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景區

驪山景區

驪山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遠望山勢如同一匹駿馬,故名驪山。驪山溫泉噴涌,風景秀麗多姿,相傳在洪荒時代,這裡就是女媧“鍊石補天”的地方;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為帝王遊樂寶地,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也發生於此。

景驪山是中國古今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改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亘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古蹟志》云: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亘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聖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游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驪山景區
  • 地理位置秦嶺北側
  • 著名景點:臨潼博物館
  • 歷史:女媧補天、烽火戲諸侯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驪山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後代的王宮貴族。周代、秦代和漢代,這裡都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後建溫泉宮。公元747年(天寶六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官;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宮本身成為一座宮城,鐐牆依山勢曲折而築,東西南北分別有開陽門、望京門、昭陽門、津陽門。樓、台、亭、閻散布于山腰,一片豪華景象。山上建有飛霜殿,專為唐明皇寢殿。九龍湯,是唐明皇的浴池。為楊貴妃建有芙蓉湯。史載:“湯池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湯,周環數丈,悉砌以百石,瑩徹如玉,面階隱起魚龍花鳥之狀,四面石坐階級而下,中有雙石白蓮,泉眼自瓮石口中湧出,噴注白石蓮之”芙蓉湯原址今已開掘,蓮花石至今猶存。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是這樣描寫貴妃沐浴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清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明代畫家的《貴妃出浴圖》同樣描畫了貴妃出浴的嬌態。”
驪山山腰有老君殿,系唐華清宮朝元閣遺址。唐玄宗信奉道教,朝元閣是他孝敬老子的地方,殿內原有老子石刻像,傳系唐代著名雕刻家元伽兒所作,頗具藝術價值,現存陝西博物館。老君殿東側有唐代長生殿遺址。唐玄宗和楊貴妃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發生在這裡。自老君殿向北轉,是著名的驪山晚照。由此向西南變成台階狀緩坡,每當夕陽西下,整個山坡金碧輝煌,籠罩在金光之下,顯得格外妖嬈。尤其深秋時節更是滿山紅葉,觸景生情,一派寧靜平和的景象。
在西秀嶺第二峰頂端有老母殿,初建於唐代763年,供奉的是驪山老母,有人認為她就是神話中的女媧氏;第一峰頂有烽火台,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著名歷史故事,就發生於此。
唐代鼎盛時期的華清宮在“安史之亂”(8世紀中葉)後規模大為縮小。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建築的基礎之上經過多次修繕、擴建以及發掘復員唐代遺址後形成的。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積85560平方米,分為東區、西區和中區。驪山加強了植樹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遺址也得到保護。山下建有華清池公園,溫泉療養院,山上有纜車連線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盡收眼底。

主要景點

位於臨潼縣城東側,是一座以陳列該縣出土文物為主的地方性博物館,緊靠華清池,紅柱挺立,迴廊曲繞,別具一格。該館建於1979年,占地6600平方米,陳列面積約600平方米。沿襲中國北方四和院的形式,館內設有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三個陳列室和一個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餘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唯一記載武王伐紂的遺物,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屬於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此已被列為國家級特級文物。
臨潼,南依驪山,北俯渭水,因有臨河和潼河分別從縣城東西兩側穿過而得名,全縣面積898平方公里,人口61.3萬人,自古以來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臨潼縣歷史悠久,歷代曾先後建城十幾座,迄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秦獻公的“商鞅變法”、30年代的“西安事變”都發生在這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