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同名餐廳)

香港茶(同名餐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香港茶是香港的一個特色文化,茶餐廳更是隨處可見,這裡的顧客,有的穿西裝打領帶,有的穿襯衫和拖鞋;有的談生意、有的看報紙、有的聊天,他們不分階層和男女老少,全都聚在這裡共同享受自己喜愛的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港茶
  • 英文名稱:HongKongTea
  • 所屬公司:香港餐飲文化有限公司
  • 所屬行業:餐飲行業
平民化的西餐廳,體會香港文化精神,保留開業餐室模樣,傳統金字招牌,創新茶餐款式,觀光客慕名而來,大牌檔即將成歷史,
還記得幾年前,剛到香港工作沒多久,就愛上這裡的茶餐廳,愛它的酥皮鳳梨包、香濃奶茶、西多士(烤麵包)等數不清的港式茶點,雖然有朋友警告我,這類高熱量的食品不要吃太多,但由於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碰到茶餐廳,想不吃也很難。

平民化的西餐廳

今天,在香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茶餐廳,大約出現在半個世紀以前,當時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由於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一些港人開始喜歡喝西茶,但因為無法光顧這些專為外國人而設、收費高昂的西餐廳,因此出現了平民化的西餐廳,當時多被稱為餐室或冰室,也就是現在茶餐廳的前身。
至於茶餐廳名稱的來由,雖然莫衷一是,但或許與其招呼客人的一項特色有關:每當客人一坐下,夥計(侍應)便按人頭端出清茶奉客。
茶餐廳之所以廣受港人喜愛,除了上菜快速、物美價廉的原因外,主要還是因為它將西式飲茶的茶點改良成更符合港人的口味,因而出現所謂的港式茶餐,如港式叉燒炒意大利麵,西式牛扒配中式炒飯等中西合璧的茶餐。
此外,勇於嘗試的香港人,就連茶餐廳里的飲料也不放過,創造出無數結合中西飲品的港式飲料,除了眾所皆知的半咖啡半奶茶的“鴛鴦奶茶”外,還有鹹檸七(七喜Sprite汽水加檸檬片和鹽)、姜七(薑汁加七喜Sprite汽水)等五花八門的飲料。

體會香港文化精神

到了60年代,茶餐廳開始蓬勃發展,茶餐也從中式、西式,擴展到日式、泰式、馬來式等無所不包,眼花繚亂的境界;幾乎每家茶餐廳在其大同小異的餐單中,都有其獨具創意又廣受顧客歡迎的茶餐。難怪有人說,要研究香港文化和精神,就一定要到這裡的茶餐廳體會。
這裡的顧客,有的穿西裝打領帶,有的穿襯衫和拖鞋;有的談生意、有的看報紙、有的聊天,他們不分階層和男女老少,全都聚在這裡共同享受自己喜愛的美食。
這些和港人生活密不可分,早已成為香港文化一部分的茶餐廳,自從大量出現在小說,電視劇以及飲食雜誌的報導後,地位也從平民化餐廳躍升成為最具香港特色的餐廳,甚至成為當地旅遊協會向外地推銷香港時的賣點之一。

保留開業餐室模樣

具有50年以上歷史的美都餐室和蘭芳園,就是因為保留了開業以來未曾改變過的餐室模樣,而吸引很多懷舊的港人和遊客。
記得第一次到油麻地廟街的美都餐室用餐,是經由一名港友的介紹,得知這家香港少數僅存且具有悠久歷史的茶餐廳,對來自外地的我而言,美都如此“港式”的一景一物,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餐室自開業以來就有的柚木隔板仍和舊式圓形白底黑字的時鐘相伴著;挑高的天花板上,依舊掛著傳統白色吊扇;二樓背對背而坐的卡位(雅座),仍舊倚著綠色鐵窗,共同目睹窗外半個世紀以來的物換星移。
繁華一時的廟街,雖然船艇人家不復在,但美都餐室卻依然門庭若市,除了街坊老顧客外,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和遊客慕“懷舊”之名而來。
美都第二代經營人王醒芬表示,當初只覺得應該保留該店自其父親創店以來的所有一景一物,在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後,她覺得在變化萬千的香港,更有必要保留美都背後所代表香港的一段歷史。
和美都一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蘭芳園,因為保留了香港早期坐在街邊用餐的“大牌(排)檔”特色,以及絲襪奶茶創始店的稱號而遠近馳名。

傳統金字招牌

位在中環結志街的蘭芳園茶餐廳,雖然四周樓宇愈建愈高,但蘭芳園一直以餐廳自開業以來的原有風貌,迎接50多年來到此惠顧的新老顧客。在店內除了保留傳統的茶餐外,更隨著時代的變遷,研創出多款迎合現代港人口味的餐點。
“馳名絲襪靚奶茶,金牌秘制豬扒飽”是蘭芳園的金字招牌,而許多初次聽到絲襪奶茶之名的人,一定會好奇地問,真的是用絲襪來沖茶嗎?
該餐廳第二代經營人林俊業解釋,港式奶茶的製作其實大同小異,之所以叫絲襪奶茶,源於其母親當年以親手縫製的小布袋,取代當時常用的大布袋沖茶,沖完茶後的小布袋,由於外形和顏色看似絲襪,許多顧客因此給它取名為絲襪奶茶,因為味道特別香濃新鮮而廣受大眾喜愛。

創新茶餐款式

蘭芳園和美都餐室,雖然都在經營50多年後的今天,以保留了傳統茶餐廳的原有風貌和風味而聞名,但蘭芳園在第二代兄弟姊妹的共同經營下,不斷創新茶餐款式,更以港人喜愛的“出前一丁”快熟面為底,再配以雞扒、牛扒等8款不同口味的“全港首創撈丁系列”而聲名大噪。
蘭芳園除了美食之外,由於地近許多公司行號之便,每到用膳時間,在店外排隊等候的人潮總是源源不斷,即使兩年前在原店的鄰舍開了第二家分店,顧客仍舊大排長龍。

觀光客慕名而來

雖然在老店外仍保留的大牌(排)檔位,已少有當地人光顧,但卻成為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的賣點之一。
70多歲的蘭芳園創店者林老伯回憶說,當時港英政府以衛生為由,規定當時所有的街邊小販都得申請經營牌照以受監管,又因為在此進食的顧客個個挨著排排坐,“大牌(排)檔”之名也由此而來。
林老伯無奈地表示,由於香港政府已停止發牌照給“大牌(排)檔”業者,香港少數僅存的大牌(排)檔,也將隨著現有領牌人的老去而消逝。

大牌檔即將成歷史

已成了半個香港人的我,雖然不太習慣坐在街邊用餐,但總是建議來香港旅遊的朋友,一定要試試這即將成為歷史名詞的大牌(排)檔。
我喜歡到茶餐廳用餐,是因為方便且物美價廉;在這裡,不但能品嘗到各具特色的平民化茶餐、更能觀看這裡的人生百態、體驗這裡兼容並畜、創意無限的香港精神。
地址資料:
美都餐室:(1950年開業)九龍廟街63號地下及1樓。
蘭芳園:(1952年開業)香港中環結志街2號(總店)/4A-6號(分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