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楞嚴經五十陰魔)

魔(楞嚴經五十陰魔)

魔,mó,指世間一切邪惡的總稱。

文字出處:梵語“Mara”的音譯簡稱,漢語本沒有“魔”字,開始翻譯佛典時,人們只好借用“磨”字來表示。“魔”的本義是擾亂、破壞、障礙,指一切煩惱、疑惑、迷戀等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後來,產生了一批由“魔”構成的詞:魔王、魔鬼、魔界、魔宮、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術、魔方,甚至還有食品魔芋等等。

魔的種類分為:

一、外相魔

1、淫魔;2、殺生魔;3、偷盜魔;4、妄語魔;5、邪見魔;6、貪婪魔;7、貢高我慢魔;8、嗔怒魔;9、奸詐魔;10、誑妄魔;11、怨恨魔;12、妄執魔;13、誣謗魔;14、隱惡魔。

二、內陰魔

1、執著善十種禪那現境;

2、陰用心互動十種禪那現境;

3、陰用心互動十種禪那現境;

4、陰用心互動十種禪那現境;

5、陰用心互動十種禪那現境;

三、妄想魔

五受陰產生五種妄想:①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②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③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④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⑤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名為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魔
  • 外文名:Mara
  • 解釋:楞嚴經五十陰魔
  • 舉例:色陰魔
  • 來自:佛教
  • 出處:梵語“Mara”的音譯簡稱
色陰魔,受陰魔,想陰魔,行陰魔,識陰魔,

色陰魔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阿難當知':阿難,你應該知道,'汝坐道場,銷落諸念':把一切的念都沒有了。你只修反聞聞自性這種的功夫,所以把一切的諸念都銷落了。'其念若盡':這個念若沒有的時候,'則諸離念':則所有的一切離開你想念的,'一切精明':所有一切的精明,所有的這種智慧和定力,'動靜不移':你動,它也不會改變的;靜,它也不會改變的。'憶忘如一':想起來和忘了,這兩種道理是一樣的,是一個,沒有兩個的。
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當住此處':阿難啊!你應該知道,修這種的定力,住在清淨、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種的境界上,'入三摩地':得到一種定力。'如明目人':就好像有眼睛的人,'處大幽暗':居住到一個大幽暗的房子裡頭。'精性妙淨':雖然有這種精明的妙性,這種妙淨,而'心未發光':心裡沒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光明。'此則名為':這個名為'色陰區宇':就是色陰所管的一個地方。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若目明朗':假設你這個人的目明朗,則'十方洞開':十方世界都給洞開了。'無復幽黯':再沒有幽暗的情形了,這個時候叫什麼名字呢?'名色陰盡':這個名字叫色陰盡。這五蘊 --- 色、受、想、行、識 --- 中的色陰就沒有了。'是人則能超越劫濁':這個人他還能超越過去劫濁這時候,'觀其所由':觀看觀看他這個人這種行為、行動的所由。'堅固妄想':他這種堅固妄想,'以為其本':以做他這個根本。

受陰魔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
‘阿難’,‘彼善男子’:那一些個修反聞聞自性這種功夫的善男子,‘修三摩提’:修耳根圓通,得到這個定力。
‘奢摩他中’:在這個靜慮止觀裡邊,‘色陰盡者’:色陰要是破了,破色陰的時候怎么樣呢?‘見諸佛心’:見諸佛這種心印的法門。好像什麼呢?‘如明鏡中顯現其像’:好像明鏡裡邊,顯現你的形像一樣。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好像是有所得,但是不能用,好像什麼呢?‘猶如魘人’:前邊我講那個鳩槃茶鬼,就是魘魅鬼。這個魘魅鬼把人魘住了,被魘的人,‘手足宛然’:手足也都是存在的,並不是沒有手足,‘見聞不惑’:見和聞性也都沒有迷,‘心觸客邪’:可是心裡接觸到這個客邪,‘而不能動’:不能動彈。‘此則名為受陰區宇’:這種情形,它的名字就叫受陰區宇,就是受陰所管的這個範圍以內的情形。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若魘咎歇’:要是魘魅鬼這種過錯歇息了,‘其心離身’:在受陰裡邊,好像有魘魅鬼魘魅著你,所以你就不能自由。若是這種情形沒有了,這受陰破了,你這個心就離開你的身體。
‘反觀其面’:你可以看見你自己的面。‘去住自由’:你願意到什麼地方去也隨便,願意不去也隨便,無拘無束的,‘無復留礙’:也沒有所留礙。
‘名受陰盡’:這種境界,就是受陰破了,沒有了。‘是人則能超越見濁’:這個人此能超出見濁。見濁前邊不是講過了?那五濁惡世的見濁。
‘觀其所由’:觀看受陰所從來的,這個‘虛明妄想’,‘以為其本’:這是做它的一個根本。那么現在把受陰破了,所以它的根本也都沒有了。

想陰魔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修這個定力,‘受陰盡者’.受陰已經盡了。‘雖未漏盡’:雖然沒得漏盡通,可是他已經有了神通了。‘心離其形’:他的真心可以離開身體,就好像什麼呢?‘如鳥出籠’:我們人在受陰沒有盡以前,都不能出去這個身體,這就好像那個雀鳥圈在籠子裡一樣的。現在這個修三摩地的人,如鳥出籠,‘已能成就’:也就能成就他的神通了。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從這個凡夫的身上,就可以成了菩薩,得到菩薩這六十種的聖位。‘得意生身’:這個叫什麼呢?叫意生身。這個意生身,要作意才可以有這種的神通。
‘隨往無礙’: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就可以到什麼地方去。這六十聖位是什麼呢?就是本經前邊所講的五十五個菩薩的位置;還再加上三漸次,三漸次是三個位置;再加上乾慧地,乾慧地也是一個位置,這是四個;再加上妙覺,那么這是六十個聖位。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鹹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這有一個比方,這想陰的範圍,它這一種領域,譬如有這么一個人說夢話,他睡著了,就講他所想要說的話。‘是人雖則無別所知’:他說夢話,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其言已成音韻倫次’:可是他所說的這個夢話,已經成了一種語言了。他的聲音和韻調,排列得也很有次序的,說什麼話也是很有次第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令不寐者鹹悟其語’:使令這一些個沒有睡著的人,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
譬如他說:‘我今天想要有豆腐吃,我到豆腐店裡去買了十塊豆腐,回來我就把它炒一炒,然後就吃了。’他這么一講,他自己不知道他說這個話,旁人——那個醒的人——都知道:‘喔!他今天吃過豆腐。’就都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了,這叫鹹悟其語。為什麼他說這個話呢?就因為他吃東西還沒有忘,就想著、想著、想著,睡著了作夢的時候,都要說出來。
‘此則名為想陰區宇’:這個想陰區宇就好像這個樣子似的,但並不就是這個樣子,你不要誤會這個想陰就是說夢話,那又錯了,這是個比方。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這個動念,是動哪一個念呢?這是六識裡邊微細的念頭。這個微細念頭盡了,所以浮想消除了。第六識的微細念頭,微細微細的那個相,叫動念。那種動念沒有了,所以這個浮想,也就消除了。‘於覺明心,如去塵垢’:這個覺明心,就是第八識那個心。第八識的心,就好像去塵垢一樣。
‘一倫生死’:眾生不有十二類嗎?十二種的眾生由卵生輪到非無想的眾生那兒,這十二類輪一周,叫一倫。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就是哪一類眾生的前因後果,他都知道了,‘名想陰盡’:這時候這個人就得到宿命通,所以他知道這一切眾生前因後果的事情,他都照了無疑。‘是人則能超煩惱濁’:這個人在這個時候就超越煩惱濁。
‘觀其所由’:觀看他所行所作的這個原由,‘融通妄想’:這時候妄想也融通了,‘以為其本’:以做為他的這個根本。

行陰魔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惟一精真。
‘阿難,彼善男子’:阿難,彼善男子,哪一個善男子呢?就是修反聞聞自性,修楞嚴大定的這個人。這個人是誰呢?誰修就是誰,沒有一定的名字,沒有專利權。你修就是你,我修就是我,他修就是他。任何人都有份,任何人都沒有份;你若修就有份,你若不修就沒有份,所以這是很平等的、很公平的。
這個善男子‘修三摩地’:修就是修行,用功去修行——坐禪,不是一天到晚盡吃飯不修行,要修行——坐禪、聽經。坐禪,就是打坐;聽經,就是要學佛法,這就是修行。三摩地,這是修行什麼?就是修行定力。怎么修定力呢?你就要打坐,你要坐禪。
由戒生定,先就要持戒,所以你們現在都要受戒了;由戒才能生定,先要有了戒,你守住戒,沒有邪淫的行為,男人也規規矩矩地守規矩,女人也規規矩矩地守規矩。就像那個關帝公似的,他生不二色,一生就一個太太,他不接近第二個女人。所以你看他臉紅紅的這個樣子,那就是他有浩然正氣。
現在你們受戒了,我要先告訴你們,只可以自己夫婦間有這種性行為。如果在外邊去胡鬧,是不可以的;不可以東去胡鬧,西去胡鬧的。我講這胡鬧,你們懂不懂啊?你慢慢就明白了。不要不守規矩,要守規矩,做事要光明正大,這才有定力。你要先受了戒,然後再修定,修定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有慧力!
現在為什麼有魔了?就因為你有點定力,可是慧力不夠,所以就發生一種魔障。你若定力功夫深,就把這個魔打退了。
‘想陰盡者’:這色、受、想、行、識五陰中的想陰沒有了,破了。你用心互動,把這個想陰給戰勝了。想陰既然破了,‘是人平常夢想消滅’:這個人就得著一種境界。什麼境界呢?不是不吃飯的境界,也不是不睡覺的境界。怎么呢?睡覺可是睡覺,吃飯可是吃飯,可是沒有夢了,這個人夢想消滅,不作夢了。
所以孔子不是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他說:‘啊!我老得很了,我現在衰老了,很久我也沒有夢見周公了。’周公,就是周朝保護成王的那個周公。為什麼他沒有夢?他也是那時候大約想陰破一點了,所以就沒有夢了。不過他不知道這是想陰破了。他就說:‘噢!我怎么沒有夢了呢?我怎么不作夢了呢?噢!是老囉!’這個大約孔子也有修身的功夫,他想陰大約也沒有了,但是他自己不明白,所以他說他老了,沒有夢了。想陰破了,這夢就消滅了。
‘寤寐恆一’:寤,就是醒著;寐,就是睡著了。寤寐恆一,醒著的時候,和睡覺一個樣;睡覺的時候,又像醒著的時候一個樣,這叫寤寐恆一。為什麼呢?他不顛倒了,沒有夢想了。這就是因為你想陰破了,才能遠離顛倒夢想,才能得到這種涅槃的境界。你想陰如果不破,你這個顛倒不會沒有的,所以這個地方應該要注意。
我們研究佛法,《楞嚴經》這五陰是非常重要的。還有那個六結,六結你怎么樣解呢?你若知道,可以解的;你若不知道,你總也解不開,那個結就把你綁住了,把你捆住了。捆住你,你就不自由的;你若解開,就得到自由了。
‘覺明虛靜’:覺明虛靜這個時候,寤寐恆一,他也睡著,也醒著,醒著和睡著了是一樣。這個是什麼境界呢?根本他就睡得很少,很輕很輕的,就這么一閉眼晴,唉!他的神就養足了。不是像這些個人,一天到晚由早晨睡到晚間,晚間又睡到早上,總睡不夠!他為什麼睡不夠?他那個想陰沒有破,所以他昏沉就重;想陰破了,那個人清清醒醒、明明白白的。寤寐恆一,醒著和睡著一樣的;睡著和醒,又是一樣的,沒有分別。所以他睡著了,你說話他會聽見的。
這種的境界是很微妙的。你不要以為他睡著了就罵他,他也知道的;你說他不好,他知道的,不過他不向你說穿了。啊!你看這種境界多妙啊!所以為什麼天上的人也不吃東西,也不睡覺?因為有的天人是常常清醒的。
‘猶如晴空’:這種覺明虛靜的情形,像什麼似的呢?就像萬里無雲萬里天一樣,那個晴空,太陽光明照耀萬里,‘無復粗重’:把粗重的這種情形都沒有了,與‘前塵影事’:前邊這個塵影、一切的事都沒有了。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他看這一切世間的山河大地,就好像鏡子照物似的,照的時候他那個心有了;物過去了,就沒有了,不留痕跡,就像一面光明鏡似的。
‘來無所粘’:什麼境界來了,也不會著住到這個境界上。無所粘,就是不執著。‘過無蹤跡’:去了就沒有了。這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三心不可得,所以來無所粘,去無蹤跡。
這種‘虛受照應’的情形,‘了罔陳習’:把那以前的那些個習氣都沒有了。陳是陳舊,習是習氣,罔是沒有了,了也是空了。把以前這些個習氣,那些舊習氣、臭習氣、惡習氣、壞習氣,都沒有了。啊!你看,有的人一說話就很臭,那是臭習氣;有的人一說話很壞的,那是壞習氣;有的人哪,貢高我慢。總而言之,這個習氣太多了。所以這些個習氣都沒有了,這叫了罔陳習。
‘惟一精真’:惟一的是什麼呢?就是精真的這種念。這個念是什麼呢?就是第八識,這個惟一精真就是第八識。這個時候,把前六識、七識,都沒有了。到了這個地方,就到第八識,這一轉就是佛的大圓鏡智。所以現在到這個地方,他還沒有轉哪,這是惟一精真。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生滅根元’:生滅的根元,就是生死的根元。生死的根元是什麼呢?就是第七識和第六識這種微細的動相。‘從此披露’:因為前面想陰破了,現在到這個行陰,所以說從此披露,從此就露出了。
‘見諸十方’,‘十二眾生’:從卵生乃至於非無想,這十二類的眾生,‘畢殫其類’:每一類眾生的這個道理,他都窮盡了。這個‘殫’字當‘盡’字講,已窮盡了,完畢了。
‘雖未通其’:雖然沒有得到,沒有通其‘各命由緒’:每一個人的生命由緒——由,他的來由;緒,他的頭緒——沒有完全清楚。‘見同生基’:可是見到這十二類眾生,生的這種根元。這種根元像什麼呢?‘猶如野馬’:像野馬。
什麼叫野馬?這個野馬就是陽焰。什麼又叫陽焰呢?就是春天時,從遠處看,那個地方好像有水;到了近前,它又沒有水。這個在《莊子》叫野馬,在這《楞嚴經》上,它叫陽焰。這是春天那股地的蒸氣。每逢地下有這股蒸氣的地方,風水都不錯。所以在佛經上又叫陽焰,野馬就是那個東西。
‘熠熠清擾’:熠熠,就是有少少的光,而不清楚的這種景象。清擾,就是擾亂的這種境界不太大。‘為浮根塵,究竟樞穴’:這也是一種浮根塵的究竟樞穴。浮根六塵,言其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浮根,不是很實在的。
樞,就是安置門那個地方的一個門鈕,又叫門軸。穴,就是安裝門軸的那個地方,這個門就可以開關。現在是用門交——兩片鐵的這東西;中國古來的門就有門樞。樞就是門後邊的那個樞鈕,穴就是那個地方的一個窟窿。那么這也就是浮根塵的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這種情形就是叫行陰的區宇。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若此清擾’:就是說熠熠清擾這種的樣子,‘熠熠元性’:有小小的光明這個樣子、這種的性質。‘性入元澄’:那么這種性質久了,它就入元澄,就澄清了。‘一澄元習,如波瀾滅’:既然澄清了,就把本來那一種的性現出來了,這種習氣也都沒有了。把本來這種清淨的性現出來,習氣沒有了,就好像那個波瀾滅了。
這個想陰就好像瀑流似的,前邊不是比方它是瀑流嗎?那么現在又說是波瀾,波瀾也就是瀑流,這個水流得很急的。這個波瀾滅了,‘化為澄水’:化為澄清的水了。澄清的水,‘名行陰盡’:這個行陰,好像水上的細波浪似的。想陰就好像瀑流,清流急湍,流得很急的那個水;行陰就是微細的波浪;到識陰上,就如水無波,那水上沒有波了,所以化為澄水,澄水就沒有波浪了,這個景象就叫行陰盡了。
‘是人則能超眾生濁’:這個人就能超越眾生濁這種境界。‘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到這個時候還有妄想,可是這個妄想就不怎么樣顯著了。有幽隱不容易看得見、不容易覺察得到的這種妄想,很微細的。以這個微細微細的相,做為行陰的根本。

識陰魔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總。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就是修行陰的這個善男子,他修行這個定力,‘行陰盡者’:在行陰盡了的這個時候,‘諸世間性’:所有世間一切十二類眾生的這個性,‘幽清擾動’:幽隱輕清那個微細的動相,‘同分生機’:在十二類眾生這個同分的生機。機,就是那個處,也就是那個地方。
‘倏然隳裂’:倏然也就是忽然。忽然就隳裂了,就破壞了這個‘沉細綱紐’:沉,就是深沉;細,是微細;綱,就是網的一個大綱,那個大繩;紐,就是身上衣服的紐扣,還有那個樞紐、總樞的地方也叫紐。
‘補特伽羅’:翻譯過來叫‘數數取趣’,就是生了又生,生了又生,就是那個‘中有身’,又叫‘有情’。我們所有一切有情的眾生,活著的這個身,都叫中有身;死了,就叫中陰身。中有身就叫補特伽羅。
‘酬業深脈,感應懸絕’:在這互相酬報、業果交流這種深深的脈絡,因果懸絕,沒有了。感應,也就是因果;懸絕,好像在空中忽然間就斷了。因為在行陰盡了,這個生死已經了了,所以這因果也就斷絕了。在這個地方,這是行陰終了,識陰開始的時候。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於自性的涅槃天,在要開悟了。‘如雞後鳴’:好像什麼呢?這有一個比方,就好像雞第一次、第二次報曉的時候,東方還沒有白,天還沒有亮,沒有光呢!現在這第三次,這是最後的雞鳴,就是最後雞叫的時候,‘瞻顧東方’:這時候你向東方顧盼,你向東方看一看,‘已有精色’:精色就是天將要光的時候了。
‘六根虛靜’:受陰盡的時候,六根無所受了;沒有領受,所以就虛了。想陰盡了,沒有妄想;沒有妄想,所以就靜了,所以說六根虛靜。這個時候,這六根也沒有所領受,也沒有妄想各處跑了,‘無復馳逸’:行陰盡了,已沒有遷流變化。行陰的遷流變化,好像波浪,常流不斷的。那么現在行陰這種微細的動元也沒有了,所以就無復馳逸,哪個地方也都不跑了。
‘內外湛明’:這時候,只剩一個識陰沒有破,已經內外明湛,內也光明,外也光明,這是內外明湛,湛明了。‘入無所入’:因為這根塵都斷了,六根和六塵合而為一了,也沒有根,也沒有塵,根塵不偶了。既無所緣,所以根塵就不偶了,沒有相對的地方。因為沒有相對的地方,這時候六根和六塵都互相沒有分別了,所以入流也沒有所入了。
這時候‘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深深地通達十方,這十二類眾生它生命最初的根元、由緒。‘觀由執元’:觀察它這種根本的元由,‘諸類不召’:這時候,也不受這十二類眾生所招引,它就不能把你牽引動了,不能來和這十二類眾生再有來往了,這叫諸類不召。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於這個十方界,已獲同體的這種情形,和十方界虛空都同體了,‘精色不沉’:這種的精色、這種智慧不沉沒了。‘發現幽秘’:最幽隱的、最秘密的、最不容易發現的這種境界也發現了。
‘此則名為識陰區宇’:這個名字,這種境界,這種情形,就是識陰的一個區宇,在識陰的範圍領域之內。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在這十二類眾生的因果已斷,已經得到和十二類眾生雖然同,可是不為它所召了,和它已經斷了來往,斷絕和它的輪迴。
‘銷磨六門’:這個時候,六根門頭都沒有用了,銷磨了。可是,怎么叫沒有用?這個沒有用,不是說眼晴不會看,耳朵不會聽,鼻子不會聞香,舌頭不會嘗味。不是的,是怎么樣呢?就是六根互用了。你若把行陰破了,就有這種境界現前。
六根互用,眼睛雖然是看,但是它又可以聽,又可以說話,又可以吃東西。這個耳朵,它以前只能聽,現在也可以看了。可以用耳朵來看,可以用鼻子看,可以用嘴看。這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種的作用,這叫銷磨六門,以前這種塵相,都沒有了。
‘合開成就’:合,就是六根合而為一了;開,就是一根能開出六種的作用,這叫合開成就。‘見聞通鄰’:這個見聞都是通著的,就好像鄰居似的,可以互相幫助,可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互用清淨’:六根互用,而且還是清淨的,你說這多微妙啊!到這種境界上,唉!那是很妙的。
‘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十方的世界和這個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就好像青色的琉璃寶似的,裡邊也可以明徹到外邊,外邊又可以明徹到裡邊,玲瓏透體地那么明徹,這個‘名識陰盡’:若到這種程度上,這叫什麼呢?就是識陰也盡了,五陰完全都盡了,沒有了。
你到這種境界上,這是識陰盡;若不到,那還沒有盡呢!若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這個人就可以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罔,不是有,所以叫罔,就是沒有;象,不是沒有,就叫象。有、無這種的情形,也都虛無飄渺。以這種顛倒的妄想,做為得到這種情形、這種境界的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