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傑(八嶺山鎮馬店村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遭騙欠下14萬,荊州老夫妻蝸居公廁8年還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保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荊州
前言,蝸居公廁8年,遭騙欠下14萬債,8年未買新衣服,

前言

“還不清債,我一輩子不回家。”為了一句承諾,年近60的荊州馬保傑夫婦,在外“漂”了13年,打短工、守公廁、擦皮鞋、送垃圾……錢一毛一毛地掙,債一天一天地還。“別人欠我的可以不還,我欠別人的絕不少一分。”13年,馬保傑夫婦沒過一個春節,靠著吃苦耐勞,省吃儉用,詮釋著“信義”的意義。

蝸居公廁8年

在車來車往的荊州市荊北路,三國公園附近有一家不起眼的公廁。公廁10多平方米,進門你就會發現它的不同:左邊靠牆放著砧板、米桶、電飯鍋,儼然一個廚房;右邊靠牆放著舊冰櫃、12寸電視、保溫瓶,儼然一個客廳。男女廁所的蹲位,與“客廳”、“廚房”僅一塊一人來高的木板相隔。
這裡的確是個家,住著58歲的馬保傑和57歲的蔡炳珍夫婦,馬保傑是一名垃圾清運工,負責著附近13個小區的垃圾清運;蔡炳珍是一名公廁看守員,還兼顧擦皮鞋
每天凌晨3點半,馬保傑準時起床,開著他的電動三輪車出門運垃圾,3個小時後,蔡炳珍起床,她要收拾一下“家具”,為上廁所的人留下進出的路,然後做飯、擦鞋,開始一天的生活。
從2003年開始,他們在這裡生活了8年,男主人將要變成老頭,鄰居也變得像親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對老夫妻在此居住8年,只為為了償還14萬元債務

遭騙欠下14萬債

馬保傑的家在距荊州城10多公里的八嶺山鎮馬店村。1985年,馬保傑在八嶺山鎮糧站乾臨時工。到1998年,糧食系統不景氣,馬保傑被辭退後,拿出辛苦積攢的幾萬元,回村辦起了大米加工廠。
不久,一名親戚給馬保傑介紹了一筆廣東的生意:廣東中山市一名叫吳代根的老闆,需購60噸大米,價格比內地高。
馬保傑先後向自己的朋友、親戚借了十五六萬元,收購了大量的稻穀,並加工成大米,足足60噸,價值14萬元。
60噸大米裝了一車皮。大米運抵中山市當天晚上,吳代根現場付款1萬元,稱餘下的錢第二天到銀行轉賬。
不料,一夜過後,吳代根失蹤了,他的60噸大米也不知去向。馬保傑報警,當地警方歷時兩月偵查,吳代根被捉,但錢已追不回來了。原來,吳代根生意失敗欠下幾十萬債務,那60噸大米已被他抵債了。馬保傑被騙的訊息傳回家鄉,親戚、朋友紛紛討債。無奈,馬保傑變賣了房產、大米加工廠,總計2.1萬元,償還給催還借款較急的債主。
正在上高中、中專的一雙兒女也無奈輟學,馬保傑一家4口人來到廣東中山市躲債。馬的兒子向他人借來8000元,一家人做起快餐生意。由於沒開過餐館,馬保傑的生意並不好。“躲也不是辦法,債還是要自己還的。”2003年,馬保傑和妻子回到荊州,登門拜訪13個債主,一一承諾:“放心,欠你的,我們一定會還,還不清債,我一輩子不回家。”

8年未買新衣服

隨後,馬保傑來到荊州城。在朋友的相助下,在某單位印刷廠食堂當起燒火工,月薪300元;其妻子到荊北路上守公廁,便將公廁當家,月收入僅100元。
冬季,公廁尚無異味。夏季,異味刺鼻。2004年,馬保傑當起一名垃圾清運工,月薪500元。
8年來,馬保傑和妻子未買一件衣服,衣服不是他撿來的,就是別人送的。
用的問題解決了,吃飯就是兩人最大的開銷。多年來,他們很少買肉,夫婦倆每餐只有一個主菜,以最便宜的青菜為主。馬保傑說,菜可少吃,米飯得吃飽,即使掐著肚子吃,兩人一個月的生活費也要三四百元。
還債只想不被罵
每年必須還款8000元以上,這是馬保傑給自己下的任務。“現在比原來好多了,收入也高了,還債速度快了。”馬保傑介紹,2004年,他每月的工資只有500元,現在他一人幹了兩個人的片區,工資上漲到每月1000多元。
經過多年的努力,馬保傑已還債12萬多元,只剩下1萬多元的債了。
馬保傑說,待還清所有的債務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債主”請到一起,吃一頓便飯,並自罰自飲幾杯酒。其目的一是感謝他們借錢;二是這些年對他的信任;三是感謝他們沒要他歸還欠款的利息。“債還清了,我還想再乾兩年。”馬保傑說,自從離開老家後,他們一直未回過老家,他希望攢兩萬元錢,回到農村老家,搭建一個小屋,安度晚年。
想起這幾年的經歷,馬保傑感慨地說,雖然他也是被他人騙得無家可歸,但欠債不還,他的良心過不去,不能死後還背個罵名,更不能讓自己的兒女為此背罵名。“別人欠我的可以不還,我欠別人的絕不少一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