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地秧歌

高密地秧歌

高密地秧歌又稱秧歌耍、秧歌戲、地蹺等。是流傳於高密、昌邑縣境內的民間舞蹈。很早以前,每年農曆正月初九,人們在玉皇廟中手舞足蹈,為玉皇慶賀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樣的形式到玉皇廟祈雨。後來,農民為慶豐收,也在元宵節載歌載舞。至清光緒年間,已發展成為一種廣場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頭(膏藥頭)、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湯羅)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臘花各兩人等。女角踏地蹺、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場後唱戲,唯城西一帶的地秧歌,跑場時懷抱燈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密地秧歌
  • 所屬地區: 山東 · 濰坊 · 高密市
  • 遺產編號:Ⅲ-48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基本信息,簡介,淵源,藝術特色,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高密市
遺產級別: 市

簡介

清光緒、宣統年間,地秧歌在高密有近百個村莊演出。日偽統治時期,大都停止活動。新中國建立後,文化部門赴譚家營、後屯、綦台等地進行挖掘、學習,並組織老藝人傳藝。1960年夏,省藝術館舞蹈訓練班曾派人赴綦台整理地秧歌。1962年至1963年,解放軍海政歌舞團和中央歌舞團部分成員,相繼到綦台學習。1983年2月,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和省舞蹈工作者,曾到後屯觀摩地秧歌演出。翌年6月,省民間舞蹈繼承辦公室派人到後屯對秧歌作化妝錄像。

淵源

高密秧歌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起源於當地的祭祀活動。地處高密、昌邑兩縣交界處的峽山有一廟宇,名曰“峽山玉皇廟”。該廟建於明永樂年間,廟宇宏偉,松柏參天,是當地四鄰外鄉祭祀玉皇大帝的神壇。(昌南縣誌·民俗》載:“南埠峽山玉皇廟正月祭典甚盛,半月香火不斷,民眾集於殿堂之下,奉供天神皇矣,請戲班,鬧秧歌。”據當地傳說,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昌邑縣境內的白家營村又是玉皇大帝的姥姥家,因此從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便是當地“玉皇宴駕”的大型祭祀活動。“宴駕”活動,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組織起一個班子,負責組織、安排演出等事宜。首先向當地和附近的村民以及外埠商號籌集錢款,然後扎糊一尊1.5米高、1.2米寬的玉皇坐像,金面帝服,還要扎四大元帥和兩個女官,繡一面“皇矣上帝”的杏黃大旗,旗桿有碗口粗,高約24米~25米,正月初三開始“宴駕”。“宴駕”隊伍龐大,全是當地和附近15公里內村莊上因有病有災許願和還願的人們。“宴駕”隊伍前以手執刀槍劍棍的武術隊為先導,中間有抬著、扛著的各種儀仗駕閣和“馬隊”(紙馬),後面是以秧歌隊壓陣,“宴駕”隊伍一般都在百人以上。隊伍從白家營村開始,以東西南北為序,挨村遊行。“宴駕”隊伍每到一村時,全村人跪於街旁相迎,然後由道人(善人)口念經文,裝扮成神童的男女兒童,紛紛捧出供果放於供台上,乞求神靈保佑,免災降福。然後,本村秧歌耍便開始打場子,為玉皇大帝演出戲文。“宴駕”隊伍途經40餘個村莊,村村如此,形成了村村有秧歌耍的繁榮景象。又由於當地有所謂“玉皇大帝看秧歌不重樣”的規矩,這就又形成了秧歌耍劇目繁多的局面。到了正月十五時,抬到峽山玉皇廟前的玉皇坐像、紙馬等全部燒掉,叫“發駕”。“玉皇宴駕”的大型祭祀活動便告結束。
據《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編輯部1987年調查,從清光緒年間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的70餘年間,是“高密秧歌”的興盛時期。當時,這一帶的秧歌隊不下百餘支,其中佼佼者有“東—夏莊,西—雙羊(村),北—仁和(莊),南—柏城”之說。

藝術特色

“高密秧歌”演出分大場和小場兩部分。大場跑舞,小場唱戲。角色男角有傘頭、大鼓子、二鼓子、大棒子、二棒子,女角有大旦、二旦、三旦、四嫚、老旦共10名角色。原先,在角色分配中,設立了兩名頭戴僧帽,畫鬼怪臉譜,雙手握大棒的和尚。後來,因為兒童看了十分害怕,演出後,民眾因其臉面兇相不好看,又拒絕他們進家吃飯,為此,這兩個人物就漸漸地去掉了。“高密秧歌”經衰落—興起—發展的階段後,本身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除去掉了和尚角色外,演鼓子的角色,現已不挎鼓,光舞鼓槌和鼓穗(這是由於老藝人年齡大及經濟不寬裕,買不起鼓而逐漸形成的)。旦角也變成了女演員扮演並取消了地蹺。曲目的內容上也有所出新,創作了一些反映新生活的新劇目等。
“高密秧歌”的演出,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三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演出時,先在本村演出到初八。初九這一天,因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各村的秧歌隊都出村表演,競相獻技(此習俗仍保留至今),以後幾日均在外村演出,相互祝福,祈盼來年風調雨順等。
高密秧歌演出時屬單獨表演。它舞中有唱,唱中有戲,戲中又有舞,很受人民民眾的喜愛,符合人民的欣賞習慣。同時,由於高密秧歌是在原祭祀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它的演出本身又蘊含著一種期盼、祝福、要求和願望,表現出當地人民民眾的心理活動。演出時,由傘頭(左手擎傘,右手搖串鈴)出場,其他角色男女相間成一排跟隨其後,全體跑大場。在鑼鼓聲中,全體跑各種隊形,如“龍擺尾”、“四門斗”、“五穀串心”、“雙關門”、“別杖子”、“三人剪子股”等圖案。大場跑完後,小場開始,即小戲演出開始。小戲中的各種角色,均由以上舞者們分頭扮演,不參加扮演的舞者,均與樂隊一起參加伴奏或伴唱。現舉小戲“刷鍋”開頭一段唱詞:
(花旦唱:)
雞叫一聲鬧呵呵,梳梳油頭去刷鍋,
大鍋刷得明似鏡,小鍋刷得賽銅鑼。
(大家合唱最後兩句後,鑼鼓打剎點,以下類推)
大鍋里添上一鍋水,小鍋里添上水半鍋,
我今不上別處去,一到南園打柴火。
大鍋燒得熱浪滾,小鍋燒得快幹了鍋,
我做飯不知多和少,一到娘房問婆婆。
掀開門帘看一看,婆婆那裡正睡著,
恐怕驚醒她的南柯夢,我在旁邊先站著。
小戲“刷鍋”演出時,其他舞者在一旁伴唱並隨樂隊伴奏。“刷鍋”演出結束後,再由傘頭帶領所有舞者按前跑大場的順序和圖案進行跑大場。跑大場結束後,再演第二個小戲,以次類推,直至演出活動全部結束為止。高密秧歌的樂隊,是由打擊樂和民間樂器組成,打擊樂有鼓、大堂鼓、小堂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鑔等;民間樂器有嗩吶、笙、笛、板胡等。高密秧歌演唱的4種不同板式,有小快板、中板、大悠板、悲調等。他們演出的劇目,由於長期和宗教祭祀活動相聯繫,劇目多反映一些家庭倫理、勸人為善、鞭撻邪惡的內容,如“招女婿”、“關東篇”、“哭五更”、“捎書”、“送閨女”、“三賢”、“四勸”等等。高密秧歌演出時,偏重於女角的表演,出於一定的功利目的,表演中也夾雜著一些“諢招兒”,如,女角的“護襠”、男角的“夾棒槌”等,還有過“十八摸”這樣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均被取締。
由於高密秧歌擅演女角,因而當地著名藝人多以演女角見長。例如高密縣旗台村的老藝人程大江擅演旦角,他總結旦角的表演藝訣:“眼帶勾,腰掖柳,三分舞扎七分羞,扇看腕子勁,汗巾風擺柳,三百六十轉面兒,腳踩一溜溜。”形象地概括了女角的表演風格。再如雙羊鄉後三皇屯老藝人闞志雙的鼓子功夫很深,他在快步中仍能保持一步三顫,橫步輕點,落地如踏氈,灑脫活潑,顫、悠、點一氣呵成的藝術風格。再如後三皇屯的女藝人於執英舞扇一絕,彩扇飛舞中帶有“咔咔”的響聲,有板有眼,抑揚頓挫,風格獨特。這些著名老藝人均活躍在人民民眾中間,並將技藝傳授給他們的後人,使這一藝術之花,世世代代相傳,年年重放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