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虎池清真寺

飲虎池清真寺在圍屏街西首,寺門向南、院內有西殿(實為北屋)、沐浴室及二層小樓。始建年代約在清鹹豐初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飲虎池清真寺
  • 地理位置:圍屏街西首
  • 著名景點:趵突泉泉群
  • 始建年代:清鹹豐初年
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規模建制,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初建

始建年代約在清鹹豐初年,鹹豐四年重修,原屬南大寺掃瑪,歷任阿訇有米榮賓等。

修繕重建

文革該寺被廢,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發還,撥款修建後改為女寺。 1992年 修建濼源大街時被拆除,擇址另建現回民小區女寺。

規模建制


原飲虎池清真寺因位於飲虎池東側故得名。飲虎池清真寺在圍屏街西首,寺門向南、院內有西殿(實為北屋)、沐浴室及二層小樓。

地理交通

飲虎池原位於山東濟南飲虎池街與西青龍街交界處,屬趵突泉泉群,在趵突泉公園外面。泉池由塊石砌壘而成,方形,長、寬各2.4米。池岸周圍護以石欄,池岸西壁嵌有池名石刻。池水由北口流出,注入白龍灣。1993年修建濼源大街時,此池被埋於路下,1997年修復,2001年完工。修復後的飲虎池,假山上雕塑有兩隻猛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