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飛鼠

北美飛鼠的皮毛呈微紅色或灰褐色。身長約21~37厘米,包括8~18厘米長的尾巴。它們是群居動物。北美飛鼠身體和四肢細長,有鬆軟的皮毛和大眼睛。它們棲息在森林中,通常是在樹洞裡做窩。吃的食物主要是昆蟲、水果和其他植物。飛鼠是夜行性動物,很少到地面上來活動,這一點和其他松鼠不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北美飛鼠
  • 拉丁學名:Glaucomys sabrinus
  • 別稱:北方鼯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齧齧目
  • 松鼠科
  • 亞科:鼯鼠亞科
  • :美洲飛鼠屬
  • :北美飛鼠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飼養管理,

外形特徵

體全長21~37厘米,其中尾長8~18厘米。前後肢之間有覆蓋軟毛的皮褶,稱為飛膜。當四肢伸開時可以展開飛膜,在樹間滑翔,飛行距離可達40多米。

生活習性

棲息於溫帶、寒溫帶山地林區的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獨居或兩鼠同居。營樹棲生活,能在樹枝上攀爬和在樹間滑翔,遠達50米。以松子、橡實、漿果、嫩樹枝葉為食,秋末常儲存堅果等食物過冬。主要在傍晚和夜間活動,白天有時也活動。沒有冬眠現象。在高樹的樹洞中營巢,窩離地面3米以上,圓形,內鋪有苔蘚、枯草及羽毛。4~6月間繁殖,每年1胎,每胎2~4仔。春季和秋季換毛。
群居,常在建築物中築巢。夜間出沒,以種子、果實、鳥卵和昆蟲為食。
飛鼠的食物和松鼠很相似,吃各種果實,愛乾淨,睡覺前後總要梳理一番,前爪腳底板和尾巴根是最下工夫的地方。
飛鼠:夜間和晨昏活動。主要以松柏葉為食,喜食松柏籽。飛鼠主要生活在柏樹林山地中。其生活習性有“六大”特點:
一是不壘窩,居住現成的岩壁石縫或洞穴中;
二是喜安靜,膽小;
三是有“兩怕”,既怕寒冷,又怕高溫;
四是晝伏夜出,覓食鳴叫;
五是定點排便;
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敵害及特殊情況,展開飛膜從上往下滑行逃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北美洲

繁殖方式

每年春季繁殖季節,交配多在2~4月進行。人工飼養時,可在繁殖期間將發情的鼯鼠配對飼養,讓其自由交配,也可將雄鼠抓人雌鼠處,待交配完成後,再放人另一發情雌鼠籠內。鼯鼠的發情期一般為1~4天,此期間雌鼠和雄鼠的生殖器都呈紅色,並向外翻出。交配前相互呼喚追逐,稍後即開始交配,一般幾小時內可連續交配多次。只有雙方配合好才會受精,否則可能發生咬傷現象。如果雌鼠在一個發情期內沒有受孕,大約經過7 天,還會再次發情交配,直到受孕,然後將雌雄鼠分開飼養。發情期的鼯鼠食慾下降,應儘可能提供少而精的喜好食物,如松子柏葉等。

飼養管理

北美飛鼠的人工飼養可採用給合式鐵絲籠,籠內有通道,有利於配種和飼養管理。如用竹木結構的籠子容易被松鼠啃壞。 飼養的房舍要乾燥,冬暖夏涼,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應保持10℃~30℃,最適宜的飼養溫度為15℃左右,相對濕度要保持在40%~50%。由於松鼠不能耐高溫,35℃的溫度時,即能中暑死亡,所以夏季高溫季節應注意籠舍的通風、蔽陰。保持適當的溫度,秋季防止冷風侵襲,以免患風濕關節炎。此外松鼠不需要過強光線,如接受過強的光線,常出現被毛蓬亂和失去光澤等現象。 人工飼養松鼠的飼料分青飼料及精飼料兩大類。青飼料主要包括有:胡蘿蔔、通菜、各類新鮮水果以及其他新鮮蔬菜等。精飼料包括有:麥麩、玉米面、豆粉、穀物等,外加少量食鹽、酵母粉、骨粉、蜜糖和微量元素。可以做成顆粒乾飼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