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高職

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高職

通信技術日新月異,IP技術已成為下一代通信技術發展的總趨勢。“路由交換技術與套用”作為高職通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人才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孫秀英、史紅彥主編的《路由交換技術與套用項目化教程》注重職業技能培養,通過整合企業技術資源,依據數據通信現網崗位典型工作案例選取內容,設計路由交換技術組網綜合實訓項目和各個單元任務相關技術理論,構建“理實一體化”課程資源。 《路由交換技術與套用項目化教程》突出高職高專職業技能教育的特點,注重技能培養,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表述技術性強的理論,通俗易懂。本書設定了“數據通信技術基礎、交換技術與套用、路由技術與套用、廣域網技術、網路安全技術和路由交換綜合項目套用分析”六部分內容。前五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數據組網中的關鍵技術與套用,最後一部分以企業項目案例貫穿全書內容。每章配有學習目標,幫助學生自學使用;在每章節最後都配有習題,用來鞏固和套用重要概念。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的授課教材,也可供從事通信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高職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13頁
  • 開本:16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 作者:孫秀英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3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4461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孫秀英、史紅彥主編的《路由交換技術與套用項目化教程》在編寫過程中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融入到各個任務項目中,突出現代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例如,本書以真實項目為例,將通信職業技能鑑定相關技能嵌入到教材中,通過具體的工程項目實施和維護操作規程演練,進行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使學生獲得數據通信與網路套用相關的職業能力。

作者簡介

孫秀英,女,1965年3月生,青島人,三級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曾在電信企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22年,現任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專業和省品牌專業建設負責人,“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江蘇省精品課程負責人,江蘇省“3G網路通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實施負責人,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蟬聯三屆通信類專業競賽團體冠軍,獲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優秀教練、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拔尖技術人才、淮安市勞動模範、淮安市教壇標兵及院級教學名師等稱號。技術研究方向:寬頻移動通信。

圖書目錄

第1篇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第1章 數據通信概述
1.1 數據通信的定義
1.2 數據通信系統的構成
1.3 數據通信的交換方式
1.4 數據通信的工作方式
習題
第2章 網路基礎
2.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2.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3 網路拓撲
2.4 常見的國際標準化機構
2.5 OSI參考模型
2.5.1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概述
2.5.2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
習題
第3章 TCP/IP協定與子網劃分
3.1 TCP/IP協定族的起源
3.2 TCP/IP協定與OSI參考模型比較
3.3 報文的封裝與解封裝
3.3.1 OSI的數據封裝過程
3.3.2 TCP/IP的數據封裝過程
3.4 TCP/IP協定棧
3.5 傳輸層協定
3.5.1 傳輸控制協定TCP
3.5.2 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3.6 網路層協定
3.6.1 IP協定
3.6.2 ICMP協定
3.6.3 ARP的工作機制
3.6.4 RARP的工作機制
3.7 IP位址簡介
3.8 可變長子網掩碼VISM技術
習題
第4章 常用網路通信設備
4.1 常用網路通信設備介紹
4.2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4.2.1 交換機配置環境搭建
4.2.2 VRP配置基礎
4.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4.3.1 路由器配置環境搭建
4.3.2 命令模式
4.3.3 線上幫助
4.4 網路設備基本配置實例
習題
第2篇 交換技術與套用
第5章 乙太網交換技術
5.1 區域網路基礎
5.1.1 區域網路簡介
5.1.2 乙太網的發展歷史
5.1.3 乙太網常見傳輸介質
5.2 乙太網原理
5.2.1 MAC地址
5.2.2 乙太網幀格式
5.2.3 傳統乙太網
5.2.4 交換式乙太網
習題
第6章 生成樹協定STP技術
6.1 STP的產生
6.2 生成樹協定STP的基本原理
6.3 STP連線埠狀態
6.4 STP配置實例
習題
第7章 虛擬區域網路
7.1 Vlan概述
7.2 Vlan的劃分方式
7.3 Vlan的運作
7.4 Vlan的連線埠類型
7.5 Vlan的基本配置
7.6 Vlan配置實例
習題
第8章 Vlan典型套用實例
8.1 連線埠聚合技術原理與配置
8.1.1 連線埠聚合技術原理
8.1.2 連線埠聚合配置實例
8.2 PVlan技術與配置
8.2.1 PVlan技術原理
8.2.2 PVlan配置實例
8.3 QinQ技術與配置
8.3.1 QinQ技術原理
8.3.2 QinQ配置實例
8.4 SuperVlan原理與配置
8.4.1 SuperVlan原理
8.4.2 SuperVlan配置實例
習題
第3篇 路由技術與套用
第9章 路由基礎
9.1 路由與路由器
9.2 路由原理
9.3 路由的來源
9.3。1 路由的分類
9.3.2 靜態路由配置實例
9.3.3 默認路由配置實例
9.4 路由的優先權
9.5 路由的度量值
9.6 Vlan間通信
9.6.1 Vlan間通信方式
9.6.2 單臂路由配置實例
9.6.3 三層交換配置實例
9.7 動態路由協定基礎
9.7.1 概述
9.7.2 動態路由協定的分類
9.7.3 動態路由協定的性能指標
習題
第10章 RIP協定
10.1 RIP協定概述
10.2 RIP.協定工作過程
10.3 RIP協定配置實例
習題
第11章 OSPF協定
11.1 OSPF概述
11.2 OSPF協定工作過程
11.3 OSPF協定報文
11.4 OSPF網路類型
11.5 OSPF區域
11.6 路由引入
11.7 OSPF單區域配置實例
11.8 OSPF多區域配置實例
習題
第4篇 廣域網技術
第12章 HDLC在廣域網中的套用
12.1 HDLC協定
12.2 HDLC配置實例
習題
第13章 PPP協定
13.1 PPP協定概述
13.2 PPP協定工作流程
13.3 PPP協定的認證
13.4 PPPoE協定
13.5 PPP協定配置實例
習題
第14章 幀中繼協定
14.1 幀中繼協定概述
14.2 幀中繼協定的幀結構
14.3 幀中繼協定的頻寬管理
14.4 幀中繼協定DLCI的分配
14.5 幀中繼協定的定址
14.6 幀中繼配置實例
習題
第5篇 網路安全技術
第15章 訪問控制列表ACL
15.1 ACL概述
15.2 ACL的工作原理
15.3 通配符掩碼
15.4 ACL匹配順序
15.5 ACL配置實例
習題
第16章 DHCP技術
16.1 DHCP概述
16.2 DHCP的組網方式
16.3 DHCP協定報文
16.4 DHCP工作過程
16.5 DHCP配置實例
習題
第17章 NAT技術
17.1 NAT概述
17.2 基本地址轉換
17.3 連線埠地址轉換
17.4 NAT配置實例
習題
第18章 防火牆技術
18.1 防火牆概述
18.2 防火牆的安全區域
18.3 防火牆配置實例
習題
第6篇 路由交換綜合項目套用分析
項目需求
業務功能分析
任務分解
任務1 網路基礎部分項目實現
子任務1 網路地址規劃
子任務2 熟悉網路設備基本配置
任務2 區域網路的組建部分項目實現
子任務1 Vlan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2 連線埠聚合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3 STP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4 單臂路由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5 三層交換的配置與實現
任務3 路由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1 靜態路由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2 默認路由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3 RIP路由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4 OSPF單區域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5 OSPF多區域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6 OSPF路由引入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7 VRRP的配置與實現
任務4 網路安全技術的實現
子任務1 DHCP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2 防火牆NAT的配置與實現
任務5 廣域網知識實踐
子任務1 HDLC互連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2 PPP互連的配置與實現
子任務3 幀中繼協定簡單業務的配置與實現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