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PGA錦標賽

高爾夫PGA錦標賽

高爾夫PGA錦標賽Rodman Wanamke是一位百貨公司的企業家,每年夏天,他會選出一個具有專業高爾夫球場的傑出經營者,並頒贈獎品。他在1916年的一月,於紐約市的Taplow Club舉辦了一個午宴,邀請了著名的高爾夫球員,以及卓越的企業家,包括知名的建築師A.W. Tillinghast;一共有35個團體,包涵了傳奇人物Walter Hagen。在那次聚會中,Wanamker暗示需要有一個新組織舉辦全專業的高爾夫球賽,並將獎金多加2,500美元。最後便成立了美國的PGA錦標賽。 PGA錦標賽首次在紐約市Bronxville的Siwanoy Country Club中舉行,而第一屆的冠軍是英國選手Jim Barnes。自從1916年PGA錦標賽成立以來,即成為備受重視的世界高爾夫球賽之一。

首屆PGA錦標賽於1916年紐約Eastchester 的Siwanoy 鄉村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當時的冠軍Jim Barnes贏得了500美元的獎金。與此相對,2008年PGA錦標賽的冠軍Pádraig Harrington贏得了135萬美元的巨獎。冠軍同時還會贏得由紐約商業界大亨羅德曼·沃納梅克捐贈的沃納梅克獎盃。

該項賽事在初期採用了比洞賽模式,而自1958年起改用比桿賽。有評論認為,正是媒體轉播方出於提高收視率的考慮,而希望將一大批知名球員保留至決賽日,從而要求球賽組織者改變了比賽模式。

在1971年,PGA錦標賽破例在2月份舉行,成為當年四大滿貫賽事中最早的一項比賽。而到1960年代為止,比賽經常在英國公開賽一周后的7月舉行,由於時間間隔太短,許多選手無法在短時間內跨過大西洋參加這項賽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爾夫PGA錦標賽
  • 舉辦時間:8月17日-8月20日
  • 舉辦地點:梅地那鄉村球場
  • 衛冕冠軍米克爾森
參賽資格,賽事發展,歷屆冠軍,第88屆賽況,錦標賽地點,龍虎榜,參賽華人,

參賽資格

最初高爾夫球運動往往被富有的業餘選手所掌控,因此PGA的創立者出於提高職業高爾夫球員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目的而設立了這個賽事。這一傳統在現今的比賽中仍得以體現。PGA錦標賽是四大滿貫賽中唯一不邀請高水平業餘選手參加的比賽,也是唯一為球會職業球員保留了大量參賽席位(156個席位中的20個)的賽事。這些席位的分配和爭奪通過每年6月份各家俱樂部之間舉行的PGA 職業國家錦標賽來完成。
從1968年起,PGA巡迴賽已獨立於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而自行運作。這一巡迴賽是由巡迴賽職業球員組成的組織,但是PGA錦標賽仍然是由俱樂部和職業高爾夫教練組成的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所管理的。PGA錦標賽是四大滿貫賽中唯一一個沒有明文規定世界排名前50的選手的直接參賽權的比賽,但實際上沒有通過資格賽的前100名選手一般都會受到邀請。
以下是參加該項錦標賽的資格標準:
所有PGA錦標賽的前冠軍最近5屆美國公開賽的冠軍最近5屆美國名人賽的冠軍最近5屆英國公開賽的冠軍上一屆高級PGA錦標賽的冠軍上一屆PGA錦標賽的前15名(包括並列第15名)成績者上一屆PGA 職業國家錦標賽的前20名成績者PGA巡迴賽中獲得獎金數最高的70名選手 (統計期間自上一屆PGA錦標賽前1周至本次PGA錦標賽前2周) 參加最近一屆萊德杯比賽的美國隊成員自上一屆PGA錦標賽之後,由PGA巡迴賽協辦或批准的賽事的冠軍(不包括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混合賽或隊際對抗賽的選手)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保留邀請不符合上述各項標準的球員直接參賽的權利全部參賽選手名額為156人。如有空缺,則將優先從獎金數排名的選手名單中擇優補滿。

賽事發展

紀錄
年齡最大的冠軍:Julius Boros,1968年奪冠,48歲142天
年齡最小的冠軍:Gene Sarazen,1922年奪冠,20歲174天
比洞賽時期冠亞軍最大分差:Paul Runyan以8比7擊敗Sam Snead(1938年)
比桿賽時期冠亞軍最大分差:7桿,冠軍為傑克·尼克勞斯(1980年)
72洞賽最低絕對桿數:265桿,冠軍為David Toms (66-65-65-69),2001年這同時也是四大滿貫賽事中最低的72洞桿數。
72洞賽最低相對桿數:?18, 泰格·伍茲 (66-67-70-67, 270桿) 和Bob May (72-66-66-66, 270桿),2000年; 泰格·伍茲 (69-68-65-68, 270桿),2006年
18洞最低絕對桿數: 63 – Bruce Crampton, 1975年第2輪;Raymond Floyd, 1982年第1輪; Gary Player, 1984年第2輪; Vijay Singh, 1993第2輪; Michael Bradley, 1995年第1輪; Brad Faxon, 1995年第4輪; José María Olazábal, 2000年第3輪; Mark O'Meara, 2001第2輪; Thomas Bjørn, 2005年第3輪; 泰格·伍茲, 2007年第2輪

歷屆冠軍

年份
冠軍
2012
麥克羅伊
2011
基根-布拉德利
2010
馬丁-凱梅爾
2009
梁榮銀
2008
哈靈頓
2007
伍茲
2006
伍茲
2005
米克爾森
2004
維傑-辛格
2003
米歇爾
2002
比姆
2001
大衛-湯姆斯
2000
伍茲
1999
伍茲
1998
維傑-辛格
1997
拉夫三世
1996
馬克-布魯克斯
1995
史蒂夫-埃爾金頓
1994
尼克-普萊斯
1993
保羅-阿辛格
1992
尼克-普萊斯
1991
約翰-達利
1990
韋恩-格雷迪
1989
佩恩-斯圖爾特
1988
斯魯曼
1987
拉里-納爾遜
1986
鮑勃-特維
1985
休伯特-格林
1984
李-屈維諾
1983
薩頓
1982
雷蒙德-佛洛伊德
1981
拉里-納爾遜
1980
傑克-尼克勞斯
1979
大衛-格雷厄姆
1978
約翰-馬哈菲
1977
蘭尼
1976
戴頓
1975
傑克-尼克勞斯
1974
李-屈維諾
1973
傑克-尼克勞斯
1972
加利-普萊爾
1971
傑克-尼克勞斯
1970
戴頓
1969
雷弗洛伊德
1968
朱利-博羅什
1967
唐-喬尼
1966
蓋伯格
1965
戴馬爾
1964
鮑比-尼科爾斯
1963
傑克-尼克勞斯
1962
加利-普萊爾
1961
傑里-巴伯
1960
傑伊-赫伯特
1959
鮑勃
1958
道瓊斯
1957
萊昂內爾-赫伯特
1956
傑克-伯克
1955
道福特
1954
哈伯特
1953
沃爾特
1952
吉姆
1951
薩姆-斯尼德
1950
錢德-勒哈珀
1949
薩姆-斯尼德
1948
本-霍根
1947
吉姆-費里爾
1946
本-霍根
1945
拜倫-尼爾森
1944
鮑勃-漢密爾頓
1943
未有球員奪冠
1942
薩姆-斯尼德
1941
維克
1940
拜倫-尼爾森
1939
亨利-皮卡德
1938
保羅-魯尼恩
1937
丹尼
1936
丹尼
1935
約翰尼
1934
保羅-魯尼恩
1933
基恩-薩拉森
1932
奧林-杜特拉
1931
湯姆Creavy
1930
湯米-阿穆爾
1929
利奧-Diegel
1928
利奧-Diegel
1927
沃爾特-哈根
1926
沃爾特-哈根
1925
沃爾特-哈根
1924
沃爾特-哈根
1923
沃爾特-哈根
1922
基恩-薩拉森
1921
沃爾特-哈根
1920
約克-Hutchison
1919
詹姆斯-巴恩斯
1918
未有球員奪冠
1917
未有球員奪冠
1916
詹姆斯-巴恩斯

第88屆賽況

在台北時間8月21日凌晨進行的第88屆PGA錦標賽第4輪比賽中,世界排名第一的老虎伍茲以四輪總成績低於標註桿18桿的270桿(69-68-65-68)的成績輕鬆摘下第12座大滿貫冠軍。這也是他繼1999年和2000年之後第3次獲得PGA錦標賽冠軍。
美國選手肖恩-米歇爾總成績低於標準桿13桿獲得第二,他在第4輪打出打出69桿。
本有希望成為1976年以來第一個獲得美國PGA錦標賽的英國選手唐納德,以總成績低於標準桿12桿與加西亞和斯科特並列第三。
第三輪比賽結束後,伍茲還和盧克-唐納德以低於標準桿14桿的成績並列排名榜首。伍茲在最後一輪一共抓下五隻小鳥,但在標準桿為3桿的第17洞吞下柏忌。前9洞,伍茲單獨領先,射下四隻小鳥,打出低於標準桿4桿,總成績為低於標準桿18桿。
第一洞,伍茲拿到12英尺的小鳥,憑藉這一個小鳥他開始領先對手,成績上升到了低於標準桿15桿,顯示刷新了PGA錦標賽的最低桿數成績。
隨後,伍茲在全場最短的一個五桿洞--第五洞537碼五桿洞抓鳥成功,以低於標準桿16桿再次領先邁克-維爾2桿。
後9洞,第11洞,伍茲在中長距離推桿直接進洞,射下當日第五個小鳥。此時伍茲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就在別人以為他以完全奠定奪冠優勢時,他在第13洞發球失誤,這讓其他選手看到機會,不過唐納德也沒抓住機會,伍茲順利拿下標準桿。此後,伍茲穩打穩紮在第16洞保平標準桿,決賽僅用了27次推桿就獲勝。
最終伍茲在第四輪以68桿,低於標準桿4桿收桿,四輪的成績為270桿(69-68-65-68),低於標準桿18桿,以領先米歇爾5桿的優勢輕鬆奪冠。
當他從十八洞果嶺下來的時候,伍茲與妻子艾琳再次擁抱在了一起。賽後,伍茲表示,“前九洞一開始就有幾洞打得不錯,不過我知道自己還需要些小鳥,在後面的比賽中,我如願抓到小鳥,後來我在果嶺上的表現更是出色,感覺無論球在果嶺上的任何位置,我都能把它推入洞。”
“今天,我的運氣非常好,這個日子值得我永遠紀念。”
縱觀整場比賽,伍茲個人技術和心理抗壓能力都發揮的非常好,最後一輪交出的全場最低桿數也證明了當今世界第一的超強實力。這是他父親過世後他的第二個大滿貫賽冠軍(前一個英國公開賽冠軍)。
韓國名將崔京周在第四輪打出71桿,總成績278桿,保住了第3輪後的排名,與史蒂夫-斯特里克一起並列第7。

錦標賽地點

2003年的PGA錦標賽選擇在橡樹山(Oak Hill)舉行並不太出奇,這個地方與大賽並不陌生。除了PGA錦標賽以外,美國公開賽、美國元老公開賽、美國業餘賽以及萊德杯都在此舉行過。美國的《高爾夫文摘》以及《高爾夫雜誌》等專業雜誌都給予橡樹山很高的榮譽,認為它是美國最好的球場之一。
位於紐約羅徹斯特的橡樹山鄉村俱樂部一共有兩個18洞標準球場:東球場和西球場。東球場是大賽的理想舉辦地,這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大賽球場所必備的特點:狹窄的球道和快速的果嶺。東球場的球道被樹木包圍,平均寬度只有23碼,這也許是球員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點。另一方面,在乾燥的環境下,其快速的果嶺可以說“惡名昭著”;當然今年美國多雨,所以其果嶺的快速是否能在PGA錦標賽上發揮出來,還要看當時的天氣。但即使如此,這些果嶺也不見得就更易應付。中等面積、起伏不大的這些果嶺,要讀準確,需要球員們豐富的經驗,而雨水的介入無疑會增加認識果嶺的難度。以上這些特點,都讓東球場成為極具挑戰的大賽球場。本·侯根(Ben Hogan)保持著球場紀錄至今,那是他於1942年打出的64桿,這也許得益於他精確的開球和上果嶺技術。

龍虎榜

高爾夫四大滿貫賽事之一
1901年建立的橡樹山鄉村俱樂部如眾多逾百年的球場一樣充滿著各種傳奇和故事。比如一開始的球場並不建立在現在這個地點,現在的球場地點實際是與羅徹斯特大學交換得來。不過也正因為有交換用地發生,才有球場設計師唐納德·羅斯(Donald Ross)發揮才智的餘地。羅斯球場的設計很不錯,可是沒有威廉斯博士(John R. Williams),也許這個球場還不能叫“橡樹山”——正是威廉斯博士覺得應該在空曠的球場上多植樹才能讓球場不至於太單薄。橡樹山種上了許多百年不朽的樹木,包括:榆樹、楓樹,當然還有橡樹。有了這些樹木,橡樹山在今天也才有了無限壯麗的景色,以及讓人心驚膽寒的積分卡。
橡樹山最著名的一洞應該是第十三洞,那裡又叫“名人丘”(Hill of Fame)。它的得名緣于山丘上散布的名人紀念板。名人紀念板一共有34塊,其中一塊是獻給剛剛辭世的鮑勃·霍普(Bob Hope)先生的。這位世紀人瑞留給高爾夫的最美好的回憶,莫過於他的警句:“高爾夫是我的職業,講笑話不過是我用來付果嶺費的。”也許正如“名人丘”創始人威廉斯博士所說的:“我們把名人丘當作一個聚會聖地,到這裡的先生和女士都具有高貴品質,他們為人類的福祉及進步都曾貢獻過自己的力量。”

參賽華人

1983年,PGA錦標賽上首次出現華人參賽記錄,這位華人就是來自台灣的陳志忠。陳志忠還曾在1987年美巡賽——洛杉磯公開賽摘冠 (目前更名為日產公開賽)。1982陳志忠考取美國PGA會員,1983年PGA巡迴賽總獎金排名第68名而獲得參賽資格,雖然當年他的成績僅排第72位,但作為華人參賽第一人,在國人的眼裡,陳志忠仍是最好的。1985年,陳志忠再次參賽,這次他獲得第11名,而他哥哥陳志明更是獲得第3名佳績。之後3年,陳志忠也有參賽,只是成績不理想,1988年以後陳志忠再也沒有參加過這場比賽,從此也再無華人前去參賽。
2012年第89屆PGA錦標賽在南丘球場落下帷幕,在這場倍受全球關注的比賽中,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是,南丘球場出現我國選手梁文沖的身影。梁文沖是中國大陸參加大滿貫賽的第二人,早在2004年,中國首席高爾夫球手張連偉就獲得外卡參加了美國名人賽,那是中國大陸選手第一次參加大滿貫賽。時隔兩年,高爾夫大滿貫賽上又將留下另一個中國人的痕跡,要知道整個亞洲參加過大滿貫賽的選手與高爾夫大國相比,是極少的,甚至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在這次的PGA錦標賽上,阿沖在第二輪不幸慘遭淘汰,在這個人才濟濟的比賽里,跟那些在美巡賽上輾轉了數年甚至還贏過大滿貫賽卻仍遭遇淘汰的選手來說,阿沖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與世界高爾夫強國相比,二十出頭的中國高爾夫是那樣的年輕,相信隨著中國高爾夫不斷地發展,不僅在PGA錦標賽和美國名人賽有中國球手的痕跡,在其它的大滿貫賽上,美巡賽上會湧現出更多中國球手的身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