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科技、人才規劃綱要,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根據《高等學校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12年3月14日,教育部以教技〔2012〕4號印發《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該《規劃》分形勢與需求,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高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和創新文化建設,加快建設高校創新體系,高校創新計畫,保障措施8部分。

教育部通知,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形勢與需求,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高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和創新文化建設,加快建設高校創新體系,高校創新計畫,保障措施,

教育部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通知
教技〔2012〕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科技、人才規劃綱要,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根據《高等學校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我部制定了《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
請你們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並將實施中的情況、問題和意見及時報我部。
附屬檔案: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高等學校“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科技、人才規劃綱要,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根據《高等學校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已由《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畫》進行部署。

形勢與需求

“十一五”以來,高校科技戰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在繼續實施“985工程”、“211工程”的基礎上,順利完成“十一五”確定的各項目標,實現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快速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校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十一五”期間,高校新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141個;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項;全面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專項的研究任務,承擔了50%以上的“973計畫”和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高校科技總經費由2006年的457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940億元;五年來高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數量占總數的65%。
——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匯聚能力顯著提升。“十一五”期間,高校研發人員總量從2006年的26萬人增長至2010年的32萬人;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高校分別占增選數的56%和41%;“千人計畫”引進人數占全國總數的62%;獲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數占全國總數的55%,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數占全國總數的65%;900位學者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278個科研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
——產學研合作持續深化。“十一五”期間,高校先後取得了高檔數控系統、軌道交通控制、電動汽車等重大技術突破;牽頭組建了一批技術引領型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和行業共性技術平台;高校授權專利數累計達115489件,年均增長40%。
——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拓展。2010年高校承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較2006年增長100%;派遣人員和接收人員人次較2006年分別增長71%和65%;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人次、提交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數量、做特邀報告人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次數,較2006年分別增長83%、53%、28%和24%;發表國際合作論文數占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總數2/3以上。
“十二五”時期,高校科技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從國際競爭形勢看,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能源、資源、信息、材料、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生態環保、海洋與空天等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全球開始邁入創新密集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同時,各國圍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人才的競爭愈加激烈,紛紛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度開發人力資源作為核心戰略選擇,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從國內發展要求看,我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攻堅階段。綜合國力持續大幅提升,科技與教育投入快速增長。但是,能源、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日益嚴峻,迫切需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迫切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是創新人才培養匯聚的主要陣地,是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源頭,是解決國民經濟重大科技問題、推動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生力軍,是優秀文化傳承創新的載體、世界不同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樑,是國家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面對新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高校科技發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質量有待提高,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優勢未能充分發揮,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的作用亟待加強;人才評價與選聘機制不適應人才成長的規律,創新潛力未得到充分發揮;急功近利、學術浮躁的傾向比較嚴重,崇尚真理的創新文化氛圍有待形成;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相對滯後,科技資源分散、低效現象仍較為普遍。

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

(一)總體思路。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科教結合為主線,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推進協同創新為戰略選擇,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通過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著力提升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著力提升關鍵共性技術的有效供給能力,著力提升支撐高質量創新人才培養的能力,著力提升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的能力,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實現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要突出以下五個基本要求:
——堅持把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作為本質要求。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以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支撐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形成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新機制。
——堅持把推進協同創新作為戰略選擇。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學技術前沿領域,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際社會的深度合作,促進資源共享,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堅持把加強原始創新作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地把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作為高校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確立基礎研究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根本保障。充分發揮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青年骨幹人才隊伍在科技創新中的關鍵作用,著力構建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堅持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強大動力。以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為著力點,破解長期困擾高校科技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以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全面激發創新活力和創新動力。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高校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科技綜合實力、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科技國際競爭力和學術影響力顯著增強,高校創新體系基本建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若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若干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協同創新平台成為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鼓勵自由探索結合起來,營造有利於科技人員潛心研究的環境;一批重點建設高校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和擴大開放的橋頭堡。
——關鍵共性技術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開發一批重大技術裝備;一批創新平台成為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基地和區域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強大支撐。
——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匯聚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穩定模式,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造就和匯聚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的模式和機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科技人員評價機制和科技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取得實效,知識和技術轉化、轉移、擴散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創新基地建設邁上新台階。重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對相關產業有顯著支撐和引領作用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高層次國際合作聯合研發基地、高水平戰略研究基地和不同形式協同創新平台。
(三)戰略重點。
——以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依託高校優勢學科,瞄準科學前沿和國家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力爭在若干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顯著提升高校科技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以科研評價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帶動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科技人員評聘機制、知識和技術轉移轉化機制、科研與教學結合機制的系統改革,進一步釋放高校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
——以協同創新平台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高校已有基礎,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際社會的創新資源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不同類型、形式多樣的協同創新模式。
——以基礎研究與共性技術研發體系、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體系、科技管理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快構建高校創新體系。

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

(一)顯著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進一步強化高校的基礎研究主體地位和在知識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在基礎科學、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製造與工程、綜合交叉等重點研究領域和優先方向,超前部署若干重大科學問題研究,集中優勢力量,突破一批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支持和引導科學家將自由探索自覺聚焦於國家戰略,著力支持一批有潛力的中青年人才和創新團隊,顯著增強我國在世界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組織部署若干衝擊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研究基地建設試點,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學科。進一步完善學科布局,全面推動學科均衡發展。大力開展跨學科、面向未來的科學研究,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建立具有高度靈活性和適應性的交叉學科研究基地,培育新的學科生長點,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二)大力加強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能力。
聚焦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國家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根據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完善高校技術集成創新和中試能力,大幅提升承擔和完成重大科技創新任務的能力。
服務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支持高校積極參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組織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裝備,掌握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為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大力發展民生科技,促進科技對改善民生的支撐作用。重點推進全民健康、安全應急、重大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環境污染治理、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推動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三)著力培育戰略諮詢研究能力。
發揮高校高層次人才密集的優勢,有組織地開展政策諮詢研究,積極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以高校現有的高水平研究機構為基礎,培育一批面向國家和國際重大戰略問題的國家級智庫。培育、鼓勵行業特色院校組建行業、產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形成支撐行業、產業、企業發展的戰略研究網路。鼓勵地方政府結合區域發展需要,培育一批面向區域發展需要的特色政策諮詢機構。
(四)繼續強化國際科技合作能力。
以項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進、基地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聯合研發基地,探索建立國際合作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管理與評估機制。推動高校積極參與或牽頭組織國際和區域性重大科學計畫和科學工程,參與氣候變化、能源、環境、糧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研究。支持優秀科學家到國際組織、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任職。鼓勵高校舉辦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期刊。以科技合作交流為紐帶,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

深入推進高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一)全面推進協同創新。
充分發揮高校多學科優勢,積極聯合國內外創新力量,促進核心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和優質資源的全面共享,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大幅提升高校科研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以體制機制改革引領協同創新,重點突破制約高校創新能力提升的內部機制障礙,打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體制壁壘,打破封閉、分散、低效的格局。通過科研組織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評價機制、人才培養機制、資源配置方式、國際合作方式以及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系統的改革創新,充分釋放各類創新要素的活力,在構建新機制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優勢。
(二)深化科技人才評價聘用機制改革。
建立以創新和貢獻為導向的科研評價機制。積極探索適合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科研評價體系和激勵方式。改變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效果的單純量化考核評價方式,適當延長評價周期,改變科研評價中的急功近利傾向。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人才的評價體系,明確評價的指標和要素。探索國際同行評價。發揮科技獎勵引導和激勵作用。
探索建立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人員聘用機制。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科技人員的流動合作機制。支持高校依託重大課題、重點任務,自主設立科研崗位。鼓勵和引導高校將技術套用和成果轉化的績效(如農技推廣)納入職稱評聘的條件。按照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總體要求,結合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改革,完善科技人員薪酬分配體系,推動高校關鍵科研崗位年薪制試點。
(三)不斷完善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機制。
深化對高校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認識,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創新,大力推進最新知識和技術向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的及時轉化,提高各類高校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務教育教學的水平。鼓勵高校立足以人才為載體的特色和優勢,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諮詢建議,為政府、產業和社會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建立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和技術轉移機制,健全技術轉移體系,推進技術成果產業化。支持高校建立工業技術研究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多種形式的技術轉移平台。推動制定和完善引導產學研合作的相關政策,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從源頭上強化科技成果的轉化機制,推動以市場需求牽引技術創新活動。
(四)推進科技資源配置方式改革。
統籌高校科技資源配置、科技計畫組織實施和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建立與相關部委統籌配置科技資源的協調機制,加強科技計畫的系統部署與銜接。強化以優勢和特色學科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支持高校特色發展。進一步加大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社會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性支持力度,逐步形成競爭性項目和穩定支持有機結合的資源配置方式。完善政策措施,推進高校各類科技創新平台和儀器設備、科技文獻、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建立高校與科研院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機制。加強科研經費使用的監管和績效評價,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和創新文化建設

(一)加強和最佳化科技人才隊伍。
落實人才規劃綱要,積極參與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培養和造就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一批科學家工作室。加快支持和培養一批青年創新拔尖人才和學術骨幹,對35歲以下優秀青年人才獨立開展的研究工作給予傾斜支持。積極引進和集聚海外高層次人才。著力擴大本國人才的國際影響力。重視科技管理、科技服務和科普人才隊伍建設。
(二)深入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融合。
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完善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體制機制,建立寓教於研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鼓勵高校用科研需求牽引學科發展方向。支持高校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重點學科和重點科研基地、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項目為依託帶動人才培養。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促進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推行研究生培養“雙導師制”。鼓勵和支持高水平科研人員為本科生授課、承擔人才培養任務。鼓勵和支持教師將最新科研進展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創新課程與教材持續更新機制。進一步完善博士後工作機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積極創造條件引導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
(三)積極培育創新文化。
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著力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積極培育有利於創新人才建功立業的文化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倡導追求真理、嚴謹求實、尊重規律的科學精神。提倡理性批判,尊重個性,營造科學民主、學術自由、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
(四)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
堅持教育引導、制度規範、監督約束、查處警示,構建學風建設工作體系。強化高校的主體責任,落實高校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專家機構和辦事機構,做到學風建設機構、學術規範制度、不端行為查處機制三落實、三公開。建立學術規範教育制度,為本科生開設科學倫理講座,在研究生中進行學術規範宣講教育,對新入職教師進行科研誠信教育,把科學道德教育納入教師崗位培訓範疇和職業培訓體系,形成弘揚優良學風的長效機制。強化科研過程管理,強化全方位監督和約束,規範學術不端行為調查程式,加大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力度。
(五)積極開展科普工作。
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動員高校科技力量積極參與科普工作,充分發揮高校在提升全民科學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院士科普行、博士科普行、大學生科普志願者、科普活動周等活動。發揮高校科協和學生團體在科普中的推動作用。繼續支持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科普中的作用。推動高校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科技設施向公眾開放。建立健全高校面向社會開放、開展科普活動的有效制度,把豐富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

加快建設高校創新體系

(一)基礎研究與共性技術研發體系建設。
基礎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體系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以源頭創新為核心,由高水平大學、各類科技創新平台和團隊組成的相互貫通、有效互動的有機整體。
繼續實施“985工程”、“211工程”, 組織部署若干衝擊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研究基地建設試點,加快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平大學,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
推動建設一批學科綜合的高水平研究院和國家實驗室,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培育和建設,形成一批知識創新骨幹基地。提升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水平,最佳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布局。引導和鼓勵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設一批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國際合作聯合研究基地。
在若干戰略性領域,建設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重大平台。繼續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加強現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各類技術創新基地條件改造和優勢互補。鼓勵高校與企業、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技術創新組織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及工程化平台。
加強科學家工作室培育和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繼續實施教育部創新團隊建設計畫,形成一批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創新團隊。
(二)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是以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為特徵,以學科、學科創新集群、創新平台、產學研合作基地等為載體,實現科學研究有力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穩定體系。
建立健全以學科為紐帶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深度結合機制。加強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繼續實施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和特色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創建新學科。
加快學科創新集群建設,積極推動具有不同屬性的較大跨度學科之間的聚合。將學科創新集群作為促進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結合的重要紐帶和載體。
依託創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項目,建設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繼續推動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設,促進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以網路、信息技術為依託,搭建數位化教育科研公共服務平台,提高服務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三)服務行業產業與區域發展體系建設。
服務行業產業與區域發展體系是以多元化的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模式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系。
進一步完善和創新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機制。引導和支持高校建設和培育各類技術轉移機構,發揮大學科技園、各類技術轉移機構等組織對促進高校技術成果轉移、促進行業產業發展的作用。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促進校區、園區和社區聯動發展和一體化建設。鼓勵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建聯合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服務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主導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
加快推進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台基礎性科技資源的共享,建設一批行業產業和區域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科技管理體系建設。
科技管理體系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管科技的機構、學校科技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構成的系統。
加強科技管理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加強巨觀戰略和政策研究,科學規劃,前瞻布局。完善科技管理部門職能,創新管理方法,鼓勵探索科研院、國防院等新型管理模式,形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重大前沿問題的科研組織管理能力。
加強科技管理隊伍建設。有計畫有組織地開展培訓,進一步提高科技管理人員戰略研究、項目策劃、組織協調能力,增強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加強科研工作信息化建設,建立科研管理資料庫和信息溝通平台,加強各級各類科技政策、計畫和資源的統籌銜接。

高校創新計畫

(一)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計畫項目。
按照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部署,積極組織高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以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為載體,推動協同創新,探索和完善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途徑與機制。積極組織高校承擔“973”計畫、“863”計畫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推動高校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提高項目實施效果。
(二)部署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
以“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為根本出發點。推動高校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學技術前沿領域開展協同創新。重點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為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方式轉變作出實質性貢獻。在服務國家科學發展重大需求的過程中,形成學校的優勢和特色,形成世界一流的創新能力和學術水平。
以創新能力提升為根本任務。組織高校依託優勢學科和學科集群,通過構建面向科學前沿、行業產業、區域發展以及文化傳承創新重大需求的四種協同創新模式,大力推進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與國際優勢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建立一批協同創新的重大平台,逐步成為具有國際重大影響的學術高地、行業產業核心共性技術的研發基地、區域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和文化傳承創新的主力陣營。在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的同時推進科學研究與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努力促進高校高層次創新人才的聚集和培養能力、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能力、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的同步提升。
以統籌部署、全面推進為根本要求。既要推進高校和其他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也要推動高校內部科研資源的共享,推動院系、專業、學科之間的開放融合。在國家協同創新計畫的引導下,建立省、市、學校等不同層面引導和支持協同創新的方式。通過組織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協同創新項目的引導和聚集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現有的各類資源和條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和支持機制。
(三)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和建設。
圍繞國家需求,有效挖掘、整合高校優勢力量,前瞻性地開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工作。瞄準《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重點從能源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空間和天文科學、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以及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加強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培育,新增若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加快建立形成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組織管理體系,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中,有計畫有目的地開展培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相關工作。
(四)實施重點科技項目。
完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布局,轉變發展定位。建設一批戰略研究基地。完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領域布局,規範管理和運行。加強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繼續實施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重大)項目計畫、高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協同實施“裝備預研支撐技術”項目計畫。建立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穩定支持機制。 繼續實施“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五)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試點。
圍繞高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重點組織部署五類改革試點。
基礎研究特區建設試點。組織部署若干衝擊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達到國內一流世界知名水平的基礎研究基地建設試點。匯聚培養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和優秀創新團隊,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力爭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學術高地、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大團隊協同創新試點。依託高校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優勢學科,組織實施一批大團隊協同創新試點。培養一批對相關產業技術體系和技術發展路徑了解透徹的戰略科學家和創新團隊,形成一套跨學科跨領域組織實施大項目的管理體制和辦法,建成一批高水平技術研發基地。
區域創新模式試點。支持引導高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創新平台,支持研究型大學在高新開發區建立工業技術研究院、農林類大學建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形成比較完善的高校技術轉移體系,增強高校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服務能力。
國際合作聯合基地試點。支持高校依託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與國際一流大學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設一批聯合研發基地。設立開放基金,組織一批面向國際的重大項目。推動一批高校科技創新平台成為高水平的國際化平台,大幅提高高校科研的國際影響力。
高校與科研院所合作試點。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互聘導師、聯合培養研究生、聯合承擔國家項目方面探索經驗、形成模式,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養基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的科學家隊伍,有效整合資源,完善科教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

保障措施

(一)增加並最佳化科技投入。
爭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科技投入總經費的比重。加大對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研究、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支持力度。完善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力度。鼓勵高校採取多種方式對自由探索、專利申請、國際合作與交流等進行引導和支持。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設與資源共享。
加大高校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和文獻資料面向企業和社會開放。推動“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的平台向普通高校和社會開放。加強實驗技術和共享服務人員隊伍建設。把開放共享服務納入高校科技績效評價考核範圍。採取穩定支持或後補助等有效措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教育信息化對高校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支撐。
(三)引導高校科技工作特色發展。
進一步強化對高校科技工作的分類指導,制定分類管理辦法,克服同質化傾向。支持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根據自身學科特色和優勢,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加強以質量和特色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形成特色研究方向,牽引學科發展,支撐學科建設,構建優勢學科平台,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形成新優勢。
(四)加強地方高校科技創新工作。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養和服務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整體規劃,分類指導,以扶需、扶特為原則,通過建設體現區域特色優勢的創新平台和基地,培養和匯聚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積極承擔各類科研項目,進一步加強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地方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鼓勵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指導本地區各類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多方面爭取對高校的支持。地方高校應制訂計畫,出台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努力實現學校的快速發展。
(五)提升科技管理與服務水平。
建立科學規範、開放合作、運行高效的現代科技管理模式。加強科研工作的規劃及發展戰略研究。加強科研工作的過程管理,提高統籌、調控、協調能力。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特點的科技管理隊伍職業發展、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技管理人員培訓保障機制。加強科技管理隊伍能力建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管理隊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