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跑泉磯

馬跑泉磯

馬跑泉,亦稱馬刨泉、馬跑泉磯,也叫槍扎御井馬跑泉。在今鹹陽市老城西約25華里馬跑泉(秦都區馬泉街道辦馬跑泉村)。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打獵路過此地,人馬乾渴,槍扎馬刨,掘泉於此。

馬跑泉簡介,名稱由來,相關傳說,文物介紹,相關古詩,馬跑泉磯,馬 跑 泉 [清]宋 琬,馬 跑 泉 [清]黃中璜,

馬跑泉簡介

馬跑泉磯,具體時代不詳,位於秦都區馬泉鎮馬跑泉村,在1990年11月被認定為陝西省鹹陽市重點保護文物。

名稱由來

明弘治六年(1493年)鹹陽知縣趙璉君與邑進士總結出了著名的鹹陽八景:渭陽古渡、灃水碧波、畢原荒冢、魚台晚釣、細柳清風、馬跑泉磯、杜郵春草、龍巖翠柏。

相關傳說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打獵路過此地,人馬乾渴,槍扎馬刨,掘泉於此。

文物介紹

馬跑泉分為大泉和小泉。大泉直徑二丈左右,呈圓形,周圍是用磚或青石條砌成的,深約八尺左右。泉水一年四季如正月十五晚上放花,晝夜不息,突突上噴,水柱高二尺左右。泉水清澈見底,晶瑩可愛,南來北往之人,絡繹不絕,流連忘返。
天為生民溉沃田,源頭河水自潺溪,
溝洫有界連千畝,晝夜如斯歷萬年;
擊壤共相忘帝力,臨流誰不羨淵泉,
馬跑尚爾難憑信,況是明皇出獵還。
贊曰:泉滾滾而流,石磷磷可見。渴而飲泉,泉清冽。宜觀息而坐石,石寬而可愛。灌田多白髮老翁,桔槔咿喔於林外;浣服來翠裙少婦,砂杵丁東於溪傍。南畝西疇,比別鄉則禾苗易長,左園右圃,較他里則蔬菜偏佳。視為金地,名曰寶泉,是為一景。
大泉東南一百米左右,有一個小泉,直徑約五尺左右,只是大泉在官道的北側,小泉在官道的南邊。兩泉東北、西南流向,卻在一個水線之上,故有“大泉有水小泉滿,大泉沒水小泉乾”之說,事實上的確就是這樣的。八十年代初期,即1983年,生產隊解散之前,馬跑泉千百年來,潤澤養育著這裡方圓數十里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也造福了南來北往做生意的買賣人。
大泉西北角有一棵大槐樹,高約三丈。樹冠直徑約五丈,齊胸周長約一丈三。遠遠望去,似一把巨大的神傘,一代一代的庇佑著這裡勤勞、勇敢、善良的人民。千百年來歷經兵荒馬亂,天災人禍,大槐樹依然枝繁葉茂,如黃帝陵門面那槐七摟八拃半,二十四個圪垯不上算的松柏樹,衛士一般,巍然屹立在馬跑泉一旁。我不由得為大槐樹暗暗慶幸,不知道她是怎樣的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從歷史的夾縫中逃了一條活命。
大槐樹伸向東南方向,原有一個約有三丈左右巨大的樹股,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恰似一條綠色的長龍,如秦瓊、敬德一般,忠實護衛著馬跑泉不受侵犯。遺憾的是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中,被人們砍伐燒掉了,至今那個幾尺大的疤疤子還能看見,疤上還流著狀如柏油的紫黑色的樹汁,好像淚水似的,默默地控訴著人類的殘忍和罪惡。
小泉旁邊有一塊高約三尺,寬約一尺多的石碑,石碑上刻著“槍扎馬跑泉”幾個大字。據當地老人說,小泉是唐朝李世民用槍頭頭紮下的,大泉是馬蹄子刨下的。至今那塊老籠大的石頭還在路旁,上面的的確確有一個清清楚楚馬蹄子的窩窩子。那塊石碑子,就埋在這塊石頭南邊約十米處的地底下。
人常說:泉不離潭,潭不離泉。馬跑泉南約三百米處,有個約一畝地的大坑,大泉、小泉的水,除了人們飲用、澆地外,多餘的水都流到這個地方來了,也就是流到潭裡去了。其實,一年四季有潭水的地方,只有一分地左右,約占十分之一,一般一天一夜兩個泉的水能澆五畝多地。1960年鹹陽遭受百日大旱,塬上沒水,人都給渭河南邊跑,馬跑泉的人就沒撞啥,如姜子牙一樣,“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馬跑泉泉水四季不枯,大旱不竭,淫雨不溢,澄泓碧波,浪噴珠璣。此處恰是唐代長安通往巴蜀交通要道之旁,行人絡繹不絕,景色絢麗多彩,加之泉水甘甜可口,正是人們旅途歇息之處。贊日:“泉滾滾而流,石磷之可見。渴而飲泉,泉清洌。宜觀息而坐石,石寬平可愛。灌田多多白髮老翁,桔槔咿喔於林外;浣服來翠裙少婦,砂桿丁東於溪旁。南畝西疇,此別鄉則禾苗易長,左園右圃,較他里則蔬菜偏佳。視為金地,名日寶泉,是為一景。”
今天馬跑泉令人神往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了。唯有大泉旁邊西北角上一棵古老而茂盛的大槐樹,千百年來,歷盡滄桑,依舊巍然屹立在古道一旁。也許是對歷史的見證,也許是對人間的控訴。我默默地站在大槐樹下,心裡猶似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一齊湧上,我不知道自己該向人們再說點什麼?也不知道這棵大槐樹還能苟且偷生到什麼時候?……

相關古詩

馬跑泉磯


天為生民溉沃田,原頭河水自潺爰。
溝洫有界連千畝,晝夜如斯歷萬年。
擊壤共相忘帝力,臨流誰不羨淵泉,
馬跑尚爾難憑信,況是明皇出獵還。

馬 跑 泉 [清]宋 琬


磬折秦亭路,停車有勝游,
出逢秋雨霽,坐愛石泉流。
髡抑迷深岸,荒蒲接遠疇,
吾將勸疏鑿,乘月鼓魚舟。

馬 跑 泉 [清]黃中璜


蒼穹不欲征人渴,故遣驊騮足引泉。
百貫珠璣隨地涌,一泓清鑒水中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