼黑色,體兩側灰白色,體側上半部有7條縱的黑色條紋,腹部白色,各條紋間有銀白色的斑點,各鰭灰白色。

生活習性

鯔為近岸生活的海產魚類,尤喜棲息於鹹淡水混合的水體和江河入口處,也有上溯至純淡水江段的。性活潑,善跳躍,對環境適應力強,在淡水、鹹淡水和鹽度高達40‰的海水都能生活,屬中下層魚類。雄魚性成熟一般為4齡,雌魚為5齡,生殖期為3-4月,在淺海接近河口處產卵。幼魚有集群隨水流進入河口及海灣內的習性。幼魚以浮遊動物為食料,長大後則攝食硅藻或刮取固著於泥表的生物。

種群分布

鯔魚廣泛分布於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河流中,資源豐富。它生長迅速,體型較大,體長可達80厘米,產量很高,為世界各地港養的主要對象。沿海地區從前都在一定時期捕撈天然魚苗進行養殖。我國的養鯔業在宋代已見記載。1958年以後,人工繁殖試驗取得成功,解決了養殖業的魚苗供應問題。鯔魚肉細嫩,富含脂肪,屬於上等食用魚類。蘇浙一帶的漁民以前有利用幼魚集群進入河口和海灣的習性大量捕撈幼魚,進行醃製,稱之為“鯔魚生”。
鯔魚鯔魚

功效作用

肌肉入藥,有健脾益氣、消食導滯之功效,主治脾虛、泄瀉、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及貧血諸症。

繁殖情況

早在 400多年前中國上海地區就已有養鯔的記載。1963年,中國台灣省在世界上首次人工繁殖鯔獲得成功。目前養殖用苗還須從天然水域中捕撈。可在春季晴暖無風、水質較清時,用燈光誘捕。生產上還常開閘納苗。魚苗撈起後最好在半鹹水中暫養1~3天再逐步過渡至淡水。長途運輸時水溫不應超過15℃,並要注意換水和避免劇烈振動致傷。以尼龍袋裝苗充氧密封運輸,效果尤佳。人工繁殖時親魚一般從沿海水域捕撈或採用人工養殖的成熟親魚。對後者採取產前鹽度過渡方法,即在產前2~3個月對親魚池逐漸增加海水,使池水鹽度逐步提高到10以至30左右,可有效地促使性腺成熟。當親魚的卵母細胞直徑達0.6~0.7毫米時,即可注射催情劑誘導產卵。人工繁殖的仔魚成活的關鍵是獲得適口餌料,目前已篩選出雙殼類幼體、橈足類無節幼體褶皺臂尾輪蟲鹵蟲初孵幼體等餌料生物。養成有粗養和池塘混養兩種形式。粗養是在半鹹水或海水中大面積放養。如中國南方的魚塭養殖主要採用開閘納苗方法,輔以撈苗補充,不需施肥、投餌,管理方便,雖單位產量較低,但總產量較大。混養是利用淡水或半鹹水池塘與鯉科魚類或非鯽遮目魚等同塘養殖。在淡水魚池中混養一定數量的鯔,畝產量一般可提高10~50千克。以施肥培育天然餌料為主;魚體長大後,須補充投餵豆餅、麥皮、米糠等人工餌料。當年苗種養到年底,一般可達250克左右。鯔的單一精養方式產量不高,一般不予採用。
鯔通常用浮水罾及沿岸定置網捕撈。主要生產國有日本、朝鮮、墨西哥、委內瑞拉、希臘等,中國產量較少。肉質細嫩,含脂量多,以鮮銷為主。卵巢乾是名貴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