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語境

高語境

高語境是傳媒學概念。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曾提出了高語境傳播與低語境傳播。高語境傳播(HC)的指的是,在傳播時絕大部分信息或存於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極少存在於編碼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低語境(LC)正好相反。東方社會很多都是“高語境”社會,例如:中國、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語境
  • 外文名:HC
  • 提出者:愛德華·霍爾
  • 適用範圍:傳媒學
特徵,實質,

特徵

具體來說,高語境傳播的特徵是:在溝通過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經過編碼後被清晰傳遞出來的,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重視“語境”而非“內容”,注重建立社會信任,高度評價關係和友誼,關係的維持比較長久。溝通是含蓄的,人們對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個體從早期就學會了準確解釋這些含蓄的信息。具有權力的人對下屬行為負有個人責任。信任是人們履行協定的基礎,協定常以書面形式確定。“圈外人”較為容易辯識,但很難進入“圈內人”的群體,在商務談判過程中人們不太重視時間,卻拘泥於形式。
他指出,有著偉大而複雜文化的中國就處於的高語境頂端,是東方文化的代表。而美國、奧地利以及大部分北歐文化傾向於低語境。他認為,美國人與中國人在傳播行為方面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對直爽和委婉的偏好。研究認為:美國人偏好直言不諱;中國人強調社會和諧不直接表露自己情感,蔑視言語上的咄咄逼人。由於重視間接交流,接受者的敏感性與領會話外音的能力以及理解隱含意義的能力變得尤為關鍵。在西方人們通過諸如辯論和公共演講等正式的訓練,盡力提高傳者的效率;而東亞人則盡力提高受者的敏感度。當人們排除了腦中所有的先入之見,使自己的頭腦像鏡子一般清晰時,就達到了最高的敏感階段。當心心相印時,理想的根本不需要使用語言的交流就隨之而來了。 霍爾的高低語境文化概念說明人們在初次交往中消減不確定性的方式會有不同。他指出在高語境文化中,言語交流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言語交流種類。具體而言,高語境文化的人們會尋求背景信息(如父親的職業、宗教信仰)來消減不確定性。此種信息的收集,使高語境文化的人們對陌生人未來的行為上的預測有較大的把握。 東方的高語境文化常被稱為“不接觸”文化,這種文化的成員與低語境“接觸”文化相比較少地進行觸摸和目光對視,交流時站在較遠的距離之外,在初次交往中較少地使用非言語行為。另外,高語境文化對模糊的場合難以容忍,所有場合,哪怕只是社交集會,也要設定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

實質

在高語境文化中,一個信號的大部分信息都蘊藏於語境和/或內化於個人之中,所以,可以說高語境文化的人比低語境文化的人在與陌生人交談時更為謹慎。因此就可以說,人們在高語境文化下與陌生人初次交往時,不會有很多非言語行為。而且由於高語境文化的人群易趨同類性,這種文化下的人們比在低語境文化下更易用陌生人的文化背景來推測他們。如霍爾所說,高語境文化的人們更易意識到文化的篩選作用,而正因為此,用以預測一個陌生人的行為的惟一方法便是去了解他/她的背景,而收集與當時場合有關的信息絲毫不能提高他們的歸因自信心。而且,因為他們不了解陌生人且陌生人的行為不可預測,高語境文化成員在與他們交往時傾向於十分謹慎。 對於高語境下的發言者來說,時間選擇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為要儘量避免尷尬,私下議論被發展成了一種藝術形式。科恩指出“對於外人來說,高語境中的個人可能看起來不夠真誠、可疑並且不懷好意,但其實這些個性特徵只不過是一種外表而已,其實質是為了維護社會協調所必不可少的禮貌和委婉”
廷圖美(Stella Ting-Toomey)認為:“與高語境傳播聯繫在一起的是集體道德??維持臉面和群體協調”其傳播方式是暗指式而不是直截了當的,他們仔細斟酌用語,謊言如果能夠避免不愉快那么就可以接受。在高語境文化中還必須營造出一種個人關係作為未來利益夥伴關係的基礎,實際上,這時的關係本身被當作了一種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