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寧興四部曲·啟蒙時代

魂系寧興四部曲·啟蒙時代

本書是《魂系寧興》“四部曲”的第一部(上),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以主人公為中心的各種典型人物不同的人生軌跡,深刻地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以及啟蒙的意義,生動地反映壯族地區解放初期經濟、政治、文化、愛情、婚姻、家庭的變遷和富有壯族特色的民俗鄉風。作品農村生活氣息濃厚,人物形象生動鮮明;故事情節平中有奇,語言通俗流暢清新;敘述抒情別具一格,文圖並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魂系寧興四部曲•啟蒙時代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頁數:664頁
  • 開本:16
  • 品牌:灕江出版社上海出版中心
  • 作者:潘俊英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0766298, 97875407662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富有壯鄉特色的民俗風土,原汁原味的民間嘹歌,引領我們回到那個已逝的時代。

作者簡介

潘俊英,壯族,廣西平果人。1982年2月畢業於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現為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教授。曾任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第四屆廣西倫理學會副會長。1976年開始先後發表文藝作品十幾篇。1984年到高校工作後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與另一作者合著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教程》一書,主持完成科研課題多個,其中一個獲2012年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圖書目錄

序 曲
第一卷 禍從天降
第一章 華興閣設宴做百日
第二章 韋局長星夜審開明
第三章 趙禾香古樺中圈套.
第四章 陸美娟炮樓難脫身
第五章 黃建文休妻覓新歡
第六章 兩娘家勸女斬戀情
第二卷 共克時艱
第七章 好搭檔攜手共艱危
第八章 華閣傾祖孫苦支撐
第九章 拜老同頑童鬧九峰
第十章 受改造覆巢辦合作
第十一章 入囹圄嘗盡羈押苦
第十二章 進農場感受勞改辛

第三卷 家道中興
第十三章 遷陰宅親疏結芥蒂
第十四章 謀寧興一笑泯恩仇
第十五章 啟蒙班創立遂夙願
第十六章 修故園匠心巧運籌
第十七章 索庚帖簡約辦婚事
第十八章 鬧喜宴歌酒競風流
第四卷 紅旗飄飄
第十九章 千人會名聲震德治
第二十章 反右派群儒伐異己
第二十一章 躍進渠倉促急上馬
第二十二章 試驗田高產放“衛星”
第二十三章 鼎鍋山煉鐵毀畜林
第二十四章 大而公人民公社好

我的文學夢(後記)

文摘

第一章 華興閣設宴做百日

廣西省治平縣古城區寧興村地處桂西山區,是一條狹長的地帶,八峰山在這條地帶的周圍群山中屹立,大大小小的村屯便散布在群山下面、水潭河流旁邊。八峰山高聳挺拔,古木參天,雲霧繚繞,巍然壯觀,因一山有八峰,故名八峰山;有環山城堡依山而建,重疊曲折,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峭壁勒“寧興”兩個大字,筆劃飽滿厚重,向陽生輝;左下側落款“奉議大夫土官知府岑瑛”。八峰山下,就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內城。
據明史記載:岑瑛大約生於洪武末年至建文初年間,死於成化14年(1479年),歷經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憲宗幾代帝王。古城在明代為思恩州所轄,岑瑛乃思恩知州岑永昌之子,永樂年間襲父職,正統3年(1439年)進職為知府,不久思恩也由州治升為府治。景泰4年(1453年)6月,敕授奉議大夫。景泰5年,進二品散官。天順3年(1459年),遷都指揮同知。據此,八峰山主峰的壁崖刻字,時間應在景泰4年(1453年)的下半年。 岑瑛官至參政都指揮使,轄地擴展到今明武、山馬、安都、達化、東田等縣。任職期間,在思恩州城(古城)創立學宮(校址即今古城國小),是右江土官統治地區創立最早的學宮,勸導士民送子入學,開創思恩州的讀書風氣。岑瑛鑄一口一噸重的巨大銅鐘懸於學宮大殿走廊,這是學宮的鎮宮之寶,也是古城的鎮城之寶,大銅鐘通體鑄著九條騰雲駕霧、張牙舞爪的龍,下書一排隸字:“明正統十一年思恩土官知府岑瑛監製”。這口巨鐘,鐘聲渾厚洪亮,方圓十幾里都聽得到,平時為學宮作息所用,遇有敵情火險,亦作集合鄉勇之信號。岑瑛死後,老百姓在八峰山雲深古洞塑起他的神像,香火供奉,世代傳承,士民有求必靈。傳說雲深古洞下的寒潭,有一隻水怪不服岑瑛的神勇,欲取而代之,占山為王,岑瑛在寒潭跟怪獸鏖戰一天一夜,地動山搖,最後把水怪殺死,為老百姓除了一害,而大銅鐘就是岑瑛的武器。人們發現,這一天一夜,學宮大殿外廊懸掛的大銅鐘不翼而飛,到第2天一早,大銅鐘又懸掛在那裡了,而且水淋淋的,還被劃上幾道傷痕,由此推斷,大銅鐘受岑瑛的調譴,化作真龍隨他與水怪惡鬥去了。因此,面對大銅鐘,人們就不禁肅然起敬。
寧興街以八峰山為靠背由西往東成弧型擺開,形成坐北向南張開之勢,城牆、護城池也由山西邊往山東邊繞了大半個圈,構成古城內城的屏障。據說當年岑瑛築城時,為了加強街道的隱蔽性,防止敵人窺視,便把街道築成弧型,所以,在山上看古城街道,就像一條神龍不見首尾。街道淹沒在屋群中,屋群淹沒在樹林中,隱蔽性極好。
內城東面是箭垛山,箭垛山下有上垛屯和下垛屯,以地勢高低命名。
內城西面是箭靶山,此山被西面群山推出,面對箭垛山,懸崖百丈,宛如箭靶,故名箭靶山。箭靶山北是吉桑屯;箭靶山南有獨秀山和荷塘屯,屯因傍荷塘而得名。荷塘是個人工湖,傳說為岑瑛所造,南起於箭靶山腳,北到達感山麓,面積不下百畝。荷塘里種藕養魚,始於岑瑛,相沿至今,被後人列為“古城八景”之首,名曰“獨秀荷芬”。每逢荷花盛開、蓮香魚肥、遊人如織之際,這百畝荷塘確有一番好景象。內城西門有1座3層磚木結抅炮樓,炮樓與箭靶山遙遙相望,在樓頂可瞭望全城。
八峰山北麓,有一眼深不可測的潭,據說此潭有犀牛出沒,故名犀牛潭。有兩個屯依山傍潭而建,在潭的東邊的屯叫東潭屯,在潭的西邊的屯叫西潭屯。
內城東南邊,觀音山與箭垛山連著。觀音山下有一條街,叫老街,街道窄小,不足一丈,鋪著一色的青石板,比岑瑛建古城還早兩百多年。觀音山懸崖上勒“悅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大字,落款“奉議大夫土官知府岑瑛”。與觀音山連著的是弄盆山,山前有一個屯,靠近外城南門馬門,叫馬門屯。翻過弄盆山坳,半山腰有一塊小盆地,種著農作物。盆地周圍,散落著七、八戶人家,這就是弄盆屯。
內城南邊,在弄盆山與達敢山之間,有一道長數百米、高兩丈的城牆,這是古城的南外城牆,城門叫馬門,緊靠著弄盆山,護城池叫馬塘。達敢山不高,有清泉從洞內源源不斷地湧出,壯話“達”是“河”,“敢”是“岩洞”,達敢山因有洞有泉而得名。達敢河與沿途的溪流匯合,流入右江。在達敢洞旁有一個屯,叫上達敢屯;沿河下游兩里有一個屯,叫下達敢屯。傳說岑瑛打算在上達敢屯修一條攔河壩,把達敢河的水引進內、外城的護城池,讓河水改道,既可變死水為活水,又可以灌溉內城周圍的上千畝水田。不知何故,這個傳說沒有變為現實,只在達敢洞前留下半截古老的石壩。後來,達敢人把石壩加高增厚,拓開兩個出水口,上面先後蓋上竹板、石板、鋼筋水泥板,改建成一座簡易石壩橋,方便了全屯人的出入。
在內城東北,挨著箭垛山的是青龍山;在內城西北,挨著箭靶山的是白虎山。青龍山與白虎山相距數里,其間有一座獨山,兩山和獨山三點連成一道弧線,建起西北、北、東北三個方向的外城牆、護城河。依傍白虎山的城門叫虎門,是外城西北門,一年多以前,李勇勝的游擊大隊,就是從虎門直取內城,解放了古城;依傍獨山東邊的城門叫麒麟門,是外城北門;依傍青龍山的城門叫龍門,是外城東北門。
古城外城有4個城門,內城只有西門和東門兩個城門。從內城西門出虎門往西這條道路,直通弄良盆地、內江村、平安鄉、東田縣等地。弄良距虎門僅數里之遙,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小盆地,岑家祖先就葬在這裡。巨大的陵墓周圍,置有石人、石狗、石馬、石羊、石麒麟等座像,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墓兩邊各豎兩根狀如華表的石柱。靠近陵墓的山麓岩洞,擺設石凳、石桌,地鋪青石板,坡砌石台階,乃祭祖休息聊天之地。可是,這裡已經沒有岑瑛的後人來祭祖了。據《明史》記載,岑瑛“有謀略,善治兵,從征蠻寇,屢有功”,得到封建統治者的賞識,他對明王朝的忠心,已至“大義滅親”的地步:“瑛屢領兵隨征,以子鑌代為知府。鑌舉發其事,請於總兵,回府治之。鑌聞其父將至,自縊死。亊聞,嘉其能,割愛效忠,降敕慰諭。”岑瑛的兒子自殺身亡,岑瑛的孫子呢?他的孫子岑濬自恃兵力雄厚,屢侵鄰境,爭權奪利,殺掠良民百姓萬計,明王朝派兵征討,岑濬兵敗逃入古城被殺。這就是岑氏土司家族的興亡史,和後來的黃氏土司家族的興亡史一樣,正是一切封建統治者由盛到衰的寫照。古城人民塑造的岑公,與其說是歷史上的岑瑛,倒不如說是人民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美化出來的岑公,這就是雲深古洞岑瑛塑像前為什麼香火不絕的原因。
從內城東門,出外城龍門,可通治平縣城邦圩直上東巴縣;往外城麒麟門可通那海、魔頭山。出外城馬門10餘里,到達陽都,西可通德果、東田、那陽、百色;南可達明武、南寧。當年,日寇就是從馬門入城,又從馬門撤退的。
在古城,與山城古堡相媲美的人文景觀有獨秀荷芬、群猴橋木、雲深古洞、寒潭卻暑、講壇面壁、松林夜月、丹荔蒸霞、鳥道周行,稱為“古城八景”。有詩為證:
其一:獨秀荷芬
塘深藕脆魚蝦肥,
獨秀荷芬蝶亂飛。
村婦採蓮舟疊影,
頑童戲水腚生輝。
其二:群猴橋木
群猴橋木爭盈虧,
孤雁風煙覓路回。
鳥獸戀窩乃天性,
遊人夢裡淚雙垂。
其三:雲深古洞
雲深古洞岑公規,
前輩立約後世隨。
忠勇廉明合民望,
寧興塑像揚其威。
其四:寒潭卻暑
寒潭卻暑生葳蕤,
寶鼎除妖清地髓。
峰寨蒼蒼賴甘露,
古城巍巍有仙龜。
其五:講壇面壁
衙門腐敗騙欺誰,
文告蕭牆情理違。
袞袞諸公今何在?
講壇面壁早飛灰!
其六:松林夜月
松林夜月霧微微,
天籟之音震耳圍。
情侶對歌不知累,
望仙坡上氣沖危。
其七:丹荔蒸霞
紅蓮池荔相依偎,
人面芙蓉競黛眉。
西岰夕陽一臨照,
丹枝蒸霞共增暉。
其八:鳥道周行
鳥鳴蛙叫喧羅幃,
道曲徑幽尋李梅。
周繞迷途問楊柳,
行人自詡是花魁。
這是文人騷客在雲深古洞石壁上題的詩。還有明、清兩代在古城為父母官的一些官員,也在洞壁上題詩言志,試錄幾首:
其一:
八峰羅列四圍城,
選勝登臨百感生。
愧我樗庸膺重負,
更無善政慰輿情。
其二:
萬壑群峰夕照斜,
鷓鴣聲里看桑麻。
古城僻地無多事,
聽訟階前有落花。
其三:
青山重疊繞城頭,
蒼翠光中入望收。
誰信鄉村閒父老,
酒余猶自話岑候。
其四:
炮台台上又重台,
勝跡空存終可哀。
起造山城人去後,
年年春色為誰來?
這些詩的作者,或以謙謙君子體恤民情自居,或效東籬採菊故作超脫自愉,或寄情山水酒余賦閒聊以自慰,或緬懷歷史追人及己嘲人自嘲,雖無特色,卻可從中窺見這些官僚當時為官一方、少有建樹、百無聊賴、無可奈何的心態。
寧興街背對山、面朝南的這道“弧”叫上街,背靠城牆、面朝北的這道“弧”叫下街。上街正中,一條可走馬車的小巷,伸向八峰山腳下的古城國小和古城區人民政府,小巷把上街截成兩段,西段路口首幢建築,就是集商賈食宿於一身的華興閣。
在寧興街,華興閣雖然沒有土司衙門屋群深、廣、厚、重的氣派,但它居中的位置、簡潔的格調、雅俗共賞的產品和熱情周到的服務,深受往來客商和當地士民的歡迎。華興閣位居寧興街腹部丁字路口,又背靠古城國小、古城區人民政府,每天早晚,學校師生、區府職員、來區府辦事人員、住店客商、附近住戶,經常光顧這裡,人氣極旺。當年,田傑靈把華興閣3間房分到田華祥、田興祥和田吉祥的名下,後來田傑靈、田華祥、田興祥先後去世。姐大當家,重建華興閣時,就和黃桂蘭、田吉祥商定,廳堂和樓閣都砌磚柱,3間房屋相通,連騎樓在內,構成寬敞的空間。天井以後,才圍成客房,有過道相連。所以,在華興閣內部,是相互開放的結構,加上天井、天窗,採光、通氣都極好,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在寧興街,房挨著房,採光、通氣極差,像華興閣這樣3間相通、3面臨街道的地勢、結構,土司屋群也找不出來。華興閣傳統的賣點是粉類、豆類、滷菜和水酒,品種豐富。如光粉類就有湯粉、腸粉、炒粉、酸粉;豆類有豆腐、豆漿、豆腐花、豆渣、豆芽,豆腐又有水豆腐、乾豆腐、油豆腐、五香豆腐、肉餡豆果等;葷類以白斬雞(鴨)、鹵叉燒、豬腳為主;水酒是自釀的華興閣家酒。最近幾年,田開明在2樓開闢茶樓,吸引了不少國小教員和區人民政府職員。特別是逢3天1次的集日,騎樓、街道上人聲鼎沸之時,或是夜色降臨之際,2樓臨街的座位,就成為顧客喝茶飲酒、談天論古的休閒佳所。……

名人推薦

“啟蒙”的意義,不僅在於揭示那個已逝的時代需要啟迪靈性、消除愚昧,而且警示當下和未來,要勇於破除迷信、開拓創新,中華民族才能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平果企業聯合會會長韋清泰先生

歷史、現在和未來,許多未知領域都需要啟蒙。我們先天不足,積弊太多,發展不平衡,先進與落後並存,真善美與假惡醜同在,全民族的啟蒙,任重而道遠。
——文藝學博士、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黃倫生教授

小說的基調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充滿樂觀主義精神,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從平凡中見真情真性。如主人公姐大“小家讓大家”的謙讓理念、田開明“魂系寧興化鄧林”的戀鄉情結,值得推崇。
——教育管理學博士、美國邁阿密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黃全愈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