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瀑布仙茗

餘姚瀑布仙茗

餘姚瀑布仙茗,浙江省餘姚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餘姚瀑布仙茗產於省餘姚四明山區的道士山,屬綠茶類。道士山在瀑布嶺山腰,海拔400多米,茶園四周樹竹茂盛,溪流交錯,茶樹常年沉浴在雲霧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質。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餘姚用大茶樹的芽葉製成的茶葉,品質特優,在唐代已負盛名,陸羽譽之為“仙茗”,所以有稱之為“餘姚瀑布仙茗”。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餘姚瀑布仙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姚瀑布仙茗
  • 產地名稱:浙江省餘姚市
  • 品質特點:香氣沁人、湯色明亮、口感鮮爽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517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24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地理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餘姚瀑布仙茗以品種、加工工藝為基礎,推出“三色四字”系列產品。
黃之綠茶對應“金韻”系列,設2個級別分別為24k、18k,金韻系列產品外形捲曲如螺、勻淨、金色悅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鮮回甘,湯色黃亮,葉底玉黃、細嫩成朵明亮。
白之綠茶對應“雪韻”系列,設3個主級別(雪韻700、雪韻500、雪韻300)和1個副級別(普級),主級別的鮮葉嫩度基本一致,根據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內質不一的特性加以區別,雪韻系列產品外形捲曲如鉤、勻淨、綠翠鑲金,香高鮮持久,湯色翠綠明亮,滋味鮮醇,葉底顯白、嫩勻明亮。
綠之綠茶對應“針形”、“龍珠”等2個系列,“針形”系列設5個級別,產品外形條緊略扁、勻淨、色澤綠翠,香氣嫩香持久,滋味鮮醇爽口,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芽葉成朵、勻齊;龍珠系列設2個級別,即一級、二級,產品外形蟠曲、緊結、勻淨,色澤砂綠油潤,香高持久,滋味鮮醇爽口,湯色綠亮,葉底芽葉成朵、勻整明亮。
餘姚瀑布仙茗餘姚瀑布仙茗

內在品質

餘姚瀑布仙茗水分含量≤6.5%,總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纖維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產地環境

地理環境

浙江省餘姚市位於浙東寧波平原,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市接壤,西連上虞市,北毗慈谿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全市總面積1526.86平方千米,有21個鄉鎮街道,268個行政村。

土壤地貌

餘姚市屬浙東盆地與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浙東革命老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中部為姚江沖積河谷平原,北部為錢塘江、杭州灣沖積平原。土壤以紅壤、黃壤為主,pH值5.7左右,土層較為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達2.5%—4.5%。餘姚環境優越,交通便利,茶樹生長條件適宜,茶樹種植區無環境污染,是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與有機茶的理想境地。

水文情況

餘姚市分屬四個水系:姚江水系、奉化江水系、曹娥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其中姚江水系面積最大,為918.48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近68.2%。多年平均年地表徑流量為1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1124萬立方米(未計灌溉回歸水補給量),但地下水可開採量較少。全市有河道1700多公里,河面約4.9萬畝,正常高水位時蓄水量8000萬立方米左右,現狀水面率約為5.2%。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偏少,只有1330立方米。最大的河流為姚江,餘姚市境內長度55公里,平原地帶河網密布。最大的湖泊為牟山湖,蓄水量400萬立方米。最大水庫為四明湖,總庫容為1235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439萬立方米。產區水能、水力資源十分豐富。

氣候情況

餘姚市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季風交替特別明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垂直差異和層狀分布明顯。其中,平均降雨量在1263—1987毫米,6月份和九月份是兩個主要雨季;年日照時數1502—2081小時,全年無霜期198—228天,平均氣溫為11.6—16.4℃,≥10℃積溫3493—5166℃,年輻射總量106—112千卡/厘米2左右,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北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餘姚瀑布仙茗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餘姚瀑布仙茗餘姚瀑布仙茗

歷史淵源

餘姚瀑布仙茗產自最佳綠茶產區——四明山,人稱“第二廬山”,同時四明山也是道教聖地,被列為第九洞天,名曰“丹山赤水洞天”,至今有漢仙人丹丘子培育“大茗”,劉(綱)樊(雲翹)夫婦修道品茶成仙等傳說。
餘姚瀑布仙茗,在唐宋以前,就久負盛名,據古籍記載:漢代有一位叫虞洪的餘姚人入四明山采茗(茶),途遇仙人,贈以瀑布嶺上的大茗,這就是瀑布仙茗的前身。同時在唐茶聖陸羽茶經》中記載:浙東茶葉以越州為上,餘姚瀑布仙茗尤佳。
據宋《嘉泰會稽山志》 (1201—1204年)載:“會稽茶唯臥龍與日鑄相亞,其次餘姚之化安瀑布茶。” 餘姚瀑布茶,產自白水沖和產安化山。
明末清初,浙東史學家黃宗羲在《詠餘姚瀑布茶》詩中贊道:“檐溜松風方掃盡,輕陰正是採茶無,相邀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穀雨前。兩筥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共團圓,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
20世紀70年代末,餘姚瀑布仙茗恢復創製。
20世紀90年代,餘姚瀑布仙茗解決了全程機械製作難題,同時70年代末從考察中得到啟發,把名優茶定為針狀形,使做出來的茶葉外形細緊挺直,稍扁似松針,品質獨特。
2018年04月,為弘揚餘姚茶文化,提升瀑布仙茗品牌效應,大嵐鎮舉辦了第八屆餘姚瀑布仙茗鬥茶會。

生產情況

2010年,餘姚市茶園面積6.1萬畝,產量為655噸,產值1.2億元。
2013年,餘姚市茶葉面積為6.3萬畝,基地規模位居寧波市首位,茶葉總產量6980噸,加工各類出口茶產量3.1萬噸,全年茶葉總收入10.3億元。“餘姚瀑布仙茗”茶葉產量900噸,產值2.3億元。

產品榮譽

餘姚瀑布仙茗先後獲得寧波市名牌產品、寧波市八大名茶、浙江省名牌產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優質名茶、中華文化名茶和中國鼎尖名茶等稱號,並多次獲得浙江省綠茶博覽會金獎、中綠杯和省農博會金獎等多項榮譽。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餘姚瀑布仙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4年,餘姚瀑布仙茗被認定為“浙江區域名牌農產品” 。
2018年,餘姚瀑布仙茗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金獎 。
餘姚瀑布仙茗餘姚瀑布仙茗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餘姚瀑布仙茗產自於四明山、大嵐、梁弄、鹿亭、陸埠、大隱、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馬渚、牟山、臨山、蘭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陽明街道、鳳山街道等十七個鄉鎮(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2′00″—121°54′00″,北緯29°40′00″—30°23′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和特定內容規定:餘姚瀑布仙茗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大嵐、梁弄、鹿亭、陸埠、大隱、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馬渚、牟山、臨山、蘭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陽明街道、鳳山街道等十七個鄉鎮(街道)。
茶園應選擇在氣候條件良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地段,坡度25°以下,土層深80厘米以上,土壤pH4.5—6.5,有機質含量大於1.5%,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遠離生活區和工業區,無環境污染。
產地環境條件必須符合NY5020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餘姚瀑布仙茗適用品種以茸毛偏少的無性系良種為主。根據品質要求,選用品種分為常規良種、白色系白化茶良種和黃色系白化茶良種。常規良種主要品種有:烏牛早、中茶108、龍井長葉、迎霜等;白色系白化茶良種主要品種有:安吉白茶、四明雪芽等;黃色系白化茶良種主要品種有:黃金芽等。餘姚瀑布仙茗茶園的品種應符合DB3302/T075.1《餘姚瀑布仙茗品種與苗木》相關規定。
(3)生產過程管理:餘姚瀑布仙茗生產過程必須執行DB3302/T075.3《餘姚瀑布仙茗加工條件與技術》的規定。為保證餘姚瀑布仙茗品質特色和茶葉質量安全,重點抓好以下關鍵環節:
①基地規模化建設技術。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四明山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注重高山區塊與低山區塊並重,集中區域與分散區域並進,根據當地實際,以環保為前提,合理選擇基地。在發展新茶園時注重早、中、晚品種科學配置,在常規良種基地基礎上,大力推進黃色系、白色系等珍稀白化茶基地建設。
②茶園管理控制技術。茶園管理控制技術包括茶苗種植、修剪、土壤耕作、水分管理、茶園施肥、光照管理、病蟲防治、凍害預防、採摘等技術,其中茶園病蟲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術對茶葉質量安全影響最大,餘姚瀑布仙茗茶園一般重施有機肥,早施催芽肥,補施接力肥,配施葉面肥;禁止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垃圾和人糞尿作為有機肥,提倡綠肥、秸桿、茶枝等覆蓋茶園土壤;農家有機肥料施用前須經無害化處理,微生物肥料應符合NY/T227要求。此外科學根外施肥,注意鈣、鎂、硫、鐵、錳、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的營養平衡。每兩年一次檢測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屬元素含量,根據檢測結果,針對性地採取土壤改良措施。
餘姚瀑布仙茗茶區生態環境優越,生態系統完善,天敵資源豐富,一般不用化學防治。茶園病蟲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茶園整個生態系統出發,加強病蟲預測預報,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抑制病、蟲、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於各種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茶園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定標準範圍。根據病、蟲、雜草的生物學規律,因時、因地制宜,合理運用採摘、修剪、施肥、耕作等措施控制病蟲草害。採用機械或人工的方法捕殺、誘殺茶毛蟲、茶蠶、茶蓑蛾等害蟲和防除雜草。保護和利用天敵,發揮生物防治作用。優先使用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嚴禁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對硫磷(1605)、甲基對硫磷、甲胺磷、乙醯甲胺磷、氧化樂果、五氯酚鈉、殺蟲脒、克百威、三氯殺蟎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順式氰戊菊酯及其混劑等高毒、高殘留農藥。
③茶葉清潔化、機械化加工技術。通過對茶葉加工設備、機械、廠房環境、衛生質量的改造,實現茶葉加工按食品質量安全要求,力爭做到茶葉加工不落地;茶廠加工設備定期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生產機械套用向茶樹修剪、名茶採摘以及茶園除草等栽培管理延伸,向貯藏、包裝機械套用並舉拓展。茶廠質量管理制度健全,產品實施全程監控;加工人員要持健康合格證和上崗培訓合格證上崗,掌握茶葉加工工藝與操作技術,了解茶葉加工衛生質量要求,具備茶葉加工所需的基本素質。餘姚瀑布仙茗生產單位必須通過QS認證,加工製作、包裝、貯藏和運輸要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的有關要求,使茶葉加工過程規範,消除衛生安全隱患,實現清潔化、機械化加工。
④茶葉質量可追溯技術。建立茶園農事和農業投入品檔案,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質量監控,包括茶葉產地、採摘時間、加工時間、茶樹品種、農業投入品使用、原始檢驗記錄、出廠檢驗、銷售網路等內容。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的要求建立質量可追溯制度。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規定。加工製作餘姚瀑布仙茗必須嚴格按照DB3302/T075.3《餘姚瀑布仙茗加工條件與技術》的標準進行加工。以規範攤青、殺青、揉捻、烘培、攤涼、理條、整形、曲毫、提香等各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從而保證和穩定餘姚瀑布仙茗的質量。生產全過程,必須建立原料採購、加工、貯存、運輸、入庫、出庫和銷售的完整檔案記錄,要求準確、清楚、完整,並妥善保管,以備查閱。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余兆瀑布仙茗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