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惠州會館

馬六甲惠州會館

馬六甲惠州會館,前身為李振發等於1805年創立的“海山公司”(舊址在海山街),為同僑聯絡鄉誼及憩息之所。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9月9日,僑領李亞發購得第二橫街會所為新址,並將“海山公司”易名為“鵝城館”,旋後改為“鵝城會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六甲惠州會館
  • 會館前身:海山公司
  • 會館性質客家會館
  • 創辦時間:1805年
  • 創辦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 創辦人:李振發等
會館介紹,歷史沿革,

會館介紹

馬六甲惠州會館前身為先賢李振發等於1805年創立的“海山公司”(舊址在海山街),為同僑聯絡鄉誼及憩息之所。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9月9日,僑領李亞發購得第二橫街會所為新址,並將“海山公司”易名為“鵝城館”,旋後改為“鵝城會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3月,李亞發退位,由黃喜發、巫亞光、鄧安三繼任。清同治七年(1868年)12月,由鄧伍、黃仕任總理。清同治十年(1871年)6月,改由葉水、吳亞錫繼任,並集資購買原址右側地皮,葉水、鐘嬌(繼任總理)又購置館後之地,重建館宇並創辦惠民學校,培育僑童,會務也益見進展。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惠民學校生員大增,原有教室已不足用,芙蓉同僑永瑞隆東主湯福壽(惠陽水口鄉人)捐獻巨資,擴建修葺,館貌煥然一新。

歷史沿革

民國4年(1915年),會館由戴仕衡、陳瑞生、鐘德勝、黃雲和等主持會務;民國12年6月,所屬同僑募集資金,在羅弄班公路旁,建立醫社,為同僑貧病者解除疾苦。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黃雲和、李觀喜(惠陽淡水人)等募集巨資,再次修葺館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南洋各地淪陷,因同僑熱心抗日事業,館宇遭受封閉,會務被迫停頓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會館始於1945年10月,由鄉賢陳宗岳、戴晉梅、李觀喜等領導復興,重辦學校,經一年時間的修整,館宇方重舊觀。
1950年,為鼓勵華文學校同僑子弟努力向學,會館設立華文中學獎學金。1960年,會館改由溫虎乾、戴晉梅為正副主席。同年11月,成立以溫虎乾、戴晉梅、屈世文、陳維榮組成的建築委員會,發動募捐籌建新會館。
1967年8月,四座並聯三層樓新會館竣工落成。這時,會務頗得進展,一方面將原有華文中學獎學金改為多種語文中、國小獎學金,另一方面成立大學貸款學金委員會,籌集貸學基金,資助家境貧寒而資質聰穎之同僑子弟,完成高等教育學業。
馬六甲惠州會館建立至今,已將近200年的歷史。近200年來,會館服務同僑,服務社會,造福桑梓,業績輝煌。
1978年到1979年度,會館由溫虎乾為永遠名譽會長,戴晉梅、葉文麟、蔡忠為名譽會長;黃初開為會長,黎族綺、賴錦華、羅德勝為副會長;1982年會長陳秀輝;1988年會長黃福;現任主席戴佛送(1990—199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