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肇憲

馮肇憲

馮肇憲(1896—1923)廣東海珠區黃埔村(原番禺)人,1912年國中畢業後考入黃埔海軍學校,1913年冬畢業於廣東黃埔水師學堂第十屆駕駛班。畢業後,馮肇憲一直在廣東海軍服役,但因廣東海軍很穩定,使他在前途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逐漸傾向革命。1922年任永豐艦艦長,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背叛革命,在6月16日凌晨,陳炯明下令炮轟總統府。永豐艦艦上官兵義憤填膺。為了確保孫中山的人身安全,馮肇憲策劃於6月17日將孫中山迎上永豐艦,親自護衛孫中山。從6月17日登艦到8月9日離艦,孫中山與永豐艦官兵風雨同舟,以永豐艦作為他的座艦和指揮艦,與叛軍進行了一系列的戰鬥,開始了廣州蒙難55天曆程。在這55天裡,馮肇憲出色地完成了護衛孫中山的任務。孫中山脫險,安全回到上海。馮肇憲又旋即接受了孫中山的命令,擬任其為廣東海軍艦隊司令,由上海重返廣州,配合陸軍繼續參與平叛鬥爭。在途經香港時,馮肇憲突然發病。考慮到孫中山交辦的任務尚未完成,他毅然抱病返穗投入平叛鬥爭。1923年1月,因病在廣州去世,年僅27歲。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同年4月16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時任廣東省長的胡漢民下令將永豐艦易名中山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肇憲
  • 別名:“護法鐵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番禺縣黃埔鄉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23年
  • 職業:海軍軍人
  • 畢業院校:廣東黃埔水師學堂(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前身)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畢生追隨孫中山的永豐艦長
  • 性別:男
  • 政黨:中國國民黨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馮肇憲(1895~1922),廣州市黃埔村人。民國元年(1912)國中畢業,考取了廣東黃埔海軍學校。1916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廣東艦隊工作。1922年初,馮肇憲在廣東江海防司令陳策薦舉下,由孫中山親自委任為永豐艦艦長。
1922年6月15日,陳炯明背叛活動的訊息傳到艦隊後,廣東江海防司令陳策立即召開艦長秘密會議,商討警戒任務。當時,馮肇憲和永豐艦廣大官兵表示堅決擁護孫中山。孫中山幾經周折,終於離開總統府,避難永翔艦。
6月16日晨,馮肇憲和各艦長軍官集中永豐艦分析局勢及孫中山安危問題。大家一致對海軍司令溫樹德把孫中山接到永翔艦的行動產生懷疑,認為孫中山在永翔艦不夠安全,對此,決定見機行事。嗣後,馮肇憲率領兩名士兵代表,乘小火輪到永翔艦,向孫中山報告:“永豐艦全體官兵,憤怒不可壓止,準備立即發炮轟擊叛軍,請總統即下命令。”孫中山認為“時機尚未到,各艦與岸上友軍必須行動一致,不能獨行”。馮肇憲乘機請孫中山到永豐艦訓話,以示安撫全艦官兵。孫中山同意,隨馮肇憲來到永豐艦。馮肇憲向孫中山呈述留在永翔艦上不夠安全的想法之後,竭力請求總統留在永豐艦。當時在坐的永翔艦艦長丁培龍亦表示同意,後來孫中山就一直駐在永豐艦。
孫中山在永豐艦避難的55天中,馮肇憲積極擁護孫中山的主張,並出色地完成了保護孫中山的任務。
7月8日,海軍司令溫樹德接受陳炯明賄款26萬元後,率領海圻、海琛、肇和等三艦離開黃埔,駛出蓮花山河面。翌日,駐在長洲的海軍陸戰隊司令孫祥夫亦隨溫樹德叛變,長洲炮台因而失守,使永豐等艦受到陸上叛軍炮擊。7月9日晚,馮肇憲按照孫中山的命令,指揮永豐艦按預定的地點、時間開航。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終於帶領全體官兵完成規定的任務,使孫中山安全轉移。
8月9日,孫中山決定離艦赴港轉滬。當日,孫中山便與馮肇憲、招桂章、歐阻琳、丁培龍等離艦,乘小電船登英領事自動提供護送之摩軒號炮艦赴香港,後再轉赴上海,會見了李大釗。
馮肇憲根據孫中山的指示,回廣州擔任廣東海軍司令,配合陸軍部隊徹底平息陳炯明的叛亂。途經香港時,馮突然發病,當時許多同志力勸其留在香港醫治,但馮肇憲考慮到孫中山交給他的任務還未完成,毅然抱病返穗開展平叛工作。於1922年在廣州逝世。

人物生涯

1917年7月,孫中山由上海南下廣州,開始在南方發動反對段祺瑞獨裁專制的護法運動。7月23日,駐滬海軍發表《護法宣言》。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懲辦禍首”的三項主張。隨後,海軍總長程壁光率領海圻號、永豐號等戰艦組成的護法艦隊,追隨孫中山先生南下護法。同年9月,護法軍政府在廣州成立,孫中山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在此期間,永豐艦跟隨廣東護法軍赴海南,參加討伐段祺瑞的親信、兩廣巡閱使龍濟光的戰鬥。1918年5月,由於護法軍政府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孫中山被迫辭去海陸軍大元帥職務,離開廣州前往上海。第一次護法運動宣告失敗。
1919年,粵軍決定回師討桂,孫中山派孫科到澳門以特派員名義成立辦事處,策動在粵海陸軍起義。馮肇憲被任命為策動海軍起義的督察長,參加第三小組“奪艦”行動,負責奪取江固號炮艦。7月15日,馮肇憲等已聯絡好江固艦上的內應,準備午夜奪艦。但是晚10時許,獲悉此次行動計畫的一批綠林中人提前將艦自省河東堤劫走,馮肇憲等人以為計畫暴露,只好取消行動。此次奪艦雖未成功,但馮肇憲卻由此與孫科在廣東海軍中的親信陳策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進而得到孫科的信任。
1920年8月,援閩粵軍奉命回師廣東,將桂系軍閥趕回廣西。同年11月,孫中山由上海重返廣州,恢復軍政府,宣布繼續護法。1921年4月,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
1922年4月27日,由於派系鬥爭和政見分歧,護法艦隊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孫中山採取果斷措施,孫中山下令以武力改組由閩籍軍官把持的護法艦隊,派廣東水魚雷局局長溫樹德和長洲要塞司令陳策分別組織敢死隊奪取包括海圻、海深、肇和三大巡洋艦在內的各艦艇。馮肇憲隨陳策負責奪取駐省河的永豐等淺水炮艦,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馮肇憲從4月1日中午11:30 到下午4:00,整個護法艦隊11艘軍艦全部被敢死隊奪取。此次“奪艦”行動成功之後,孫中山發布兩項命令。一是任命溫樹德為海軍艦隊司令、孫祥夫為海軍陸戰隊司令、馬伯麟為廣東長洲要塞司令、陳策為廣東海防艦隊司令。二是由委任了包括永豐艦艦長馮肇憲在內的護法艦隊各艦艦長。
作為該艦的第五任艦長,他的年齡比前四任艦長都要小,資歷也淺得多。馮肇憲能夠躍升為永豐艦長,主要靠的是他與陳策的關係以及他對孫中山的忠誠,而他的忠誠很快又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
1922年6月16日深夜,反對孫中山北伐主張的陳炯明(護法軍政府陸軍部部長)指揮部下公開發動叛亂,派兵攻打總統府和孫中山在廣州的住地觀音山。陳炯明背叛革命、大總統蒙難的訊息傳到永豐艦後,艦上官兵紛紛要求炮擊叛軍陣地。經馮肇憲艦長勸阻,才決定有待與各艦艦長協商後,整個海軍艦隊採取一致行動。由於事先得到密報,孫中山在衛隊的掩護下,從總統府安然脫險。由越秀樓抵達天字碼頭,連夜登上寶壁艦,隨後又轉移至溫樹德的座艦永翔艦。溫樹德一直與陳炯明暗有往來。馮肇憲得知孫中山上了永翔艦後放心不下,於是為了確保孫中山的人身安全,策劃將孫中山由永翔艦迎上永豐艦
6月17日早上,馮肇憲突然登上永翔艦,稱永豐艦上官兵群情激奮,要獨自發炮攻打叛軍陣地。請大總統上艦加以勸阻,以便統一協調海軍各艦行動。倉促之間,孫中山只得答應上艦去做工作。當孫中山登上永豐艦時,發現好多艦長聚集在永豐艦上,馮肇憲這時才說明大家邀請孫中山上永豐艦的原因。永豐艦駐泊長洲要塞附近,與長洲炮台相互照應,從而形成與叛軍包圍對峙的水陸聯合陣地。從6月17日登艦到8月9日離艦,孫中山永豐艦官兵風雨同舟長達55天。馮肇憲在討伐陳炯明、護衛孫中山的鬥爭中,積極擁護孫中山的主張,出色地完成了護衛孫中山的任務。
6月17日,孫中山由永翔艦登上永豐艦。6月29日,蔣介石應召由上海趕赴廣州,協助孫中山先生指揮平叛鬥爭。7月8日,海軍司令溫樹德接受陳炯明賄賂,率領海圻號、海琛號及肇和號3艘巡洋艦離開黃埔。第二天,駐防長洲的海軍陸戰司令孫祥夫也率部叛離孫中山。由於長洲炮台的失控,以致永豐艦受到陸上大炮的直接威脅。孫中山當即在永豐艦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率領艦隊由新造河面沖入省河,到白鵝潭外國使館區的江面上停泊。從新造河面到白鵝潭,沿途經過大沙頭、白雲山、觀音山等叛軍駐點。由於上述地段河道狹窄,因此兩岸炮台炮火對突圍的艦船威脅極大。
7月10日凌晨,馮肇憲按照孫中山的命令,指揮永豐艦到達預定的集結地點,按孫中山的部署準時開航。早上7:00左右,孫中山率領永豐、楚豫、豫章三艦開始突圍。在通過叛軍重兵把守的車歪炮台時,叛軍炮火向永豐艦勐烈襲來。上午11:00,待突出重圍到達預定水域時,三艦早已是遍體凌傷。7月19 日,永豐艦在白鵝潭停泊期間,又遭叛軍魚雷襲擊。
8月9日,由於永豐艦上彈盡糧絕,加上北伐征戰回師廣州的援軍中途受阻,孫中山被迫離開永豐艦,乘英國摩漢號軍艦轉道香港前往上海。馮肇憲隨船將孫中山先生護送到上海後,又按孫中山的指示由上海重返廣州,擬任其為廣東海軍艦隊司令,配合陸軍繼續參與平叛鬥爭。
在途經香港時,馮肇憲突然發病。當時,許多同志勸其留港醫治。但考慮到孫中山交辦的任務尚未完成,他毅然抱病返穗投入平叛鬥爭。不久,有著“民國海將護法三忠”(盛延祺、歐陽琳、馮肇憲)和“護法鐵衛”之稱的馮肇憲因病在廣州去世,時年27歲。為了表彰他的護法功勳,孫中山親筆題寫了“勞苦功高”四個大字的條幅,並派專人到廣州主持馮肇憲的奠祭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