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筆目

擔子菌綱的一目。該目真菌子實體最初在地下生 ,近球形或卵形,直徑0.5~5厘米,通常由平滑的、膜質的 、包著發育較好的膠質層包被組成。成熟時包被破裂,產孢組織由柄狀組織的伸長而帶出地面,成為有臭味的膠狀物,故該目真菌又稱臭角菌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鬼筆目
  • 外文名:Phallales
  • :鬼筆科、籠頭菌科、分籠頭菌科等
  • 生長:最初在地下生
  • 形狀:近球形或卵形,直徑0.5~5厘米
  • 食用:可食如竹蓀 、白鬼筆
簡介,特徵,分類,

簡介

擔子菌綱的一目。該目真菌子實體最初在地下生 ,近球形或卵形,直徑0.5~5厘米,通常由平滑的、膜質的 、包著發育較好的膠質層包被組成。成熟時包被破裂,產孢組織由柄狀組織的伸長而帶出地面,成為有臭味的膠狀物,故該目真菌又稱臭角菌 。該目有6科 。其中有的可食如竹蓀白鬼筆等。有的可藥用,如紅鬼筆可治瘡疽、虱疥、癰瘺 ,有散毒和生肌作用。多生長於草地。

特徵

在某些科里,包被不開裂,孢子一般為褐色,卵圓形,10×5微米,借穴居動物傳播。在其它科里,包被裡除充滿造胞組織和膠質外,還有1個壓縮的海綿狀或管狀孢體托。當子實體的包被開裂時,孢體托向外擴展,把造胞組織帶出卵狀幼體,並立於地面上。同時,子實層體的髓部自溶,常常為暗色的、有腐敗氣味的粘液,使孢子懸浮其中。孢子小,桿狀,約(2~4)×1.5微米,幾乎透明,借蒼蠅傳播。

分類

本目過去只包括鬼筆科和籠頭菌科,當今把包被不開裂的地下種類都包括在內。D.M德林 (1973)提出本目下分籠頭菌科,膠被籠頭菌科,鬼筆菌科,縱裂復菌科,原鬼筆科,膠被鬼筆菌科6科。發育方式有多蓋型和單蓋型兩種,代表著兩條平行的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