騊駼

騊駼

騊駼為北方產的一種毛色以青為主的野馬,一直是為歷代名馬,極得到人們的重視。《山海經·海外北經卷八》、《史記》、《逸周書·王會》等都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騊駼
  • :原生生物界
  • :馬
  • 分布區域:北方
概述,詳細解釋,良馬,劉騊駼,李騊駼,

概述

1.馬名。《山海經》:“ 北海內有獸,狀如馬,名騊駼。”
2.人名。劉騊駼,東漢臨邑候;李騊駼,隋朝官吏。

詳細解釋

良馬

《逸周書·王會》:“ 禺氏 騊駼。” 孔晁 註:“騊駼,馬之屬也。”《爾雅·釋畜》:“騊駼,馬。” 郭璞 注引《山海經》:“ 北海內有獸,狀如馬,名騊駼,色青。” [唐]權德輿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方看簪獬豸,俄嘆縶騊駼。”[ 明] 孫柚 《琴心記·給管求文》:“雙鳳花袍來廣漢,都看仙仗迴旋;交螭團扇聽騊駼,盡訝神儀閃爍。” [清] 鄂爾泰 《昭陵石馬歌恭和御製元韻》:“ 文皇雙馬特超絕,騊駼騄駬堪齊蹤。” 郭璞有圖贊:“騊駼野駿,產自北域,交頸相摩。分背翹陸,雖有孫陽,終不在服。”《爾雅》曰:“騊駼,北野之良馬。”這說的是騊駼就是北方產的一種野馬也。郝懿行注此條云:“爾雅注引此經,騊駼下有‘色青’二字,史記匈奴傳徐廣注亦云:‘似馬而青’”。看來這是一種毛色以青為主的野馬。
這種野馬在何處呢?《史記》曰:“匈奴奇畜則騊駼。”據記載產於甘州境內,《甘肅通志.雜記》說:“扁都口南五十里有野馬川,出野馬,古所謂陶塗者也。”這裡說的陶塗據說就是古時陶塗國。《漢書》揚雄傳第五十七有記載:“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塗。東南一尉,西北一候。”這是一段描述漢朝疆域,左面(東方)至東海,右面(西方)至渠搜(在河套地區,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前面(南方)至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後面(北方)至陶塗。這個陶塗是什麼地方呢?如淳注曰:“小國也。”著名漢書注家顏師古曰:“騊駼馬出北海上。今此雲後陶塗,則是北方國名也。本國出馬,因以為名。”原來此國的名稱因馬名而來。又據甘肅志所記,看來此小國大概就在那一帶了,再向北就是匈奴了,即今之內蒙一帶了。可是,據《史記》說騊駼也是匈奴人的奇畜,我倒是認為“騊駼”這個名稱很可能是匈奴人起的,因為聽起來總像外國名稱,蒙古俄羅斯很多地名後面都會拖著個“圖”字,如阿拉木圖、扎克圖、毛蓋圖、蘇海圖等,“圖”“駼”“塗”都是一個音。匈奴人善騎,當然也善馴馬,那裡當然更是多產馬,產好馬。再說,從很古書上一提到“海外”這個詞,往往就是指中國以外地方,就是現在,我們也是說某某人有“海外關係”時就是指某人有外國親朋好友。騊駼一名正是在《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記載,所以我更認為其實此馬更應是主產匈奴為是。因此也有不少人認為,今天的蒙古馬就是騊駼馬的後代。

劉騊駼

劉騊駼(?-公元126年),劉復之子,博學多才,封臨邑候。漢安帝永初年間(公元107年—公元113年),任校書郎,與劉珍李尤奉命續撰《漢記》,徙至南宮東觀,故稱《東觀漢記》。曾與從兄平望侯劉毅馬融在東觀校定《五經》。又與劉珍等撰寫《中興以下名臣烈士傳》,多散佚,僅《上書請著太后註記》存於《後漢書·和嘉鄧皇后紀》。公元126年,“劉珍等《東觀漢紀》垂成,會與劉騊駼、李尤等並卒。”

李騊駼

李騊駼是隋朝政治人物。早年擔任鄴縣令,後為壽陽道行台左丞。武平四年五月被圍困在壽陽城內。十月乙巳日,吳明徹軍隨後發起猛攻,一鼓作氣攻克壽陽,俘王琳王貴顯、可朱渾孝裕與李騊駼等,送到建康。開皇初,永安太守。卒於絳州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