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蘭桂坊跨年夜踩踏事故

香港蘭桂坊跨年夜踩踏事故

1992年12月31日晚,數以萬計市民同遊客到蘭桂坊慶祝新年的來臨,當晚在中環德忌笠街布置了巨型氣球,電視台在現場做節目。

接近元旦倒數時段,在場聚集2萬人,擠爆蘭桂坊多條街道,場面開始失控,有人噴氣罐式彩帶,又噴啤酒汽水,開始掟酒樽,燒報紙,現場人士想走避,但人太多走不動,開始有推撞的情況。結果21人被踩死,63人受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蘭桂坊跨年夜踩踏事故
  • 外文名:Lan Kwai Fong, Hong Kong, New Year's Eve stampede
  • 事故傷亡:21人被踩死63人受傷
  • 事故地點:香港蘭桂坊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事件結果,救助情況,事後檢討,事件影響,

事件背景

1992年12月31日晚,數以萬計市民同遊客到蘭桂坊慶祝新年的來臨,當晚在中環德忌笠街布置了巨型氣球,電視台在現場做節目。
接近元旦倒數時段,在場聚集2萬人,擠爆蘭桂坊多條街道,場面開始失控,有人噴氣罐式彩帶,又噴啤酒汽水,開始掟酒樽,燒報紙,現場人士想走避,但人太多走不動,開始有推撞的情況。結果21人被踩死,63人受傷。

事件經過

1992年12月31日晚,香港蘭桂坊被布置成了跨年的舞台,布置了巨型氣球,還有電視台直播現場盛況,收視率可比央視的春晚。在現場,香港警方派駐了118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多達2萬名香港市民和遊客。
這聚集了2萬人的蘭桂坊先前並無混亂,只有極少人因秩序原因被警方攔在場外。但是隨著倒數臨近,蘭桂坊開始失控:有人噴射氣罐式彩帶、噴灑啤酒及汽水、擲扔酒瓶甚至磚塊,更有人焚燒報紙。
1993年1月1號零時10分,情況失控,有人首先跌倒,人群好像骨牌那樣相繼跌倒,但威靈頓街仍不停有大量不知情的人群湧入,出現人踩人情況,街道太窄想走也走不到,有人甚至被四層人壓住。之後開始有人發現被壓的人受傷,呼救聲此起彼落,人群才慢慢擠壓。大量傷者倒在路邊,遊人的個人物品散落於地上。

事件結果

事發5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救護員拉出被壓的人群,部分已無知覺,結果有21人死63人傷,是香港慶祝新年活動最嚴重的意外。

救助情況

香港政府消防處於當夜00:01收到第一個求救電話,第一輛救護車於十分鐘後抵達現場。由於現場並沒有設立臨時救護站,警員與在場的休班醫護人員首先協助救援,並現場指導其他遊人替傷者進行心肺復甦法。不少傷者手腳骨折,大部分重傷者因大腦缺氧而面部呈紫色,有些已經雙眼反白及瞳孔放大。
救助現場救助現場
即便如此,擔架床還是不夠用,不少傷者在進行即場急救後由警員抬上救護車。香港醫院管理局於時間發生半個小時後,採取“災難性意外事件處理”,派出流動醫療車到場協助拯救,傷者經現場急救及分流後,骨折及輕傷者和重傷者分別送往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香港醫療輔助隊於事件發生後一小時派出醫療輔助隊應急特遣隊到場拯救傷者,然而於紅磡海底隧道受交通分流影響,最後只能在蘭桂坊附近設立傷者收容處。所有傷者於02:34全部送抵醫院。香港消防處於兩個半小時內共派出20輛救護車,接載69名傷者到醫院。

事後檢討

警方低估控制秩序的難度
當時的港府委任大法官展開獨立調查,並限於兩周內完成中期報告,供農曆新年多個大型活動的控制人流措施作參考。1993年1月11日,事件發生後的十天,大法官提交了中期報告,報告指:香港警方沒有試圖控制聚集人數,雖然是出於不想破壞節日氣氛的好意,卻低估了控制秩序的困難度。事實上,當晚只有一對推著嬰兒車的夫婦及一名坐輪椅的人士被警方勸喻不準進入事發現場。加上現場是斜坡且濕滑、不少人酩酊大醉,造成非常危險的環境。
中期報告評估支援與服務
另外,中期報告提出六點建議,包括建議警方針對參與大型活動的人數進行評估及執行必要的人流限制措施、加強市民注意大型活動安全的宣傳、大型活動安排醫療人員及民安隊支援等。最後報告於1993年2月26日發表。另外,有議員指出捷運於除夕夜無提供通宵服務,導致有民眾恐慌無捷運而心急回家,間接造成傷亡意外,此後捷運為免再發生類似事件,故此由同年12月起每年新年前夕甚至聖誕節平安夜,捷運服務便通宵開放。如今,香港警察在節日及慶祝活動期間,於蘭桂坊一帶實行人流管制,限制進入蘭桂坊的人數,並引導人群朝單一方向行走。

事件影響

蘭桂坊慘劇於元旦日發生,同時通過香港傳媒廣泛報導,極端悲慘的畫面造成不少市民心理困擾,心理學稱為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當時瑪麗醫院及香港心理學會特別設立心理輔導熱線,為目擊者、救援人員及其他受影響市民提供協助。此為香港首條為災難事故設定,由臨床心理學家接聽的輔導熱線。事後警方接納有關報告的建議,檢討日後大型活動的人流管制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