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高村)

高村(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高村)

高村位於東明縣城北6公里,南臥亞洲第一長橋——長東黃河鐵路大橋,北枕東明黃河公路大橋,西靠黃河大堤,與河南省濮陽縣接壤,是黃河入魯第一個水文站——高村水文站所在地。全村共有耕地186公頃,25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2500人
  • 耕地:186公頃
地理環境,歷史,

地理環境

高村位於東明縣城北6公里,南臥亞洲第一長橋——長東黃河鐵路大橋,北枕東明黃河公路大橋,西靠黃河大堤,與河南省濮陽縣接壤,是黃河入魯第一個水文站——高村水文站所在地。全村共有耕地186公頃,2500人。

歷史

清光緒二年(1876年),因洪水肆虐,村莊被淹,舉村從堤西遷至堤東,該村因地勢較高,故命村名為高村。
高村的街道建設獨特。主街道都呈“丁”字型,從東門往西約里許分兩支,一隻拐彎向西門,一支偏西北通北門,從街中心通向南門的路卻呈“┗┓”型,街偏西還有一條通向李寨村的丁字路。傳說這是為防止戰亂、匪患、黃災,保證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而設計的。時高村西部緊靠黃河小堤,其餘三面是高達一丈多高的土牆。清王朝為便利治理黃河,在村南部建立了河道總督衙門(俗稱“文衙門”),在村北部建立了河防營盤(俗稱“武衙門”)。清巡檢葉肇文、喬福麟先後長期駐守文衙。北營盤面積30餘畝,東部是寬闊的練兵場,中部築一高大土台供武官指揮操練,中西部還設有銀庫、武器庫,其餘房舍供營兵和武官及家眷居住。現一張姓歷四世100餘年仍住於此。在土城的東南角、西南角、東北角還各設炮樓一座,內備土火炮數尊,民國初年漸被廢除。此後直到20世紀末,東明縣黃河河務機構“修防段”“河務局”均設在這裡。1934年建立了黃河上第一個水文測量站——高村水文站。
高村黃河堤防段處於黃河下游的“豆腐腰”地帶,成上寬下窄的漏斗狀,灘地高,堤根窪,易產生塌岸險情或發生潰決。史書記載僅光緒四年(1878年)、六年(1880年)、十年(1884年)高村就三次決口。光緒七年(1881年),直隸大名總鎮徐運奎,大順廣道劉盛藻在高村西南決口合攏處立碑紀念。石碑通高170厘米,寬80厘米,碑文石刻為“高村合攏處”。
高村地處河北、河南、山東邊陲。清光緒年間,高村堤西即是黃河碼頭,水路交通便利。高村自建村就設有集市,稱高村集,逢農曆單日為集,每月初五、二十五為大會。高村集市繁榮,洋油公司、運輸行、煤炭行、糧行、雜貨店達數十家,商賈雲集,人來客往,繁茂昌盛,聞名幾百里,來自山西、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省幾十個縣的商人、搬運工、逃荒難民及黃河管理人員逐漸在高村定居下來。因此,百餘年來高村姓氏由原來的20餘姓增加到100餘姓,所以高村至今素有“雞鳴聞三省,百姓百姓村”之稱。
高村舊有廟宇及戲樓數處。大王廟坐落在文衙院內東部,三間正大殿,內奉祀著金龍三大王,黃大王名守財,朱大王名之錫,粟大王名毓美。據傳說他們都是自宋朝以來治理黃河的有功人員,死後敕封為王,令後人供奉祭祀。裡邊還懸掛著光緒慈禧太后李鴻章等題寫的木質金字大匾。關帝廟是清代當時著名工師康錫林監造,三級青石板台階,兩根紅漆明柱豎立中央,門上方懸掛“大哉乾元”金匾。殿內正中央是關帝泥塑全身坐像,左手捋長髯、右手執左傳,左側關平手托金印,右側周倉手執大刀,均為立像。四周牆上繪有“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等關帝一生業跡的壁畫,構思精巧、玲瓏別致、耐人尋味。除大王廟和關帝廟外,還有南海廟和城隍廟。在大王廟對面朝北的是一座花戲樓,樓正中懸掛一大匾,左看似龍,右觀似虎,中間看是“聲震中天”四個楷書大字。每年定在農曆九月十七、十八、十九日,在戲樓上唱三天大戲以祭河神。
清朝時期,高村設有兩處私塾館。高村村民不僅崇文而且尚武,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清政府為確保北營盤內銀庫、武器庫及文武官員的安全,除營兵武裝保衛外,特聘請了當時著名的佛漢拳大師宋金榜、李風海。宋、李二人為傳授武藝,在高村設館授徒,培養出一大批武術人才,其武術之風綿延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