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近代教育家)

馬駿(近代教育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駿(1881-1945),字君圖,回族。清代山西省澤州府鳳台人(今山西晉城城區人)。於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出生,祖籍寧夏,其父是明代回族將領馬文升的後裔,因開駱駝店落戶今山西晉城城區東關。

馬俊自幼聰穎,童年在私塾讀書,1901年中秀才,1902年在山西大學西齋就讀,畢業後去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回國後,曾先後任山西省閻錫山政府的駐軍代表、河東觀察使、河東道尹,以及國民黨山西省民政、教育廳廳長和山西省文獻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代表等職。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到晉城,向民眾積極宣傳抗日救國主張,並組織了回民武裝奮勇抗擊日軍。不幸被俘後,恪守民族氣節,寧死不屈。1945年6月2日,日軍由晉城向長治撤退時,押解馬駿行至高平途中,被日軍摧殘致死。

2009年12月,馬駿故居被晉城市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本名:馬駿
  • 字號:字君圖
  • 所處時代:清末
  • 民族族群:回族
  • 出生地:山西澤州府(今山西晉城)
  • 出生時間:1881-10-5
  • 去世時間:1945
  • 主要成就:近代教育家
  • 祖籍:寧夏
基本信息,主要貢獻,馬駿故居,

基本信息

馬駿(1881~1945),字君圖,回族。祖籍寧夏,其父因開駱駝店落戶今晉城城區東關。馬駿自幼聰穎,19歲中秀才。清末廢科舉改學校,他考入山西大學西齋。畢業後,應試留學英國牛津大學。由倫敦歸來留住日本時,與閻錫山、商震等參加了孫中山的同盟會,旋被孫中山派往山東發動革命。辛亥革命後由山東調回山西,閻錫山選派馬為駐京代表。1913年改任河東道尹,駐運城。為鎮壓反閻勢力,推行村閭政治大賣其力,殺人很多。晉南政局穩定後調任民政廳長,將省內“才能平庸,素無政績”的數十名縣長盡予撤換。輿論大嘩。閻錫山恐事態鬧大,改任馬駿為河東鹽運使,又改任教育廳長。任教育廳長不久,著手整頓教育,撤換高等及中等學校校長多人,又因調解學生運動事遭閻猜忌,改任實業廳長。
馬駿的孫女馬四紅(現年82歲)說起爺爺,欲語淚先流。馬駿的孫女馬四紅(現年82歲)說起爺爺,欲語淚先流。

主要貢獻

1927年,晉城人苗培成為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常務主任委員,組織速成科培植黨羽,招收大批學員進行訓練,並在文瀛湖邊召開誓師大會。因同鄉關係,馬駿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會畢,馬駿回省開會,國民黨省黨部指揮速成科學員及太原大中學校的學生進行遊行示威,包圍首府請願。閻錫山兩次派人勸解無效。第三次,馬駿出面勸解,學生即散去了。不久,閻錫山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封匿名信,內言:“謹防內部人勾結外部人,解散前線,搗亂後方。”馬駿到後,閻把信交給他,讓查辦此案。馬駿看信後,怒不可遏,知道又是趙戴文在閻跟前說他的壞話。一氣之下,辭去實業廳長到北京住閒去了。
馬駿的出走,原是閻錫山統治集團內部派系鬥爭的反映。閻錫山統治山西期間,山西的廳道班子中,分為東洋、西洋兩派。東洋派以趙戴文為首,西洋派以馬駿為首。兩派對閻來說,都是畢恭畢敬,竭誠盡力的。但兩派之間的矛盾確是尖銳的。馬駿曾對人說:“閻錫山是個好人,就是趙戴文太壞,把閻錫山也教壞了。”馬著《詠清詩》中“恨麻雀”一首:“最恨檐前雀,喳喳日不休”,就是罵趙戴文的。趙對馬也是這樣,有機會便在閻錫山面前說他的壞話。蔣介石定都南京後,向山西要一內政部人選。起初,閻錫山擬由馬駿出任,趙戴文說:“馬駿為人那樣大方,是不是能為你?去後還能否回山西?這都是問題。”閻因而遲疑,後改派楊兆泰前往。這次馬駿勸學生散去後,趙戴文弦外有音地對閻說:“還是君圖能幹,一出去就解了圍。”隨後,閻錫山辦公桌上又出現了匿名信。馬駿疑是趙戴文對他加誣,閻錫山對他產生疑心,所以忿然回寓稱病休養。
1931年初,閻馮倒蔣失敗,閻錫山被迫下野,徐永昌接任山西省主席後,邀馬駿出任山西省政府委員。
1932年,閻錫山復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任馬駿為山西省查禁毒品委員會督辦。馬駿到任後,雷厲風行地查禁菸毒,將一些依仗權勢,無人敢於過問的販毒者,盡行查辦。他首先將辛亥革命元老黃國梁之侄、大毒販黃大清拿來正法,隨即又把金守信、尹禿子、雷七則等有民憤的毒販子先後查辦。一時間,山西禁菸之風大興,吸毒者紛紛下癮悔改。閻錫山表面上查煙禁毒,取締煙販,暗中卻又以“官制戒菸餅”的形式實行專賣。馬駿對此非常不滿,公開提出反對,並辭去禁毒委員會督辦之職。
1935年底,閻錫山任馬駿為執法處長,把自己身邊的警衛員趙芷清等四人派去警衛馬駿。馬用晉城人韓生萬做審判官,殺害過國民師範的七名學生,受到輿論抨擊。《天津日報》以“山西屠戶馬駿”為題對他進行譴責。
1936年,馬駿出任山西省文獻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代總編纂(總編纂由閻錫山兼)。
1937年10月,忻口戰役後,太原告急,疏散人口。馬駿帶領文獻委員會的全體工作人員及檔案文獻,返回晉城。此後與駐在晉城的國共雙方等人時有過往(如北路軍總司令朱德1937年冬住晉城西河焦元吉院,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駐晉城南村鎮陳莊)。先後逃居郊區東石瓮、賢坊村、大東掌、南掌村等地。
1938年,日軍首次進犯晉城撤退後,陝軍529旅楊旅長誤認為馬駿有通日行為,將其扣捕。由白崇禧、孫殿英等人出面解說,釋放。
不久,他以自己私立的崇實中學所積存的十萬銀元經費為主,同時傾僅私囊,用來組織山西省回民抗日協會,大力號召回族同胞踴躍參加抗日運動。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全力進行抗日活動。該隊由最初十幾人的隊伍迅速發展到300多人,活動於晉城、陽城、壺關等地,進行了為時兩年的抗日鬥爭。
日本方面為了籠絡中國民心,曾多方設法拉攏馬駿。如“中國回教總聯合會華北聯合總會”曾派一個叫向井的日本人到晉城,打聽馬駿的下落。他們把馬駿89歲的老母虜去做人質,企圖逼馬就範。馬母拒絕勸降兒子,馬駿本人忍痛割愛,拒不露面。一年後,馬母終因日人的折磨而逝世,馬駿含悲繼續組織抗擊日寇的活動。
1943年,充任國民黨中央賑濟委員會專員的次子馬鶴年,由寧夏返晉探親,同時奉蔣介石之命邀馬駿赴重慶出席國民參政會。行將動身之際,因回民內奸劉兆民的出賣,被日特在南掌村將馬捕獲,押至晉城城內花胡同軟禁。山西省偽省長蘇體仁、王瓖等多次派人勸馬駿降日,均遭拒絕。馬駿不顧個人安危,繼續給他在寧夏的兒子們寫信,要他們堅持抗戰到底。
軟禁期間,太原清真寺回教聯合會來電慰問,馬駿回電說:“駿之被捕,事無待言,並未參加任何團體”,以表示其堅不降日之志。接電後,太原回教首領姚惠民、喬育民,以及日本顧問大島秀雄,都向馬駿寫信致意。馬駿對前來慰問他的人說:“我今年已經63歲。我的壽數已經到頭了,鬼子經常來打擾,我對他們說,你們侵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你們把勢力擴展到朝鮮和我國東北還不夠,還妄圖吞併全中國,野心太大了,必將受到世界民眾的譴責。”他還說:“我聽真主的召喚,但憑鬼子發落。”
1945年4月,日軍由晉城撤退時,裹挾馬駿至長治。同年夏,馬抑鬱成疾,彌留狀態中猶厲聲高呼:“誓死不做亡國奴……!”真正保持了民族氣節。卒年65歲。

馬駿故居

馬駿故居,位於今山西省晉城市城區東大街路北,東臨澤州路,西近大十字,南有新市街,北靠書院街(北環路)。2009年12月,馬駿故居被晉城市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