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建(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院長)

高中建(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近年來,高中建主持省部級課題8項,主持廳局級課題9項,參與完成國家級項目以及其它省廳級課題15餘項,累計科研經費達18萬餘元,科研成果多次獲得市、省部級以上獎勵。撰寫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4部,參編著作8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中建
  • 出生日期:1962.12
  • 職業:教授
  • 主要成就:撰寫發表論文80餘篇
  • 研究方向:社會及青少年問題
基本資料,研究工作介紹,學術論文,主要著作,近期研究成果(2005—2008),學術論文,研究課題,主要著作,所獲獎勵,

基本資料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2.12
研究方向:社會及青少年問題
學位:碩士
職稱:教授
職務: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院長;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研究室主任(兼)

研究工作介紹

近年來,圍繞青少年問題尤其是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展開研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架構。以社會轉型為切入點,以青少年“權益侵害”和“權益保障”為重點,從事物的內部入手,探尋青少年問題發生的機理,把握控制的關鍵環節,阻斷其問題行為發生的途徑和因果鏈,實現了對青少年問題形成機理的深層發掘,構建起切實可行的青少年問題預防和控制體系。通過引入“機理”這一科學範疇,著眼於青少年問題的誘發因素、動力因素、控制因素、激活因素、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青少年問題行為的具體過程和規律,形成了新的深層次的理論認知:加強青少年權益保護、防止權益侵害是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問題的關鍵。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首先,克服以往研究的表面性,從揭示青少年問題的發生機理和規律入手,重視社會運作的理性化,實現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升級換代;其次,分別從權益(法律)角度和需要(心理)角度構建不同於傳統的對策體系,克服單從社會或個體方面解決問題的弊端。並提出了解決青少年問題的具體對策。其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第一,引入“機理”範疇,為青少年問題研究填補理論構件;第二,為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組織機構提供決策參考;第三,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教育導向;第四,為有關方面制定和完善預防青少年問題行為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措施提供智力支持;第五,為青少年順利、健康地實現社會化提供技術支持;第六,為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問題行為打造實踐平台,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學術論文

1.青少年犯罪內在機理新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2.權益侵害對青少年犯罪的激活,《當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3.大學德育原則的重新論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現狀與對策:關於中小學生法制意識的調查,《中國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
5.青少年犯罪與亞文化,《青年探索》,2001年第2期。
6.開放、流動、控制,《當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6期。
7.權益侵害與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考,《中國青年研究》,2003年第7期。
8.變革背景下華北地區大學生關注問題的調查研究,《當代青年研究》,2004第6期。

主要著作

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2.《法律基礎知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教師思想道德建設論》,雲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
5.《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研究》,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年。
6.《憲法學》,鄭州大學出版,2004年。

近期研究成果(2005—2008)

學術論文

1.青少年生存樣態的對比研究,《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2.青少年權益保障問題與社會和諧(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青少年導刊》全文轉載),《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3.青少年權益保障視閾中的和諧社會建構,社會學年會,2006年第7期。
4.青少年發展與政府政策及行為思考——兼論非政府組織的介入與青少年權益保障之鍥合性,《青少年發展論壇》,2006年第9期。
5.青少年權益保障之非政府組織介入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6.從利益主體的屬性看青少年行為的生髮機理,《當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7.“80後”現象的歸因及對策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8.社會網路視角下的我國行政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新解,《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9.論農村留守兒童價值觀念的培養,《青少年研究》,2008年第2期。
10.學生管理的新範式:整體網分析,《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第14期。
1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正內容解讀,《山東電大學報》,2007年第2期。
12.論青少年和諧人格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13.德育的規範環境建構路經分析,《福建論壇》,2007年第12期。
14.師德對青少年德育實效的制約與化解,《中國小教師培訓》,2007年第12期。
15.工業文明背景下青少年消費異化及理性規避,《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16.青少年權益保障視域中社會網路的角色再定位,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72/110628/111856/6588906.html),2007年11月28日,[16:45]。
17.青少年權益保障的理性路徑選擇,《青年探索》,2008年第1期。
18.論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念的培育,《福建論壇》,2008年第2期。
19.利益主體行為關係的屬性把握及其社會和諧,《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20.馬克思主義人性論視角下的青少年問題解讀,《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研究課題

1.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及其評價,河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6年1月。
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問題研究,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5年8月。
3.轉型期大學生道德倫理問題研究,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2005年4月。
4.教師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的綜合研究,河南師範大學教學研究基金項目,2005年3月。
5.河南構建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權益保障,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5年7月。
6.青少年心理與社會化障礙研究,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5年6月。
7.青少年問題與權益侵害之相關性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國家級培育基金項目,2005年11月。
8.青少年權益保障視域中非政府組織的介入研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2006年10月。

主要著作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5年7月版
2.《2007河南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
3.《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2月。

所獲獎勵

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第十八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獎二等獎、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2004年。
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論文報告類,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一等獎,2004年。
3.轉型期大學生道德倫理問題研究,社科聯調研課題一等獎,2005年。
4.河南省青少年生存樣態對比研究,全團調研獎和全團調研獎組織獎三等獎,2005年。
5.河南省青少年社會生存狀況調查研究,共青團河南省委調研獎一等獎,2005年。
6.新鄉市市委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
7.“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教育廳,200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