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
名稱,適應證,禁忌證,準備,方法,注意事項,

名稱

高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

適應證

高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適用於:
1.位於不宜手術切除和不宜單純體外放射治療部位的病變
2.因各種原因不願意手術或體外照射者,可行單純近距離放射治療或配合體外放射治療。

禁忌證

皮膚癌無嚴格的近距離放射治療的禁忌證。但是,當病變侵犯骨、軟骨組織,如給予單純近距離照射,易導致骨、軟骨放射性壞死。

準備

1.術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效果,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交待注意事項,以獲得病人的積極配合。
2.全身準備 治療前全面進行檢查。有貧血則要給予糾正,有全身感染者要給予治療,有合併症者也要給予控制。治療過程中,讓病人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從各方面改善病人的全身狀況,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3.治療前準備 先描繪出靶區範圍,確定病變深度,選擇近距離放射治療的方法,即敷貼式或組織間插植照射。根據靶區大小確定施源器分布範圍、數目和長度等。

方法

1.置放施源器
(1)敷貼式照射布源時,為了提高靶區劑量的均勻度,避免直接將施源管敷貼在皮膚表面,可用一定厚度的等效組織補償物隔開。
(2)組織間插植照射布源時,應嚴格按無菌操作規範進行,插植部位先給予局部麻醉。根據靶區大小和巴黎系統劑量學原則,確定施源針或管的分布範圍、數目和平面等,進行布源。為了使放射源分布達到平行、等間距排列,可藉助模板規則布源,有利於改善劑量分布的均勻度。
2.劑量
近距離放射治療的劑量計算應遵循巴黎系統劑量學原則,根據施源管的間距和長度,靶區大小調整劑量參考點距離,通過TPS計算和個體最佳化後,確認符合臨床治療的要求後,方可施行治療。
對於病變小的淺表性腫瘤,採用皮膚敷貼式照射,靶區參考劑量50~60Gy,6~10Gy/次,2~3次/周的分次照射;或採用2~4Gy/次,2~3次/天,間隔4~6h的超分次照射方法。當病變厚度大時,可行組織間插植治療,靶區參考劑量50~60Gy,3~4Gy/次,2次/天,間隔6h。對病變較大者,應配合體外照射,先給予深部X射線或電子線照射,劑量達40~50Gy/4~5周后,再行敷貼式或組織間插植近距離照射,追加劑量20~25Gy。

注意事項

1.由於高劑量率近距離放射治療的生物學效應與低劑量率鐳療不同,所以要注意分次劑量的大小問題。高劑量率近距離照射時,應採用分次照射或超分次照射的方法。
2.組織間插植布源時,應注意施源器與骨皮質的距離不宜<5mm,以免引起放射性骨壞死。
3.組織間插植布源過程中可能引起血管、神經損傷,出血和局部感染等。
4.近距離放射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主要見於病變範圍和照射靶區較大的患者,如果照射劑量高時可能發生放射性皮炎、皮膚潰瘍甚至壞死。治療的後遺症主要有治療部位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軟組織變硬和纖維化、嚴重者甚至導致功能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