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塘打連法

魏塘打連法是流傳於嘉善縣魏塘街道魏中村一帶的一種民間雜技表演形式,其道具為長約30厘米的木槌、稱為榔頭。魏塘打連法被列入第一批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塘打連法
  • 表演形式:民間雜技
  • 道具:長約30厘米的木槌
打連法是流傳於嘉善縣魏塘街道魏中村一帶的一種民間雜技表演形式,其道具為長約30厘米的木槌,稱為“榔頭”(榔頭頭部長8厘米,直徑6厘米,捏手部長22厘米)。表演時,表演者拋接木槌,表演各種花樣,同時唱念相應的口彩。打連法歷史悠久。據說南宋年間,宋軍兵敗遷至臨安,軍中缺兵少糧。有個名叫劉王的軍隊小官,發現隊伍中有不少有拋接兵器技藝的士兵,於是想到一個辦法,讓他們帶著兵器沿街賣藝。這些戰士玩耍兵器的方法,就是打連法的雛形。那位叫劉王的軍官,因多行善事被後人塑成菩薩,且尊稱為“劉王菩薩”,受世人祭祀。後來,打連法成為民間藝人沿街賣藝的一種表演形式。
魏塘打連法魏塘打連法
魏塘打連法魏塘打連法
打連法表演內容可分為三類:一是生產性的,如“挑水抱寶寶”、“翹袖”、“脫靴”、“排米屯”、“篩籠糠”、“漿布搖棉花”等;二是生活性的,如“洗臉”、“描眉”、“梳頭點胭脂”等;三是娛樂性的,如“美女踢繡球”、“捉蜻蜓”、“彎手腕”等。每一種打法都有特殊意義,如“挑水抱寶寶”,兩根榔頭在背後拋接,接住後一根則放在胸前,意思是讚美少婦聰慧能幹,可以一邊挑水一邊抱孩子。每一種花樣都有好口彩,如表演“打結排米屯”時,表演者就會唱念:“打結排米屯,打結排米屯,遠望烏沉沉,近看亮晶晶,到底老鄉紳,不錯!對嘞咯!”意思是讚美這家的糧食很多。唱念得越好,受讚美的這家主人就越高興,賞的紅包也就越多。
舊時當地藝人把這種技法作為謀生門路,農閒時走村串戶表演,表演時間一般在農曆十二月底到來年三月底。開船出行,到每一地,便挑著放有劉王菩薩的家堂貨擔沿路表演。表演者把自己打扮成馬夫或是小馬將軍,身穿道袍,道袍兩邊掛有紅須。表演時先是鑼鼓開場,然後講好口彩,再進行表演,中間又穿插民間小調。由於打連法既有唱,又有雜技表演,還有好口彩,所以很討百姓歡喜。往往有婚事、造房子的人家專門請去表演助興。
打連法主要傳承人陸金山,出生於1931年,魏塘街道魏中村人。陸金山六歲起向父親學藝,十二歲學成,跟隨伯父參加打連法演出賺錢。新中國成立後與本村黃照法、吳錦明等人創辦了里澤鄉南橋村劇團,1956年參加嘉善縣民間文藝大會獲演出三等獎。2005年起,魏塘鎮裡澤中學在課餘時間開設了打連法培訓班,陸金山老人將打連法技藝傳授給里澤中學二十多位學生。
魏塘打連法被列入第一批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