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學新奠基

馬克思學新奠基

《馬克思學新奠基》是2006年北京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東。

基本介紹

  • 作者:王東
  • ISBN:9787301110904
  • 頁數:570
  • 定價:68.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出版時間:2006-10
內容介紹
該書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東的新著,是他獨立研究馬克思原著40年、在北大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20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精心之作與創新之作。思想主旨是強調,必須大大加強對馬克思本人文本、思想與哲學的系統深入研究,實現馬克思哲學解讀模式的重大創新,並且開創中國特色馬克思學,才能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理論創新,重新開掘與奠定堅實可靠的文獻學基礎和理論研究基礎。全書分三編十章展開,60多萬字。
第一編“三大解讀模式:歷史反思篇”,認為馬克思主義史上的三個五十年,有三種流行的主導解讀模式:19世紀後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馬”解讀模式——通過恩格斯通俗性、論戰性著作來解讀馬克思哲學;20世紀前期,主要流行“以蘇解馬”解讀模式——根據蘇聯模式下的哲學教科書體系理論框架來解讀馬克思哲學;20世紀後期,主要流行“以西解馬”解讀模式— —依據近現代西方哲學框架來解讀馬克思哲學。應當具體地、歷史地分析這三種解模式的歷史貢獻與歷史局限。
第二編“以馬解馬:解讀模式創新篇”,提出面向21世紀,我們必須超越上述三種解讀模式,開創“以馬解馬”的新解讀模式,並提出了這種新解讀模式的十點要領。
第三編“中國特色馬克思學:四大基石篇”,提出我們需要借鑑並且超越蘇聯的馬克思研究、呂貝爾等人建立的西方馬克思學,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當創造富於21世紀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的馬克思學——系統深入展開對馬克思文獻、歷史、理論的綜合研究,使之成為一門嚴格的歷史科學、文獻科學與理論科學、哲學科學,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理論創新重新奠基。為此,首先需要四塊鋪路基石:新型解釋學——新型目錄學——新型版本學——新型文本學。
該書是一部國內外學術資料豐富的研究性專著,是作者將陸續推出的馬克思哲學新解讀三卷本之一;意在探尋新的閱讀方法、學習方法,理論研究的入門之道與走向獨立創新的治學之道;因而適宜相關教師、專業研究人員、本科生、研究生閱讀,關注馬克思主義歷史命運的廣大讀者也會從中受到啟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