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神農

香祖神農

香祖師(中華香文化始祖神農)

神農,又尊稱炎帝,為華夏太古三皇之一,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也是中華香文化的始祖。

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號:神農(神農也是氏,可能是這一部落區別於其他部落的稱呼,神農氏即對該部落或部落首領的稱呼)

別稱:赤帝農皇神農大帝,五榖神農大帝,地皇、香祖

別號: 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朱襄氏

出生地:姜水

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嬌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

香祖神農紀念日:農曆的小滿,即公曆5月21日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祖師
  • 外文名:xiangzushi
  • 別名:伊耆氏赤帝,農皇,神農大帝,五榖神農大帝,地皇,香祖
  • 國籍:太古三皇之一
  • 民族:伊耆氏
  • 出生地:姜水(今陝西寶雞)
  • 出生日期:公元前3245年古歷四月二十六日
  • 逝世日期:公元前3080年
  • 職業:部落首領
  • 主要成就: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
  • 代表作品:《神農本草經》
起源,紀念日,香祖神農頌,傳統文化背景,風香雅香頌香,香簡史,特點及影響,炎帝神農氏,

起源

按《說文解字》,“香”是個會意字,上“禾”從黍 ,代表穀物,下“日”從甘,表示甘甜美好。故香之本義是五穀煮熟時的美好香氣,漢字中另有“芳”字表示花草的美好香氣 ,故而“芳香”泛指一切好聞的氣味,後來“香”字引申抽象,與“臭”相對待。
作為中華文化當之無愧的人文始祖之一,神農氏一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很多,如:播種五穀,發明耒耜,親嘗百草,發明醫藥,日中為市,治麻為布,作五弦琴,製作陶器,重卦觀象,創製蜡祭等等。後世的文明建構逐漸把神農氏的氏族的特徵簡化去除,將其精神凝聚成“神農”這一象徵性的人文符號,因此神農也被稱作農皇、五穀先帝、藥王、先嗇、先農、田祖等,其開創的事業使之成為農業、醫藥業、陶瓷業、貿易業等諸多行業的鼻祖。
由於神農氏發明耒耜以耕種五穀,嘗百草以辨識藥性,並且製作陶器蒸煮食物、熬煉藥物,那么五穀花草的芳香自然是被神農氏最早辨識,相關的知識開始形成並不斷地被豐富,從而才有了後世有關的香料以及用香的知識。
另外,神農伊耆氏設立了蜡祭之禮 ,在十二月歲末之時蜡祭百神,作為年終大祭,如《史記·補三皇本紀》所云:“神農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藥。”此禮沿襲至明清。
傳統用香的類型大致分為三種:風香、雅香和頌香。
“風香”即平民生活用香,以簡單的物質效用為主,比如驅逐蚊蟲瘴癘、辟穢去疾等;
“雅香”是貴族或文人雅士品香,兼有物質效用和精神追求,有時與風香類似,但總的來說更加精緻且更具精神內涵,如宴飲、雅會時品香;
“頌香”即祭祀焚香,從古代盛大的燔燒祭祀,到現在祭祖、敬神、禮佛的上香儀式,雖然形式上差別極大,但都是著重於精神的追求。
中華的香文化的發展總的來說是有兩條線索的,一條是風香傳統,即生活用香,一條是頌香傳統,即祭祀用香,這兩條線索都可追溯到神農氏所開創的文明根基,然後這兩個傳統在發展中相互交叉形成雅香傳統,
綜上所述
其一,“香”的本義為五穀香氣,而五穀的發現、耕種和烹製都是神農氏開創的,故而香之源起歸功於神農;
其二,神農嘗百草,分辨其可食、可藥或有毒,認識到眾多芳香草木對人的作用,由此才有了對香草採取和使用的各種習俗,故而神農開創了風香傳統;
其三,神農伊耆氏創立蜡祭,以燔燒穀物香草等物的煙火香氣來祀神,賦予了香氣以精神的含義,故而神農開創了頌香傳統;
其四,雅香傳統是風香和頌香兩大傳統發展到後世逐漸交融的一種形態,並非獨立發展於兩大傳統之外,故其根本仍在於神農。
因此,上古三皇之一的神農,是香文化當之無愧的祖師。

紀念日

每年農曆的小滿,即公曆5月21日左右。

香祖神農頌

其一
皇矣神農,肇茲馨香。
景風協律,豐年穰穰。
烝民粒食,百草來芳。
帝功垂世,明德是彰。
其二
炳炳其靈,燁燁其光。
離明御正,人文乃昌。
有飶其香,惠我無疆。
念茲戎功,繼序不忘。
其三
燎煙既燔,彝尊郁鬯。
黍稷非馨,至誠以享。
于樂鼓鐘,神其允臧。
靈之歸矣,明星煌煌。
香祖神農頌(註解)
其一
皇矣神農,肇茲馨香。(皇皇偉大的神農啊,肇興了中華文明中香的精神品德和物質基礎。)
景風協律,豐年穰穰。(祥和太平的南風依照著時間的節律生起,豐碩的年景帶來滿倉的糧食。)
烝民粒食,百草來芳。(眾多的人民從此有了甘美的五穀可以食用,而且學會了用百草的芳香來祛疾避穢。)
帝功垂世,明德是彰。(炎帝神農的偉大功勳一直流傳於世間,在萬民心中開啟了那光明遍照的精神品德)
其二
炳炳其靈,燁燁其光。(神農的智慧靈通如通太陽一樣炳炳顯赫,其德性的光輝燁燁然燦爛明耀。)
離明御正,人文乃昌。(正是因為他以離明之火的精神秉持著光明的正道,所以才有了後世人文教化的昌盛。)
有飶其香,惠我無疆。(而且在物質上創製了中和香美的食物,惠及無窮的後世子孫。)
念茲戎功,繼序不忘。(感念先祖神農如此偉大的功勳,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神農的功業,永遠不忘。)
其三
燎煙既燔,彝尊郁鬯。(燔燎的香菸裊裊升起,彝樽中的鬱金酒香暢通天地,我們在這樣的氣氛中感懷香祖神農的精神。)
黍稷非馨,至誠以享。(燔燒黍稷香草等發出香氣只是一種外在形式,內心的誠敬才是能夠感通神明的馨香之德)
于樂鼓鐘,神其允臧。(再配上鐘鼓等八音的和諧樂章,以此表達我們對美德的追求,庶幾可以告慰先祖的精神了)
靈之歸矣,明星煌煌。(香菸散去,樂章奏盡,先祖的神靈又歸於無形,然而夜空中有煌煌的明星在閃爍。)

傳統文化背景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的優秀傳統,皆是為了圓滿人的天性,成就和諧的世界。因為人得天地之全氣而生,草木禽獸得天地之偏氣而生。動物的生存往往憑藉某些獨特的本能,而人作為萬物中最為靈秀中和者,其長成有賴於文明的全面教化。因人心易受外物感動,好惡無節則逐物不返,失卻天性之全體。所以中華先祖仰觀俯察,依天文而制定曆法、設立時節,據地理而辨方正位、體國經野,於人道而設官分職、齊導萬民。所謂“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人只有在完備的教化之下才能盡性知命,參贊天地的化育,從而使自身舉動順應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萬物也在人的治理之下和諧運化。完備的教化存於禮、樂、刑、政四道,其道要在於務本;而大學之道,以修身為本。身之耳目鼻口,心知百體,各有所司,不一其性:耳好音聲,目好形色,鼻好芳香,口好滋味,心好知識,百體好安舒。然而人之健康和諧,須各部分順其正性而行其職分,不使放心而接於邪氣。人身之精妙複雜,現代科學雖能上天入地、驗古察今,至今尚難以窺其堂奧;中華先祖以道德之淳厚、心性之全體,仰觀俯察、契約辨異,從而制禮作樂,以禮樂彰顯萬物之理、審辨萬民之情、明示修身之法。所謂大羹不和、大音希聲,禮樂的製作,並非讓人窮極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為了讓人平息偏狹的好惡,從而返回人道之正途,復歸天性之全體。禮樂之道,一陰一陽,親同敬異:禮主別宜、節制、敬畏,使人遵從正義;樂主仁愛、和合、求同,使人親愛和諧。以此格物致知,使人目觀文章之美,耳聽雅頌之音,口食五味之和,鼻聞芳香之純,身行容止之儀,心返天性之靜,如是誠意正心而後身修,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同時代人們面對的環境外物不盡相同,故而禮樂制度並不全然沿襲,然而其精神內涵不變。儘管如此,歷代禮樂制度中內容,匯聚的是歷代聖賢對天地萬物的認識成果、對身心和諧的體悟成就,以及對治世安民的歷史總結,其中每一項都是先祖的智慧型和經驗的結晶,而流傳至今的香文化,也正起源於此。

風香雅香頌香

1、風香。“風香”即平民生活用香,以簡單的物質效用為主,比如驅逐蚊蟲瘴癘、辟穢去疾等。先秦時就普遍流行佩香和沐香,《禮記·內則》云:“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即是香囊,指未成年男女雞鳴起床後,要梳洗整發、穿衣戴帽,還要佩戴香囊。《大戴禮·夏小正》曰:“五月蓄蘭,為沐浴。”《詩經·采葛》云:“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表明先秦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如何用艾灸法治病。而《素問·奇病論》記載“數食甘美而多肥”而導致的“脾癉”,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2、雅香。“雅香”是貴族或文人雅士品香,兼有物質效用和精神追求,有時與風香類似,但總的來說更加精緻且更具精神內涵,如宴飲、雅會時品香等。屈原在詩篇中大量使用香草,它們往往具有物質和精神兩重含義,一可反映當時佩香和沐香等用香習俗,二則隱喻美好的品德以及忠心的賢臣,如“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以佩香和沐香來隱喻屈原以美德自勵;如“哀眾芳之蕪穢”,以芳穢之變比喻賢臣蛻變成奸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以佩戴惠草和採集茝蘭隱喻自己嚴於律己和忠言進諫,表達自己雖然因此被人讒害、受到放逐,卻至死不改心中高潔的追求。
3、頌香。“頌香”即祭祀焚香,從古代盛大的燔燒祭祀,到現在祭祖、敬神、禮佛的上香儀式,雖然形式上差別極大,但都是著重於精神的追求。在《尚書·君陳》中有一種觀點:“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是散播很遠的香氣,五穀的香氣再濃厚,散布的範圍也十分有限,但是帝王以明德治理天下,其德香可以遍布天下,故而祭祀時使用郁鬯之酒香和燔燒蕭合黍稷之煙香,以比喻通天達地的明德。《春秋左氏傳·桓公六年》:“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這種“明德馨香”的觀點與後來道教以及佛教的“心香”觀念是一義互通的,比如《上清靈寶大法》稱:“夫香者非木也,乃太真天香八種。曰道香,德香,無為香,自然香,清淨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也。”其中道香、德香、無為香、清淨香等八香,都是指心、神、意、身的修養。佛教《戒德香經》記載,阿難向佛陀詢問是否有比植物根、枝、花三者更殊勝的香,不受風的影響而普熏十方,佛陀告訴阿難,若能受五戒、修十善、敬信三寶、仁慈道德、不犯威儀等,持之不犯,則戒香普熏十方、不受制於風,此戒香最無上、最清淨,非世間眾香可比。這種追求美德的戒香亦是心香觀念的表達。另外,心香觀念在佛教和道教儀軌中也有具體體現,比如蒙藏地區的佛教信眾到寺廟都要燒香和點燈,乃是以香代表佛之慈悲,以燈代表佛之智慧;而道教儀軌以香、花、燈、火、果五種供奉神明,以香申達誠信。

香簡史

秦漢時期,東南亞、南亞及歐洲的許多異國香料開始傳入了中國,如蘇合香、雞舌香、沉香、木香等,這時的香具主要有熏爐和熏籠。燃香方式出現了變革,從把香草置於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演進為用炭火炙燃香料製成的香球或香餅,這樣使得香味濃厚、煙氣又不大,於是出現了博山爐。薰香在上層社會開始流行,香熏衣冠成為了漢宮中定製,漢廷上還有上奏言事口含雞舌香的風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香藥、香爐和香囊,經鑑定香囊中裝的是辛夷、肉桂、花椒、茅香、佩蘭、桂皮、姜、酸棗粒、高良姜、藁本等香料,而香爐中的殘渣則是茅香、高良姜、杜蘅、竹葉椒,這是《神農本草經》中未記載過的香料。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兩家都提倡用香,薰香在上層社會就更加普遍了。而到了唐代,香品的使用形成了完備的分類體系,廳堂、臥室、文房各有專用的熏爐,儒、釋、道等各門派亦有其獨特的用香,熏爐的形制由以前的淺膛“直燃香料”發展為深膛的“隔火薰香”,這樣進一步減少用香時的煙塵。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時期,由於海外貿易的擴大,各種香料通過海船運入中國,香的使用也更為廣泛和多樣化,成為士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文人的書齋琴房中更是必不可少,加之大規模生產線香工藝的出現,使得香的使用變得廉價並且方便,民間用香也開始普遍起來。元明時期,開始流行香爐、香盒、香瓶、燭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組合香具,在元曲中可以看到很多關於香的曲句。清代用香開始衰減,到了近現代,由於中華傳統文明的衰落,傳統的香文化更加式微,傳統天然香品的使用,如熏燃用香(熏庭室、熏廁所、熏衣被)、懸佩用香(身上、帳中、車內)、塗傅用香(香粉、香油)、計時用香(香篆)、醫食用香(香丸、香酒、香茶),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消退,而燃香作為宗教儀式則主要在廟宇中得以保留。隨著十九世紀發明的化工香精開始傳入中國並大量使用,比如香水、香皂等,傳統天然香品的使用就更加難得一見了。在近代以前,傳統香文化發展的總趨勢是內容越來越豐富,且由上層社會逐步向民間流傳且盛行開來,其中離不開香料貿易和制香工藝的發展,但也體現了香文化中“以民為本”思想,從此點香、上香等用香風俗遍及千家萬戶。

特點及影響

中華民族各種文化大都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用香習慣和風格,這些是中華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在風香類型上都有各自地域性特色,因為不同地方出產的香料不同,面對的境遇也不同,比如西南邊疆部族用喝青蒿水來抵禦瘴氣、瘴癘;藏族人民用藏香薷驅趕昆蟲蒼蠅,或者治療小兒肛門蟯蟲,成人皮膚瘙癢病等;蒙古人用香楠木來製作帝王之棺。與風香的各具特色不同,在雅香和頌香類型上,尤其是在頌香類型上,各民族有著極大的相似或者相通之處,使得香文化成為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比如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中已有“煨桑”祭祀的記載,“煨桑”是漢藏合璧的動名詞。煨是漢語,指存火不燃冒煙;桑是藏語,指祭祀香菸,這很可能受唐朝開始的“隔火薰香”的影響。又如原始佛教中,佛陀告訴舍利弗的弟子們,雖然舍利弗涅槃了,但是他的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還在,這就是所謂的“五分法身”,然而此觀念到了六祖慧能的《壇經》則以心香的觀念予以新的表達,稱之為“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再如“穆斯林世界用香很普遍,但對點香比較虔誠的可能就數中國穆斯林了,有的甚至已經超越了伊斯蘭教法所賦予的本意”,因此一些穆斯林學者對此有所指責,但從另一方面來講,也說明了中華傳統香文化對其他文化巨大的影響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華的香文化在唐代被鑒真大師傳到日本,發展到室町時代形成了日本獨具特色的香文化——香道,與茶道、花道一起構成日本傳統的“雅道”。
起源自上古的香文化一直貫穿於中華文明的發展之中,對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有著巨大的貢獻。中華的香文化的發展總的來說是有兩條線索的,一條是風香傳統,即生活用香,一條是頌香傳統,即祭祀用香,這兩條線索都可追溯到神農氏所開創的文明根基,然後這兩個傳統在發展中相互交叉形成雅香傳統,為文人士大夫修身養性、集會交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媒介和氛圍。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一方面,香可以驅除穢氣、行氣安神,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美好的環境;另一方面,香也隱喻賢良和美德,可以引導人們提升精神境界,產生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香既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套用,又可以在莊嚴的儀式場合擔當重要角色,若是我們能充分發掘傳統香文化的深厚內涵,吸收其中的優秀成果,將之套用於新的時代,必將對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有更大貢獻。

炎帝神農氏

神農,又尊稱炎帝,為華夏太古三皇之一,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也是中華香文化的始祖。
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號:神農(神農也是氏,可能是這一部落區別於其他部落的稱呼,神農氏即對該部落或部落首領的稱呼)
別稱:赤帝,農皇,神農大帝,五榖神農大帝,地皇、香祖
別號: 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朱襄氏
出生地:姜水
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嬌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
部分著作(據嚴可均輯錄《全上古三代文》:
《神農之禁》: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群書治要》《六韜·虎韜篇》引《神農之禁》)
《神農之數》: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減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滿之,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管子·揆度》)
《神農之法》: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文子·上義》《淮南子·齊俗訓》「不耕不織」上皆有「而」字。又《呂氏春秋·愛類》引《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
《神農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漢食貨志》晁錯引《神農之教》)
《神農占》:正月上朔,有風雨。三月谷貴,石五百錢。八月有三卯,旱,麥大善。無三卯,麥不善。凡蟲食李,則黍貴。食棗,粟貴。食杏,麥貴。食荊,麻貴。食桑,絲貴。正月上朔日,風從東來,植禾善。從南來,植黍善。從北來,稚禾善。四月四日,風從東來,植豆善。西來,四日至七日,中豆善。七日至十日,稚豆善。十四日無風,不種豆。從冬至日到來年,滿六十日,有大風雨折樹木,麥大善。從平朔至食時,植麥善。至日中,中麥善。至日入,稚麥善。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種。四月朔日,風從東來,從平明至辰時,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月朔日入,清明蠶善。正月有甲子,糴初貴後賤。正月上辛,溫者善,風寒者不好。(《開元占經》一百十一)
古籍記載:
《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 左傳·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記,故為火師而火名。”
《莊子·盜跖》:“神農之世,臥則民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與助,百果藏實"。
《尚書大傳·卷第四》:“神農為農皇也。……神農以地紀,悉地力種穀疏,故托農皇於地。”
《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白虎通》: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
《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時則訓》:“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路史·外紀》云: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
《春秋緯·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常羊,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神農,始為天子。”
左丘明《世本·作篇》:“神農作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
桓潭《新論·琴道篇》說:“琴,神農造也。”
楊雄《楊子》:“昔有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
司馬貞《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三皇本紀》:“女媧氏沒,神農氏作。”
《三皇本紀》:“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龍河馬圖神其應,洩陰陽之秘,奧八卦爻象之先,配乾支,作甲子。曆象以興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結繩(指燧人氏結繩記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傳無懷、葛天、女媧至伏羲,繼承基業),為禮道重人倫,作二十五玹之瑟,龍師紀官。始庖廚,倡六獸,之先帝也。端拱於上,朱襄諸臣分理於下。嗚呼,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
《三皇本紀》:“味草木之滋作方書以療疾(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辦其君臣佐使之義,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風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於此未嘗敢一日自遺也。卒於茶鄉,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後臨魁六帝都稱炎帝,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亂,而不能制,有公孫軒轅孰能擒之哉”
《竹書紀年》:“炎帝神農氏,其初國伊,繼國耆,合稱,又曰伊耆氏。”
《尸子》:“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
《楊泉理論》:“神農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曆日”。
《主術訓》:"昔神農之治天下也,神不馳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懷其仁誠之心,甘雨時降,五穀蕃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月省時考,歲終獻功,以時嘗谷,祀於時嘗。"
《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烈山氏。”
《帝王世紀》:“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喬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於壽丘。”
《帝王世紀》:“神農氏在位百二十年,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榆罔。”
《宋書·符瑞志》:“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山,生炎帝神農。”
《路史·後紀三》:“炎帝神農氏,姓伊耆,名軌,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於常羊,生神農於烈山之石室。”
《綱鑑·三皇紀》:“少典之君娶有蟜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
《綱鑑》:“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愨,不岔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於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腸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
《越絕書》:“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慧型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
《綱鑑易知錄》記載:“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疾而醫道自此始矣。”
清馬驌《繹史》卷四引《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斧斤,為耒耜鋤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助,百果藏實。”
晉王嘉《拾遺記》卷一:“炎帝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及拾之,以植於囚,食者老而不死。”
《史記·補三皇本紀》亦謂:“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紀。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始教民耕種。
晉乾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
《述異記》卷下:“太原神釜岡中,有神農嘗藥之鼎存焉。成陽山中,有神農鞭藥處。”
《禮記·月令》夏季之月:“毋發令而待,以防神農之事也。”註:“土神稱曰神農者,以其主於稼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