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高郵市弘揚“崇文尚德、求實創新”高郵精神,主動適應新常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保障全市能源需求,同時積極實施節能減排措施,在能源政策、項目投資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進了全市能源有序健康發展,也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政策全文,

政策全文

第一章發展現狀
第一節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高郵市弘揚“崇文尚德、求實創新”高郵精神,主動適應新常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保障全市能源需求,同時積極實施節能減排措施,在能源政策、項目投資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進了全市能源有序健康發展,也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一、能源供應能力加強
“十二五”期間,高郵市努力開拓能源供應渠道,全力保障重要能源資源供給,電力煤炭成品油等能源消費需求穩步增長,天然氣利用增長迅速,能源供需總體平衡。
2015年,全市能源供應總量約145萬噸標準煤左右,其中用於工業企業消費的能源總量為126萬噸標準煤,占全市供應總量的86.9%,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14.8%,是2010年的4.6倍,各類能源供應和消費能力大幅提高。
2015年高郵電網最大負荷為60.1萬kW,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12%。“十一五”期間最高負荷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15%,進入“十二五”以來,受經濟形勢和節能減排政策影響,用電最大負荷增長明顯放緩,“十二五”年均增長率為9%。
二、能源結構基本穩定
“十二五”以來,高郵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核心要求,從穩增長、促改革等主要方面入手,調整全市經濟結構,升級產業布局,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和能源消費結構基本不變。
能源消費結構方面,2015年全市煤炭(包含焦炭)、天然氣、成品油和調入電力分別占總量的68.8%、4.6%、0.6%和26.0%,與2010年相比,一次能源消費仍主要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基本面保持不變。
電力消費結構方面,2015年全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量分別為1.3億kW·h、26.6億kW·h、2.66億kW·h和4.02億kW·h,用電比重為4.3%、87.0%、8.7%、13.2%,與2010年的3.6%、72.2%、7.4%、16.8%相比,用電結構基本保持穩定。
“十二五”期間,依託高郵市優質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質等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在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推動下,全市可再生能源開發速度加快。截止2015年底,全市併網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243MW,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88MW,風力發電裝機容量50MW,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5MW。三、能源項目有序開發
四、節能降耗穩步推進
“十二五”期間,全市通過完善目標體系、淘汰落後產能、實施節能技改、強化企業管理、構建監管機制等方面推進節能工作,節能降耗工作穩步推進,前三年以年均2.53%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支撐了國民經濟16.38%的年均增速。“十二五”期間,全市關閉“三高一低”及“五小企業”34家,實施燃煤工業窯爐改造、餘熱余壓利用等節能技改項目103個,資源綜合利用發電裝機容量30MW。
五、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十二五”以來,全市熱電聯產、電網、油氣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熱電聯產項目取得突破。全市編制了《高郵市熱電聯產規劃(2011-2015)》,並修編形成了《高郵市熱電聯產規劃(2017-2020)》,於2017年10月12日獲得省發改委正式批覆。全市供熱片區最佳化調整為東片區、中片區和西片區3個集中供熱片區,分別明確東片區新建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作為片區公共熱源點;中片區以在建的國信高郵燃機熱電聯產項目為片區主要熱源點,在高郵城南經濟新區建設多能互補集成最佳化示範項目,作為片區輔助熱源點,形成一主一輔的供熱格局;西片區新建天然氣鍋爐進行集中供熱作為片區公共熱源點,待熱負荷形成一定規模,具備實施熱電聯產條件後,再適時規劃建設熱電聯產項目。其中,中片區熱源點國信集團2×100MW燃機熱電聯產項目正進行正式併網前的調試工作。
電網建設步伐加快。截止2015年底,高郵電網建成220kV變電站(含換流站)3座、主變5台,線路9條,線路總長度393km;110kV變電站12座、主變23台,線路20條,線路總長度262km;35kV變電站11座、主變21台,線路22條,線路總長度231km,與2010年相比全市供電基礎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油氣儲售能力提升。油品方面,通過建立全市加油站(點)成品油管理網路平台,對全市42家加油站、23家加油點實施信息化管理,將有效信息導入江蘇省成品油管理平台,並對每個站點的GPS數據帶入平台地圖核准,首次形成完整的全市成品油管理網路系統。天然氣方面,對長輸管道實施檢查,排查隱患點並制定整改辦法,提高了全市管道安全。
六、能源裝備產業提升
“十二五”以來,全市工業四大基本產業在質態、規模上都有了較大提升,其中涉及能源裝備的新能源、儲能電池、電力電纜產業也有較大的發展。
新能源產業方面,全市現有光伏企業4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6家,產業鏈涉及多晶矽、單晶矽拉棒及切片、多晶矽鑄錠及切片、電池片、電線組件及石英坩堝等,同時形成了國內知名的以光伏電池套用為主的太陽能路燈產業。
電池產業方面,全市現有華翔、華富、歐力特等生產企業6家,同時全市建有全省首家電池工業園,規劃用地2700畝,打造以鉛酸電池、膠體電池等為主的專業電池生產基地。
電力電纜產業方面,全市共有電線電纜及配套企業100多家,其中專業電纜企業51家,形成了以菱塘回族鄉為中心,輻射湖西新區、開發區、高郵鎮等地的特色產業集群。同時,全市先後獲得“江蘇省特種電纜科技產業園”和“國家火炬高郵特種電纜特色產業基地”稱號。
七、資源空間不斷挖掘
“十二五”期間,伴隨能源項目的不斷開發,全市不斷勘察、摸排自身資源擁有量,對太陽輻照、風能資源、秸稈資源、城市生活垃圾、地熱資源等多種可再生能源資源進行統計匯總,摸底地區可利用資源量。
太陽輻照資源方面,全市多年平均太陽能輻射總量平均為4885MJ/m2,多年平均日照數在2000-2600小時左右,日照百分率為48%-59%,太陽能資源總體上具有較好的開發利用價值。
風能資源方面,全市整體屬於風能資源四類區,每年平均風速大於3.0m/s的有效時間約為6000-7000小時。此外,根據市氣象部門對當地多年風速氣象資料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高郵湖周邊、菱塘回族鄉、送橋鎮郭集社區、里下河鄉鎮等地區風能資源良好,適宜進行規模開發利用。
秸稈資源方面,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91.93萬畝,秸稈產生產量約為107.33萬噸,可收集量達87.89萬噸。
其他生物質能資源方面,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約500-550噸/日,其中市區220噸/日,建立了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集體系,餐廚廢棄物的日產生量約為30噸/日,餐飲廢油日產量為1噸左右;全市畜禽存欄量為12.72萬頭豬,1542頭牛、497.24萬羽家禽單位,年產畜禽糞便資源量約為20萬噸,如發酵年可產生沼氣約為300萬m3;市垃圾填埋場在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大量沼氣,目前可通過收集進行燃燒反應,進行綜合利用。
第二節存在問題
一、能源結構仍需最佳化
能源結構偏重。高郵市能源消費規模不大,2015年全市能源消費145萬噸標準煤左右,能源消費品種主要以傳統能源為主,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73.7%,能源消費結構偏重。總量易受大企業影響。由於消費規模不大,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結構容易受到大企業生產的影響,僅秦郵特鋼一家,原煤、焦炭、電力分別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的60%、45%和44.6%,企業的試產、投產很容易給全市的能源消費結構帶來波動。第二產業用電占比過高。第二產業用電量占全市電力供應量的87%,工業用電需求占比較大,第三產業用電占比依然不高。
二、裝機總量略顯不足
區域發電總量不足。2015年全市用電量為30.56億kW·h,而同年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裝機外的電源項目上網電量累計約為3億kW·h,不足全市用電量的10%,電力來源基本依靠外來輸入。裝機容量與最大用電負荷差距較大。全市最大用電負荷601MW,電力總裝機288MW,最大用電負荷超出全市電力裝機規模313MW,因此全市電源裝機規模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結合全市可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資源量,目前開發裝機規模偏低,屋頂光伏、沿湖風電仍有較大的開發潛力,生物質利用及發電項目潛能還未被充分挖掘。
三、節能技改缺乏支撐
節能技改空間有限。“十二五”期間,全市大力推進節能改造,引導重點用能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全市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用能企業已基本覆蓋,近年難以再上大體量節能改造項目,現有節能空間進一步縮小,節能增長點越來越少。新技術缺乏指導與推廣。近幾年全市節能技術改造項目主要以燃煤鍋爐改造、煤改氣、煤改電、高效電機改造為主,新技術的套用較少,且在推廣套用方面局限於小改造、點改造,未能形成同行業推廣的全面套用趨勢。
四、體制機制有待創新
政策引導有待加強。雖然全市在能源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大力引進新能源項目落地,但在引導與扶持政策方面略顯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場管理體系,未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民營資本進入能源行業還受到限制,能源發展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創新。聯動機制有待建立。全市能源保障應對突發情況的應急能力較為薄弱,應急體系建設還停留在主管部門、企業層面,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尚未形成。公共服務平台運用不足。在促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推行節能自願協定、契約能源管理等方面,尚處於探索起步階段;企業的節能管理水平,尤其是中小企業,在能源管理隊伍建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統計、節能設施運行等基礎工作上仍滯後於節能總體工作要求。
第二章發展形勢及供需預測
第一節發展形勢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和改革的戰略導向基本明確,主要集中在消費總量控制、清潔高效利用、發展清潔能源和能源體制改革幾大方面,在能源消費“雙控”和節能降耗深化實施、碳排放總量與強度體制逐步建立、環境影響與約束條件日趨嚴峻、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高郵市能源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一、能源雙控帶來發展新挑戰
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國家提出了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強度“雙控”措施,能源戰略從保供給為主開始向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轉變,這意味著敞開式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將受到控制。結合實際情況,我省建立了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機制,設定、分解、考核地區能耗增量控制目標和年均增速控制目標,同時設定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為:到2017年,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降低到65%以下,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在過去的五年里,高郵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保持在11%以上,因此“十三五”期間,是高郵市經濟騰飛的另一個五年,高郵市整體經濟水平依然會保持在較高速增長的水平,對能源的消費需求也將逐步攀升。然而,高郵市能源消費總量較全省平均水平而言較少,重大項目的上馬對地區總量的影響較大,且全市可供挖掘的節能潛力也較為有限。如何處理好國家、省級政策指導與地方經濟發展實際需求之間的關係,平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節能減排目標設定與經濟成長目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十三五”期間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二、低碳與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發展新目標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習主席提出中國將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並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地熱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構建低碳能源體系,這將引發新興生態產業規模發展,成為引領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一大引擎,也將會破解環境治理與能源危機困境,帶來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十二五”期間,我省通過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嚴格實施項目能評和環評制度、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等措施,確保了節能減排降碳目標的完成。“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實現生態省建設目標。
高郵市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目標,全市將繼續限制高耗能產業,合理調整發展傳統工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設備。嚴格實施源頭控制,施行能耗等量或減量替代,建立更加健全的節能管控制度。這些目標給高郵市低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高郵市實現低碳轉型帶來了契機。
三、環境保護與大氣防治帶來發展新要求
自2016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新法將控制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時首次將考核寫入新法,強化了地方政府責任。新法進一步強調了源頭控制,強調了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最佳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針對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郵市政府陸續出台了一些環境保護措施,如《高郵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高郵市“十三五”節能規劃》等。高郵市按照“保護優先、合理布局、控管結合、分級保護、相對穩定”的原則,全市共劃定6類生態紅線區域,這些舉措都是貫徹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的具體化。“十三五”期間,高郵市政府將加大力度改變能源消費比重,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重。改變產業結構,增加能耗低、增加值高的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將嚴格控制排放源頭,實行能耗等量或減量替代,大力提高天然氣、生物質、光伏和風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強度,降低傳統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從而實現環境友好以及降低大氣污染排放總量的目標。
四、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發展新機遇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逐漸進入了增速換擋、結構調整、改革攻堅的“新常態”新階段,將帶來區域競爭格局的調整,也是彎道趕超的重要機遇期。政府不再把追求高經濟增速作為政策目標,將更強調結構最佳化和增長質量,有助於促進高郵市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
“十三五”期間,高郵市能源發展需從全局謀劃,在現有發展基礎上,最佳化能源開發布局,統籌區域供需平衡,加強能源與相關領域各級規劃的銜接協調,使能源發展更好地服務高郵市經濟社會發展。結合高郵市產業結構現狀,依託區域優勢,新興產業的增長、服務行業的提速、傳統產業的升級,都將加快推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充分提高新能源、清潔能源的使用強度,提高可再生資源占比,將使得高郵市能源使用結構以及主要產值產業結構發展最佳化升級,高郵市也將迎來提升最佳化能源產業結構的空前機遇。
第二節能源需求預測
一、能源消費總量預測
“十二五”期間,高郵經濟發展良好,經濟總量大幅增長。全市主要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非金屬製品和橡膠製品等高耗能行業,三個行業能源消費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的60%。全市能源消費結構以原煤、焦炭和電力為主。“十二五”末,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約為145萬噸標準煤。
“十三五”期間,隨著秦郵特鋼等企業的投產,全市能源需求仍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預計全市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幅6%左右,則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達195萬噸標準煤。
二、主要能源需求預測
1、煤炭需求
“十二五”末,高郵市煤炭消費實物量約為120萬噸,主要消費行業為鋼鐵、水泥、化工。“十三五”期間,隨著全省“263”專項行動的深入實施和全力推進鋼鐵和煤炭行業去產能力度加大,壓減煤炭消費量成為實現節能減排的重點,高郵市所處的長三角區域實行最嚴格的煤炭等量替代政策,考慮高郵市大力推行清潔能源,以及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清理,預計到“十三五”期間,煤炭年消費量將與目前的煤炭消費總量持平。
2、電力需求
(1)全社會用電量預測
進入“十二五”以後,由於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高郵市全社會用電量有所放緩,2012年出現了負增長。2013年由於鋼廠等大用戶的建成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率突增至47.7%,至2015年開始用電量開始減緩。
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快速攀升。採用不同的預測方法,充分考慮地區負荷的增長,對高郵市“十三五”全社會用電量預測如下。
1)GDP單耗法
根據“十三五”期間GDP單耗的趨勢,預測“十三五”期間高郵GDP產值單耗;並按照GDP年平均增長9%的增速,預測“十三五”期間的高郵全社會用電量。
2)時間序列外推法
根據2008年~2015年高郵市區全社會用電量進行多項式擬合,並進行外推。
3)電力彈性係數法
“十三五”期間,考慮高郵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和節能減排等因素,電力彈性係數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預計“十三五”期間電力彈性係數在1.0~1.1之間波動。
GDP單耗法預測結果“十三五”期間平均彈性係數為1.1,時間序列外推法“十三五”期間平均彈性係數為0.98。因此,推薦GDP單耗法即高方案預測結果作為全社會用電量預測數值,即2020年高郵地區全社會用電量為53.91億kW·h,“十三五”年均增長率10%。
(2)最大用電負荷預測
根據歷史數據和相關負荷增長資料,分別套用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法、空間負荷密度法、時間序列法對高郵市區“十三五”全社會用電負荷進行預測,形成高、中、低三個用負荷預測方案。
推薦採用中方案預測結果作為全社會用電負荷預測數值,即預計2020年全社會最高負荷為1015MW,“十三五”年均增長9%。
3、天然氣需求
“十二五”期間,高郵市天然氣利用快速發展,2015年全市天然氣利用量達2235萬m3。“十三五”期間,高郵市天然氣需求穩定增長,預計年均增長10%,則到2020年全市天然氣消費達4000萬m3。
4、成品油需求
“十二五”期間,高郵市成品油主要增長點為工業企業和交通車船。2015年成品油消費量8060噸,其中,汽油2614噸,柴油5446噸。“十三五”期間,隨著“油改氣”的推廣,以及電動汽車和替代燃料的發展,高郵市成品油消費增長速度較為緩慢。綜合考慮汽車保有量增長、加油站(點)建設、工業經濟成長等因素,預計全市成品油消費量年均增幅2%左右,則到2020年成品油消費量將達8800噸左右。
5、可再生能源
隨著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將可作為高郵市常規能源的重要補充,促進能源的多元化供應,降低常規能源對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指導思想、發展原則與主要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統籌總量控制和能源建設,促進結構最佳化和節能減排,全力推進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全力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和技術創新,完善能源管理和應急體系,從注重能力建設向注重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轉變,從注重供給保障向更加注重供需調節轉變,從傳統調控方式向更加注重信息化、智慧型化、精細化能源管理轉變,從側重結構節能向更加注重技術節能、結構節能、管理節能統籌推進轉變,發揮高郵資源特色,構建安全穩定、清潔高效、多元互補、城鄉協調的現代能源體系,為全市“四城同創”打下堅實的能源基礎,為全市“十三五”經濟和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二節發展原則
一、保障供給,控制總量
以保障能源供給為首要任務,建立能源品種多元化、多渠道供給系統,不斷加大外來能源供給力度,提高能源輸送保障能力。高度重視能源消費總量的合理控制,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挖掘節能潛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減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費需求。通過擴大能源供給、降低能耗水平,實現“十三五”期間的能源供需平衡。
二、調整結構,促進低碳
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促進分散式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天然氣分散式能源、生物質發電、能源微網技術、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套用,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快推廣潔淨煤利用技術、脫硫脫硝環保投入,加快推進區域熱電聯產,提升傳統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減少污染排放。
三、加快創新,擴大套用
以創新技術作為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以創新管理作為最佳化能源布局的重要手段,加快現代能源管理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創新與開發。積極引導創新技術與產品實施孵化套用,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提升能源設施建設和需求側管理服務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實現能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向高效的轉變。
四、最佳化市場,加強監管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性作用,激發企業投資能源建設的活力,通過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建立起反映市場供給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外部成本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加強政府部門能源市場監管的職能作用,通過強化監管執法能力和制度建設,確保準入公平、併網公平、交易公平,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第三節主要目標
綜合考慮經濟、資源、環境、產業等多方面要素,確定“十三五”時期全市能源發展主要目標為保障能源供應、控制消費總量、最佳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和創新機制體制五大方面。
一、保障能源供應
進一步完善煤炭、成品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供應體系,拓展能源來源渠道,加快實施油氣管網和儲油庫、儲氣庫項目建設,促進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電網智慧型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成品油供應能力、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市場需求,天然氣供應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控制消費總量
基本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和完善以電力、煤炭、成品油等能源為主體,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為補充的能源發展體系,協調平衡經濟成長與能源消費控制目標的關係。到2020年,力爭有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91萬噸標準煤左右,增量主要依靠清潔能源。
三、最佳化能源結構
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儘可能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費,提高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促進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到2020年,全社會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天然氣消費比重顯著提高,新增風電裝機規模力爭達700MW,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力爭達850MW。
四、促進節能減排
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發展,鼓勵低能耗產業發展,挖掘鋼鐵等已建高能耗項目節能潛力,通過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結構節能、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大力推廣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降低產業發展耗能,降低建築領域耗能,提倡節能消費。到202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按2010年可比價計算)五年累計下降達到省控目標。
五、創新機制體制
不斷推進能源領域機制體制創新,建立並完善覆蓋全市的能源消費總量統計和考核體系,建立光伏領跑者考核機制。創新發展能源領域的投融資模式,推廣PPP模式在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建立重點能源項目有效推進的新機制,積極實施光伏領跑者實施計畫,推動熱電聯產項目、生物質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等重點能源項目的建設。
第四章重點任務
堅持能源保障供應安全,合理控制總量,積極調整產業與能源結構,強化節能減排方案實施,始終以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費總量、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進重點耗煤行業節能減排、發展壯大能源裝備產業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落實高郵市“十三五”能源發展重點任務。
第一節大力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全面提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強油、氣運輸儲備能力,緩解電網電力供需緊張局面,進一步增強全市能源保障能力。
一、推進變電工程建設
合理安排各級電網的建設,逐步完善網路結構,最佳化城市配電網網架結構,提高配電線路聯絡率,提高配網供電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降低網路損耗。“十三五”期間,高郵電網擬新建220kV變電站1座,新增220kV變電容量180MVA,新建或改造220kV線路79km。擬新建110kV變電站6座,擴建2座,新增110kV變電容量518.5MVA,新建110kV線路113.28km,改造110kV線路25km。到2020年,進一步有序完善系統網架,使之有較高的可靠性、適應性、經濟性和靈活性,實現全面建成“一流電網”的建設目標。
二、推進電網智慧型化建設
積極發展智慧型配電網,有序推進配電自動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統籌考慮負荷和電源的接入需求,使電網具備各類分散式電源接入、各類負荷送出的適應能力,具備多樣化服務能力。提高電網在電能傳輸、分配、使用等不同環節和領域的智慧型化控制水平。輸電環節,加快建設重要輸電線路的狀態監測系統,廣泛採用柔性輸電技術,提高災害預警、綜合防災和靈活調節能力。變電環節,建設和改造覆蓋全市的智慧型變電站,實現220kV及以上變電站重要設備線上監測。配電環節,組織開展配電網智慧型化改造,推廣套用配電自動化和配網調控一體化智慧型技術支持系統,實現配網信息採集和控制功能。用電環節,建成一批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樁),積極嫁接和採用“物聯網”技術,開展試點,形成雙向互動的智慧型化用戶管理和服務體系。
三、推進清潔電源項目建設
積極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建設。按照規劃引領的原則,結合地區發展實際需求,滾動修編熱電聯產等專項規劃,積極穩妥建設區域熱電聯產、冷熱電三聯供項目,加大燃煤、燃油小鍋爐關停力度。“十三五”期間,大力推動江蘇國信發電集團2×100MW燃機熱電聯產項目、城南新區多能互補綜合示範工程、湯莊生物質熱電聯產工程建成投產。
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地利用高郵市光照資源、風力資源、生物質資源等進行發電,推進光伏、風電、秸稈發電、垃圾焚燒發電等重點項目的建設。
鼓勵發展天然氣分散式能源。鼓勵在醫院、城市綜合體、工業集中區等能源負荷中心,建設區域型或樓宇型天然氣分散式能源項目,就地供冷、供熱和供電,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減少電力與熱力長距離輸送的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制定優惠扶持政策,提高項目的經濟性水平。到2020年,建設1-2個天然氣分散式能源示範項目。
四、推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天然氣供氣布局。統籌規劃,完善天然氣管網,建設城鎮天然氣利用支線管網和配套儲氣設施,提高天然氣管網覆蓋率。
強化儲運基礎設施。提高天然氣安全、穩定、增供能力,加快油氣儲配樞紐和場站建設,保障天然氣合理消費,提高天然氣利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保障輸送管道安全。持續推進天然氣輸送管道保護及隱患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大隱患排查消除工作力度。科學制定整治改造提升計畫,逐年實施並完成管道改造工程。積極探索建立管道保護長效工作機制。
五、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以國家電動汽車發展政策為指導,充分考慮現有公共停車場、加油加氣站的分布現狀,合理最佳化布局,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體系。
六、推進公共熱力管網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逐步聯通的思路,積極構建適應高郵市實際發展需要的熱力管網體系。結合城市規劃布局和城市功能調整,將熱網納入城市重要基礎設施規劃。加強熱網規劃,提高供熱的安全、穩定和經濟性。擴大集中供熱範圍,提高集中供熱水平。
第二節控制能源及煤炭消費總量
“十三五”期間,高郵市將全面落實國家、江蘇省和揚州市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機制,積極落實煤炭削減任務,倒閉轉型、結構調整。
一、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機制
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建立以發改部門牽頭,經信、環保、統計、質監等部門參與的控制能源及煤炭消費總量工作協調機制,將控制能源及削減煤炭納入日常工作範疇。嚴格實施源頭控制,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規劃,堅決制止新上淘汰類生產設備和不適合規劃的產業項目,從源頭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嚴把新、改、擴建項目節能準入關。
嚴格實施項目能評制度。強化能評約束性作用。對不符合高郵產業發展規劃的項目,不得審批、核准和備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關單位不得供電、供水。尤其是化工、冶金、紡織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禁止新上和嚴格限制擴大產能,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落戶。
建立能源管控制度。比照先進、發達地區能源管理模式,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納入考核體系、發展規劃及年度計畫,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落實目標責任,建立一套適合高郵經濟發展的能源管控制度。
加強監督檢查和監測預警。將執行產品能耗限額標準、Y系列電機使用情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評執行情況作為重點,強化執法監察。加強市場監管,特別是加強全市煤炭質量、經營性煤炭堆場設定、用煤單位燃煤排放等管理工作,鼓勵重點用煤企業開展清潔生產,節約用煤。充分運用槓桿調節,加大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
二、加快處置或淘汰落後產能和設備
按照全省、揚州市落後產能淘汰政策要求,結合高郵市產業現狀,制定並實施化工、水泥、鉛蓄電池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年度計畫,鼓勵企業加快生產技術裝備更新換代。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手段,淘汰經濟效益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後產能。重點在化工、水泥、鉛蓄電池等行業,全面淘汰落後的產品、技術、工藝和設備,騰出用能空間。建立政策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提前淘汰相對落後的低端、低效產能,支持優勢企業兼併、收購、重組落後產能企業。
三、推進燃煤鍋爐整治
供熱管網覆蓋範圍內的燃煤鍋爐實施關停整合。堅決淘汰分散燃煤鍋爐。大力推進鍋爐集中整治,到2016年底全部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2019年底前,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淘汰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65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其他燃煤鍋爐全部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禁燃區內禁止新建燃煤鍋爐;其他地區按照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要求,不再新建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壓縮耗煤行業煤炭消費新增量,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一律實施煤炭減量或等量替代;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裝置。
四、大力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
積極推動能源消費方式變革,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實施以天然氣、沼氣、生物質成型燃料、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充分提高新能源、清潔能源的使用強度,提高可再生資源占比,減少一次能源使用。提升煤炭清潔套用水平,加快煤炭提質提標,推進煤炭洗選和清潔化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力實施現有用煤大戶節能改造工作,抓好重點用煤行業節能工作。
第三節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
把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繼續加快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推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為“十三五”期間全市能源結構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一、加快發展內陸低風速風電
依託全市地形平坦特點,積極挖掘沿湖岸線以及里下河地區資源,在保證與城市和旅遊用地發展不衝突、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的前提下,進一步論證沿湖、內陸地區建設低風速發電項目的可能性,提升全市風力發電裝機規模。力爭到2020年,全市風電新增裝機達700MW。
二、科學發展太陽能利用
加快太陽能多元化利用,推進市場化條件下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850MW。
積極申請光伏領跑者基地。在完成里下河地區退圩還湖規劃、保證涉水用地合規性的前提下充分開發臨澤鎮、甘垛鎮、三垛鎮及周邊相關資源,利用高效組件,申請國家光伏“領跑者”示範基地項目。力爭到2020年,示範基地裝機容量達500MW。
推進分散式光伏系統建設。把分散式作為光伏發電的主要方式,重點利用省高郵經濟開發區、城南經濟新區、湖西新區三大開發區的大型工廠,以及全市公共設施、居民住宅以及路燈燈桿、廣告塔架、高架橋樑等各類資源,廣泛發展“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的分散式光伏發電。同時建立相關政策,對新建的工廠、建築要求屋頂達到光伏項目承重要求,並按照配套光伏項目給予優先審批。通過工業廠房、建築與光伏的結合,打造高郵經濟開發區電池產業園分散式光伏升級版。力爭到2020年,分散式光伏裝機容量達150MW。
推進光伏農業大棚開發。充分利用高郵市農業資源優勢,以八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城南經濟新區郵都園現代農業示範園為依託,利用雙玻組件、透光組件,與先進的農業生產基地相結合,嘗試農光互補的光伏農業大棚項目。全力推動郵都園惠民型多能互補集成最佳化示範工程項目按序時建設、按國家示範要求通過驗收,因地制宜創新農業種植和光伏大棚相結合的生態發展模式,打造全省一流、國內知名的智慧型化農光互補示範項目基地,實現“多能互補、智慧調控、用能節約、終端一體”的示範目標。
最佳化布局漁光互補項目。以高郵湖生態紅線和里下河湖泊湖盪地區保護規劃為核心原則,合理避讓各類水利設施,結合水產養殖戶實際情況,合理布局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進一步提高高郵湖和里下河經濟利用價值,形成湖畔可再生能源項目風光產業帶。全力支持協鑫、中電投已備案各30MW項目指標爭取,完成項目建設;按照“先老後新、填平補齊、兼顧公平”的原則,幫助揚州惠遠、山海新能源等公司爭取8MW、4MW建設指標,支持項目經濟性。推進揚州永泰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1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等項目的建設。力爭到2020年,漁光互補新增裝機容量達100MW。
提高光熱利用占比。積極推廣普及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築物的結合套用,依託公共建築、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商品房建設太陽能一體化、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支持農村和小城鎮居民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灶、太陽房等設施,積極推進太陽能示範村建設,推行農村太陽能浴室示範工程建設,擴大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的套用規模。
三、逐步擴大生物質能利用規模
根據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狀況和高郵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通過合理布局秸稈發電、科學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積極試點生物質沼氣發電和固體成型燃料,發展生物質能多樣化利用,逐步擴大生物質能利用規模。
合理布局秸稈發電工程。加強政策引導與支持力度,完善生物質秸稈收儲體系,推進林源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二期工程建設。結合生物質能供暖替代,積極推進湯莊秸稈熱電聯產項目(一期裝機規模30MW,總裝機規模80MW)。力爭到2020年,秸稈發電裝機規模達42MW。
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科學推進高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裝機規模15MW),高標準控制廢氣、廢液、廢渣排放,通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標準化、規範化。
試點養殖場沼氣發電。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全市養殖戶的生物質資源、污水處理廠工藝處理等形成的沼氣、秸稈和農林廢棄物,在八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試點建設3MW沼氣發電項目。
試點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積極開發垃圾填埋場生物質沼氣資源,推進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項目建設。利用先進收集手段和技術進行排空沼氣回收,利用小型燃機進行沼氣燃燒發電,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排放污染,並通過成功案例進行複製推廣。
試點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引進固體成型燃料先進技術與設備,結合高郵地區豐富的農林廢棄物資源,試點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促進生物質能源多樣化利用,在甘垛鎮、湯莊鎮、車邏鎮布局重點利用項目,形成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秸稈碳化利用等多途徑開發利用方式。
四、推進智慧能源建設示範
打造多能互補智慧能源示範工程。按照“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多能互補集成最佳化示範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在城南經濟新區打造多能互補集成最佳化能源示範工程。
積極建設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示範工程。積極實施《國家能源局關於推進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能新能國發[2015]265號)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示範工程建設,探索適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微電網技術及運營管理體制。整合全市零散資源,利用多能互補和儲能技術,打造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示範工程,開發綜合能量管理技術。
第四節持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一、全面推進節能提效
從工業、建築、交通、農村等四個方面實施節能減排,全面推進節能提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重點推進工業節能。依託新技術、新產品,進一步挖掘現有用能大戶節能改造所存在的潛力,重點抓好鋼鐵、建材、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以及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用能單位節能、降碳工作,重點實施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源系統最佳化、餘熱余壓利用、建築節能、綠色照明燈節能改造工程,以及節能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和節能能力建設工程,推廣能量梯級利用、低溫餘熱發電、高壓變頻調速等節能技術。通過創新能源開發、轉化、利用技術,提高工業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萬元GDP能耗達到全省要求。
全面推進建築節能。提高建築能效,提升建築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水平。全面執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對於現有建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準,穩步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步伐。對於新建建築,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綠色建築發展條例》,加強新建建築立項、設計、施工全過程節能監管,新建標準廠房強制預留光伏接口,推廣套用自然通風、自然採光、雨水利用、餘熱利用技術和太陽能、淺層地溫能等可再生能源,對醫院、商場等大型綜合建築適當推廣分散式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推廣套用新型牆體材料,加快淘汰實心粘土磚。加強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統計,實行節能分類管理和定額管理。積極組織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節能示範單位和節水型單位建設。
推進綠色交通節能。堅決執行國家有關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及配套政策和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老舊汽車和船舶,推廣汽車節油技術和新型節能交通工具。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工作的財政支持,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基礎設施,開展充電站(樁)、公共腳踏車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高郵市交通運輸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對新進入我市運輸市場的營運車輛要進行燃料消耗量核查,對不達標的營運車輛一律不予辦理道路運輸證。
加快發展農村節能。推動農村用能方式變革,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發展機制,積極拓展和普及秸稈機械化還田、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綜合利用途徑,加快秸稈收貯體系建設,鼓勵農村地區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進一步推動天然氣管道入村入戶。
二、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綜合考慮高郵市產業布局、資源狀況、環境容量、物流基礎以及相關產業鏈發展態勢,重點開展冶金行業煤氣綜合利用。
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工藝。積極推進冶金企業高爐、轉爐大型化,推廣高效連鑄連軋技術、熱裝熱送技術等;推廣燒結機頭煙塵淨化電除塵、燒結環冷機餘熱回收、乾熄焦、焦爐煤氣脫硫淨化、高爐富氧噴煤工藝、高爐熱風爐煙氣餘熱回收利用、高爐煤氣布袋除塵、轉爐煤氣淨化與回收、轉爐粉塵熱壓塊等清潔生產工藝,降低能源、資源消耗。
積極開展余能發電。開展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的綜合利用,重點推廣高爐(轉爐)煤氣發電技術和煤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CCPP);鼓勵同軸BPRT系統技術,利用高爐爐頂煤氣所具有的壓力能和熱能驅動高爐鼓風機;回收利用轉爐、電爐高溫煙氣以及燒結生產、乾熄焦過程中的物理顯熱,鼓勵開展餘熱發電,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冶金企業餘氣、餘熱、回收利用水平。積極推進秦郵特鋼熱悶系統蒸汽發電、燒結爐煙氣回收發電、高爐水渣餘熱利用等項目的建設。
三、強化項目過程能源管理
將節約能源貫穿於項目建設、監督和評估全過程,集約高效開發能源,科學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加強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工作力度,提高節能準入門檻,重點加強對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用煤控制,優先選擇使用天然氣、集中供熱、光伏、電等清潔能源;積極開展節能竣工驗收工作,加強能源消耗過程監督,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對超過能耗(包括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依法採取差別電價、限期改造等經濟、行政和法律措施;實施用能科學評估,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納入考核體系,促進考核由單純比經濟總量、比發展速度轉變為比發展質量、比發展方式、比發展後勁,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第五節培育壯大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
依託高郵市現有產業優勢,提升發展光伏產業,做強電池特色產業,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
一、提升光伏產業競爭力
不斷提升光伏產業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根據《關於進一步最佳化光伏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等檔案要求,引導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促進企業兼併重組和整合。幫扶一批多晶矽企業、矽棒企業資產重組,以實現企業新生和產業新增長。重點支持和引導多晶矽鑄錠、切片及組件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
二、打造電池特色產業基地
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門檻準入、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原則,以市經濟開發區電池產業園為依託,加快產業集聚。積極推進高性能電池產業園建設,大力引進鋰電池、鉛碳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鉛酸電池及石墨烯材料等新型化學電池產業項目,集中力量發展儲能電池、動力電池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電池材料、極板、電解液、隔膜、電池外殼等配套產業項目,建立完整的電池產業鏈條。大力培育華富、艾諾斯、佐仕、能一、海德森、雙龍、易事特等企業,著力招引知名高端電池項目,形成年銷售超10億元規模的電池企業10家以上。力爭到2020年,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產品競爭力較強、市場化機制較為健全、創新能力較強的國家級電池領域特色產業基地。
三、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依託道爵新能源汽車和路寶電動汽車等龍頭企業,在發展微型低速車的同時,大力發展中高速電動乘用車整車製造及配套產業。圍繞汽車產業鏈,大力引進以電池、電機、電子控制等為主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及輕量化材料、車載電子裝置、充電設備等方面的配套產業。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立以兩家整車製造企業為核心、汽車零部件企業為配套的產業聯合體,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高郵市重要的新興產業。
四、完善產業創新服務平台
發揮龍頭企業的平台資源,推進儲能電池等產業研究中心建設,加大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力度,制定人才引進、培養計畫,組織企業與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第六節加快推進重點耗能行業減排
把節能和減排有機結合起來,以重點耗能行業為突破口,不斷推進節能改造,帶動節能減排工作,為全市實現“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一、推進節能技術改造
大力抓好重點企業的“存量”節能。積極爭取國家、省節能改造專項資金,加大對節能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創新新能源開發、轉化、利用技術,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加大新技術推廣運用力度,全面運用行業先進成熟技術。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的節能技術改造和餘熱余壓的回收利用,對生產規模大、能耗高的重點企業,加快對核心技術、工藝、設備的改造升級。加快推進秦郵特鋼燒結爐煙氣回收發電項目、國信熱電聯產等節能減排減碳項目。
二、實施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預警調控
在全市範圍內持續開展節能預警調控,將“兩高一低”企業和重點耗能企業調控目標納入預警調控範圍,實施負荷控制,實現有序用能。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監測和工作預警實施辦法》,對減排工程實施緩慢、減排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地區和單位,依照規定及時預警,開展應急控制。
三、限制高耗能行業
積極引導化工、水泥、鋼鐵、有色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組織好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攤薄單位耗能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對高耗能產業中單位增加值能耗低於工業平均水平、能耗占產品成本比重低於20%的產品,採取逐步從高耗能產業中進行剝離;對高耗能產業中產品深加工不夠或只生產初級產品的企業,要採取措施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最佳化產品結構,拉長產業鏈條,降低單位增加值能耗。
四、完善節能減排相關機制體制
建立氣熱聯動機制。以江蘇省和揚州市相關規定為基礎,以有利於經濟發展為前提,參照歷史形成價格和當前價格,遵循補償成本、合理盈餘、兼顧供用雙方利益,建立氣熱聯動機制,有效疏導由於原料價格變化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均問題,採取氣熱價格變化額按比例負擔、適時調整的原則確定。
建立綠色建築監管制度。完善規劃許可、設計審查、施工驗收環節的綠色建築監管制度,加強規劃設計、材料選用、技術集成、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綠色低碳措施。
建設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技術服務體系。推行節能自願協定、契約能源管理,推進秦郵特鋼燒結機餘熱利用契約能源管理項目實施。提高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管理水平,繼續推進企業能源管理隊伍建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統計、節能設施運行等基礎工作。
第七節推進碳排放總量及強度控制
一、摸底全市排放情況
積極根據省、市相關要求,摸底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情況。組織轄區內中重點企事業單位進行溫室氣體排放填報,並積極組織相關單位對企業填報培訓,摸底全市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以及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建立重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評估和核查制度,積極組織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核查,並向省人民政府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備案。
二、跟進碳排放配額交易
積極做好碳交易市場的前期準備工作。鼓勵地區開發清潔能源減排的項目,如風電、光伏等,積極參與和申報核證減排量(CCER)。積極學習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及交易相關政策,緊跟全省碳交易市場建立進度,推進地區相關引領與服務配套建設,幫助企業、項目碳交易市場能力,幫助企業進行碳資產管理。
三、完善碳強度考核體系
對接揚州考核系統,建立健全全市碳排放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格局,建立實施工作問責制和獎懲制度,對超額完成任務的予以表彰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追究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重點企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和責任。建立低碳企業、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評價體制,促進高郵低碳文明發展。
四、提高公眾減排意識
通過實施公共機構綠色低碳示範行動,倡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帶頭踐行低碳理念,制定低碳產品政府採購制度,出台相應辦法,將低碳認證產品列入政府採購清單。通過宣傳綠色消費模式,加強高耗能商業設施營運管理,加強綠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減少居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多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大眾傳媒資源,全方位開展綠色低碳宣傳活動,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進一步提高低碳生活常識的知曉率和覆蓋面,普及推廣低碳生活知識與技能,將由上而下的強制推廣變為全社會的主動需求。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強化管理協調能力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能源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能源發展和保障供應工作,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力、管理規範、運轉高效的能源管理體系。根據國家、江蘇省和揚州市制定的各項能源政策,制定高郵市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推進能源項目建設。
統籌部門協調。市能源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綜合協調,切實保障能源的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提高能源利用綜合效率。推動落實“多規融合”,加強部門和地區協作。市發改委作為能源綜合管理部門,具體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市統計部門應紮實做好能源統計等基礎工作,並為相關部門及時提供統計基礎數據。各職能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合力推動能源工作開展。各地區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指導協調。建立信息報送制度,定期通告相關部門和地區工作進展情況。
強化考核獎懲。根據高郵市發展的經濟、技術基礎和能源供求情況,鼓勵高耗能行業不斷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引導企業實施節能降耗工程。加強節能監察隊伍和能力建設,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加快出台適合高郵特點的能源市場管理、能源安全儲備實施細則。對符合能源政策導向的重點建設項目,各有關部門在項目審核、土地使用、資金信貸、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
二、提升項目推進步伐
項目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組織重點項目“月月推”活動,建立聯合推進重點項目長效機制。進一步創新項目推進方式,為項目推進創造良好條件,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面臨的難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加強與投資方的聯繫,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的前期工作,千方百計破解項目推進中存在的用地、資金等方面的要素制約,推動項目早投產、早見效。
高郵市“十三五”能源重點建設項目
項目名稱
一、電源項目
2×100MW燃機熱電聯產項目
高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垃圾填埋場沼氣利用發電項目
林源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二期工程
湯莊秸稈熱電聯產項目
深能高郵東部風電場項目
深能高郵東部風電場擴建項目
協合風電場擴建項目
周山、龍虬風電場項目
臨澤鎮三陽河東風電場項目
臨澤鎮三陽河西風電場項目
湯莊鎮風電場項目
界首鎮風電場項目
城南新區多能互補示範項目
永泰1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協鑫3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中電投甘垛3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惠遠8MW漁光互補發電項目
山海6MWp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
光伏領跑者示範基地
二、電網項目
110kV輸變電工程
110kV輸電線路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