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氈

餐氈

餐氈,亦作"飡氈"。指身居異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餐氈
  • 拼音:cān zhān
  • 解釋:身居異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 出處:《漢書》
典源,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示例,

典源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2459~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彊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釋義

典源譯文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釋義

指蘇武 。 漢武帝遣蘇武使匈奴 , 匈奴扣留蘇武,迫降。 武不從,“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 武 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神,徙置北海上無人處,使放牧公羊,表示須“羝乳乃得歸”。 蘇武 “杖漢節牧羊”,吃盡辛苦,歷十九年而歸漢 。 漢僅拜為典屬國,不久又免官。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後遂以“餐氈”指身居異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亦稱“齧氈、齧雪”等

同源典故

北海朱旄 齧氈 齧雪 屬國氈 屬國餐氈 殘氈擁雪 海上看羊 漢節支持 牧羊攏漠 牧羊臣 牧羝人 牧羝雖乳 白頭蘇武 白髮丹心 看羊屬國 窖里雪氈 節旄落盡 羝乳 羝乳年 蘇卿執

示例

宋 蘇軾 《次前韻送劉景文》:“爾來又見三黜 柳 ,共此煖熱餐氊蘇 。” 元 丁鶴年《自詠》之十:“齧雪心危天日遠,看雲淚盡歲時深。” 明 高明《琵琶記·糟糠自厭》:“齧雪吞氈, 蘇卿 猶健。”宋 蘇軾 《次韻鄭介夫》之一:“相與齧氈持 漢 節,何妨振履出商音。” 宋 蘇軾《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並以見寄五絕》之三:“漱石先生難可意,齧氈校尉久無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