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子宮韌帶

骶子宮韌帶

骶子宮韌帶又稱子宮骶韌帶。起自2~4骶前孔區的骨面,由宮頸後上方兩側向後伸延,向前繞過直腸兩側,止於子宮頸和陰道上份的外側壁並與盆膈上筋膜相融合。該韌帶所頂起的八字形腹膜皺襞形成子宮直腸陷窩的外側界。子宮骶韌帶的作用是向後上方牽引子宮頸,有間接維持子宮前傾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骶子宮韌帶
  • 外文名:sacrouterine ligament
  • 位於子宮頸陰道上部後面
  • 構成:平滑肌和結締組織
解剖結構:,子宮韌帶的構成:,與子宮骶韌帶相關的疾病:,

解剖結構:

1、骶子宮韌帶:
解剖名。骶子宮韌帶是子宮韌帶之一。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起於子宮頸後面,向後繞過直腸,附於骶骨前面,具有牽引子宮頸向後上的作用,維持子宮前屈位。
骶子宮韌帶亦稱直腸子宮韌帶。起自子宮頸上端的子宮肌,經直腸側方向後止於第2~3骶椎的前面。除纖維束外,內有大量平滑肌纖維,故又稱直腸子宮肌。對子宮的正常位置和姿勢起固定作用。該韌帶上被以腹膜皺襞,稱為直腸子宮襞,形成直腸子宮陷凹的側界。
2、子宮韌帶:
子宮韌帶指子宮兩側伸展的闊韌帶、圓韌帶和子宮骶韌帶。具有固定子宮的作用。闊韌帶系自子宮兩側緣伸展至骨盆壁的兩個翼狀結構。二者將盆腔分為前、後兩個間隔。每條闊韌帶是一個包圍各種結構的腹膜褶,有上、側、下、中四緣,上緣內側2/3形成輸卵管系膜,附於輸卵管;上緣外側1/3從輸卵管傘狀端伸展至骨盆壁,形成卵巢懸韌帶,卵巢動脈由此穿過,輸卵管下的闊韌帶部分即為輸卵管系膜,由兩層腹膜所組成,其間為一些鬆弛的結締組織,其中有時可見卵巢冠,卵巢冠相當於男性附睪的頭,闊韌帶底部很厚,與骨盆底的結締組織相連,子宮血管由此經過;子宮闊韌帶的最厚部分叫主韌帶。子宮骶韌帶由結締組織所構成,與陰道上部的宮頸和子宮側緣牢固聯合,此部分包含著子宮血管和輸尿管下段。子宮下段闊韌帶的直切面呈三角形,子宮血管處於它闊大的基線之上,它與宮頸附近的結締組織廣泛連續,即為子宮旁組織。闊韌帶上部的直切面顯示分為三支,分別圍繞輸卵管、子宮-卵巢韌帶和圓韌帶。圓韌帶從子宮的前部和側部的兩旁伸至輸卵管附著處之下,每一條圓韌帶處於腹膜的一褶之中與闊韌帶相連,並向上、向外伸過腹股溝,終止於大陰唇的上部之中;非妊娠期圓韌帶的直徑為3~5mm,由直接與子宮相連的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相當於睪丸引帶。子宮骶韌帶從宮頸的後部和上部伸展、環繞直腸,然後附著於第二和第三骶椎上筋膜之中,由結締組織和肌肉所組成,並被腹膜所覆蓋,構成直腸子宮陷凹的側界,並對宮頸施加牽引力,以協助子宮保持在正常位置。部分學者將子宮主韌帶亦劃歸子宮固定裝置之內。

子宮韌帶的構成:

子宮韌帶指子宮兩側伸展的闊韌帶、圓韌帶和子宮骶韌帶。
1、子宮骶韌帶:
骶子宮韌帶是子宮韌帶之一。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起於子宮頸後面,向後繞過直腸,附於骶骨前面,具有牽引子宮頸向後上的作用,維持子宮前屈位。
2、子宮圓韌帶:
子宮圓韌帶乃一圓形條索,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全長約12~14厘米,起於子宮側緣上部,輸卵管附著部稍下方。初向前外方,跨過膀胱血管、閉孔血管和神經、臍動脈索以及髂外血管等上方,經腹股溝管腹環,繞過腹壁下動脈起始部,入腹股溝管,出皮下環,止於大陰唇及陰阜的皮下組織中。
3、子宮闊韌帶:
為由子宮側緣向外側展延到達骨盆側壁的雙層腹膜皺襞,近似四方形上緣游離,內含輸卵管;外側緣附著於骨盆;下緣附著於盆底。除構成輸卵管(輸卵管與卵巢系膜之間的腹膜皺襞)系膜及卵巢系膜(卵巢與闊韌帶之間的腹膜皺襞)外,其餘大部分,則稱子宮系膜,內有含脂肪的疏鬆結締組織,名子宮旁組織,於子宮頸周圍尤為發達。此組織向下連於陰道旁組織,前接膀胱旁組織,後達直腸旁組織。在子宮頸與體兩側的子宮旁組織內有豐富的靜脈叢。

與子宮骶韌帶相關的疾病:

(一)子宮骶韌帶腫瘤:
1、概述:
子宮骶韌帶腫瘤原發性的極少,偶有起源於骶韌帶的平滑肌瘤,其他包括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和轉移性腫瘤。
2、臨床表現:
骶韌帶的平滑肌瘤多數體積小而無症狀,較大者可出現排便困難、腰骶脹痛等壓迫症狀。若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出現經期腰骶墜痛並向肛門放射。轉移性腫瘤可同時伴有全身症狀。
較大肌瘤可在子宮後方骶韌帶附近捫及肌性腫塊。內膜異位囊腫表現為骶韌帶增粗伴有觸痛囊腫或結節。轉移性腫瘤除了有原發灶的表現外,可在盆底觸及質地硬、固定、結節狀的腫塊。
3、輔助檢查:
B超、CT和MRI檢查有助於診斷。轉移性腫瘤可出現相應腫瘤標誌物的升高。
4、診斷:
結合病史、全身檢查、婦科檢查以及B超、CT、MRI檢查可協助診斷。最後有賴於手術病理診斷。
5、鑑別診斷:
原發性骶韌帶肌瘤應與盆腔轉移性癌、子宮內膜異位症和慢性炎症等疾病相鑑別。
6、入院後處理:
體積小、症狀輕的子宮骶韌帶腫瘤,可保守治療;若考慮為原發惡性或良性腫瘤有明顯壓迫症狀者,應予手術探查。
(二)子宮內膜癌:
1、概述:
由子宮內膜上皮發生的癌變稱為子宮內膜癌,又稱宮體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多發生在年齡較大的婦女。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年齡較子宮頸癌平均晚發10年,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以60歲最多見。近年來,因婦女平均壽命延長、防癌普查的開展、診斷技術的提高以及雌激素類藥物的廣泛套用,子宮內膜癌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另一方面,因宮頸疾病及時治療,宮頸癌發病率下降,在有些國家,宮頸癌與子宮內膜癌的比例已從過去的5~10:1變為1:1或3:2。國內亦有此趨勢。
2、病因:
子宮內膜癌的病因雖不明確,但與長期大量雌激素的刺激有關。在臨床上,因絕經後長期大量使用雌激素而發生子宮內膜癌者屢有報導。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多囊性卵巢綜合徵、子宮肌瘤等易並發子宮內膜癌。
3、直接蔓延途徑:
經宮頸浸潤至陰道,或經肌層浸潤至子宮漿膜層而蔓延至輸卵管、卵巢,並可廣泛種植在腹膜、子宮直腸陷凹、大網膜及附近的腸曲上,血行轉移可至肝、肺、骨等部位。
4、手術治療:
對Ⅰ期患者一般作全子宮切除,但因子宮內膜癌易轉移至卵巢及輸卵管,故兩側附屬檔案均應同時切除。又因復發癌易發生於陰道頂端,手術時應切除陰道頂端1~2cm。如為Ⅱ期,宮頸管已累及,則按子宮頸癌手術範圍處理,作子宮廣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
手術放射綜合治療則可分術前放射及術後放射兩種。一般均用術前放射,其優點為①放射線使癌細胞變性及淋巴管周圍組織瘢痕化,減少術中陰道及宮旁轉移的發生。②使腫瘤灶縮小,便於手術。③減少感染機會。對Ⅰb期以上患者的術前放射,一般用腔內照射,鐳或137Cs等治療。腔內照射可與病灶緊貼對局部及宮旁發揮較大作用,劑量為3000~5000mgh。體外照射可用60Co照射或直線加速器,近來由於體外照射效能提高,能代替腔內照射,術前用3000rad,術後需要時可補至總量5000~6000rad。手術時間的選擇,以放療後6周為宜,此時急性放射性反應已消失,組織不再充血,腫瘤亦已縮小,手術易於進行。放療後淋巴管封閉,腫瘤表面癌細胞活性喪失,因此發生轉移、種植的可能大為減少。術後應根據切除的子宮有無頸管蔓延或肌層深部浸潤,或是否為未分化癌而決定是否需追加輔助性放療。近年來有人主張在切除子宮、兩側附屬檔案及部分陰道後,在陰道頂端置鐳以防止陰道復發。此亦為術後放療之一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