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屁精效應

馬屁精效應

在印象管理心理學與人際交往心理學中,人們把有意增加別人喜歡的表現手法或東西從而對自己有個好印象或獲得利益的現象,稱之為馬屁精效應,或討好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屁精效應
  • 出處:印象管理心理學
  • 性質策略
  • 要點:稱讚和抬高別人
簡介,產生,影響,

簡介

使這一效應產生的策略,稱之為討好策略。這種討好策略是馬屁精慣用的伎倆,他們喜歡拍馬討好,打小報告以贏得對方對他的良好印象或贏取對方對他的信任,獲取更大的利益或精神需求滿足。心理學家E·E·瓊斯認為,這種策略是“在個人品質的吸引力方面,試圖非法影響某一具體他人的一種戰略行為”。
因此,這種討好策略可以分為4個方面:(1)稱讚和抬高別人,(2)意見和行為上遵從他人,(3)自我表現為我什麼都行,或我什麼都不行等,(4)報恩。其討好拍馬的動機是在物質上和地位上的某種獲取。
為了進一步弄清馬屁精效應,瓊斯又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證明了馬尼精效應會使人們受到自己表演的欺騙。因為人們常有一種虛榮心,希望能從最好方面來評價自己,而且評價越高越好。因此,一旦受到馬屁精的讚許,就會滿足他的虛榮心,使他感到別人肯定自己了並且正在羨慕自己的真正自我,如果受到非難,虛榮心就滿足不了他,使他感到懷疑,自己的真正人格別人沒有看見,也沒有被正確評價。

產生

產生馬屁精效應的兩種因素: (1)人們難以準確地了解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既想客觀地了解自己,又想得到別人的好評。如果要想得到好評時,那么他就會對那些他想引起注意的人,表演一種有魅力的、感染人的自我。但是,如果做得太過分的話,就會導致失敗,產生討好的消極效應。
(2)討好者與被討好者存在著一種相互協作的關係,雙方都想從對方獲取某種利益。可見,它們雙方的私心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不存在私心的話,討好者就不會去拍馬,被討好者也不會為討好者的些許讚美而飄飄然,討好效應也就不會存在。

影響

討好策略與瓊斯實驗來看,馬屁精效應之所以產生,主要有如下幾種影響因素: 一是拍馬討好能滿足雙方的心理需要。被拍馬者得到了虛榮心的滿足,自尊心得到了維護,自信心得到了加強,馬屁精得到了心理歸屬,找到了心理依託,同時還獲得了被拍馬者的更多關注和交往機會,並在物質利益上獲得了更多的實惠。因此,這是一種“雙贏”的討好機制。
二是討好策略往往採取了當面戴高帽的技法。也就是說,在討好對方時,對對方的某些固有的優點給予誇張性的褒獎,使對方得到了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使其在較為愉快的心境中接受你的觀點和意見。當然,這種誇張性的褒獎,並不是毫無分寸、令人肉麻的阿諛奉承、吹牛拍馬,而是帶有真實依據的,只是在原有的優點上誇張一些而已,否則,馬屁精效應就產生不了。
三是討好策略往往綜合著是的效應術。馬屁精在討好時,往往是點頭哈腰,嘴上並說著“是的,是的。”這是因為,當馬屁精說是的時候,他自己的機體就會完全處於開放的狀態,令人感到更為真實,這種情緒還會不時地傳染給對方,以致對方毫無防範地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你的意見,也就產生了馬屁精效應。
四是討好策略也夾雜著投其所好術。心理學表明,情感引導行動,積極的情感,比如喜歡、愉悅、高興,往往會產生理解、接納、合作等的行為效果。而積極的情感往往又是需要引導和激發的。投其所好就是引導、激發和加強對方的積極情感,因此,馬屁精的投其所好往往會產生馬屁精效應。
五是與一個人的地位密切相關。瓊斯·格根和戴維斯對海軍軍校學員進行的研究表明:地位低者,以奉承或稱讚別人的優點為主要討好策略,地位較高者,以主動的自我表現為主要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