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測試

飛彈測試

飛彈測試是飛彈研製、生產、使用過程中的重要工作項目,用於檢查、驗證飛彈系統的功能和主要技術性能,進行故障定位,在必要和允許的情況下調整不合格的參數或更換有故障的部件,以保證工廠生產的飛彈技術性能符合要求、部隊使用的飛彈處於良好的備戰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彈測試
  • 外文名:missile test
簡介,飛彈測試技術的作用,國內外測試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國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國內現狀和與國外的差距,

簡介

飛彈武器系統要形成作戰能力,通常要經過設計、生產和使用3 個階段。生產出廠後,由鐵路或公路運至使用部隊飛彈貯存庫或技術陣地,在技術陣地經檢查測試和必要的技術準備後,方可轉到發射陣地執行作戰任務。因此,飛彈測試流程可以分為設計階段測試流程、生產階段測試流程和使用階段測試流程;也可以分為技術陣地測試流程和發射陣地測試流程。
設計階段的飛彈測試具有驗證性質,既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協調性,又驗證測試結果的重複性及系統工作的可靠性等;生產階段的飛彈測試具有驗收性質,各項測試均應滿足檔案規定的功能及參數要求,出現功能不正常或參數超差時要進行分析並使故障定位,經測試合格的飛彈武器系統方可出廠;使用階段的飛彈測試具有確認性質,即確認測試合格的飛彈可作為戰備飛彈或可供發射的飛彈。
飛彈在生產廠的測試工作包括彈上個分系統與設備的單元測試及全彈綜合測試。單元測試有各分系統出廠驗收、總裝廠定期檢查和飛彈總裝前的檢查測試。只有單元測試合格的設備才允許裝彈。飛彈綜合測試要對每發彈進行全面檢查,測試系統所設測試項目, 能夠使飛彈各主要功能系統(如制導控制系統、穩定系統、引戰系統、火工系統等)均得到有效的測試,並且對於某個項目的測試內容, 不僅要完成對飛彈所指部件自身性能的測試, 而且還應包含相關部件間, 連線匹配性能的測試。
按照國軍標GJB2574-1999《裝備測試性大綱》的要求,飛彈是一種具有測試性要求的軍用裝備,必須經過測試來準確地確定飛彈的工作狀態是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是否下降,這也是飛彈測試的基本要求。
飛彈測試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制定測試工作計畫;
b)設計可測性, 確定測試和診斷要求;
c)將測試要求落實到產品設計中;
d)進行測試設備的研製;
e)制定測試項目和合格性判據;
f)驗證可測性, 分析測試覆蓋率、誤測率和測試誤差;
g)驗收, 飛彈已具有了規定的測試要求, 測試設備可以保證飛彈的完好性和任務成功性。

飛彈測試技術的作用

飛彈的測試性是飛彈武器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飛彈測試技術研究對提高型號性能和戰鬥力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與仿真技術相結合可在地面對新型號試樣彈實施全方位的考核。可在飛試前對設計進行完善,從而節省研製費用和提高武器系統的可靠性。
(2)技術先進、方法合理的飛彈測試系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飛彈的技術陣地準備,從而提高飛彈的攻防反應速度。
(3)研製小型化、車載或便攜的測試系統可提高武器系統的機動性。
(4)智慧型化和具有故障診斷功能的測試系統可以提高武器系統的實效性和可維修性。

國內外測試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國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邊緣掃描技術(BST)和內裝自檢測試(BIST)的套用
在測試系統中使用帶有邊緣掃描技術的晶片便於實現系統的自診斷和自修復功能;在系統中設定內裝自檢測設備,可以使被測對象和測試系統一體化,從而使系統更簡單。
匯流排技術的成熟和進步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VXI測試匯流排技術已相當成熟,模件品種相當豐富,加之建立了即插即用(Plug&Play)標準,使得以VXI匯流排為基礎構造測試系統非常方便。
虛擬儀器技術套用廣泛
隨著測試匯流排技術的發展,測試儀器、儀表向著模組化和小型化發展,虛擬儀器技術應運而生。此項技術的廣泛套用使測試系統更加緊湊和規整。
人工智慧引入測試系統
為了實現被測對象的故障自動診斷,引入了人工智慧技術。目前大多以構造知識庫、建立專家系統的形式來實現故障的自動診斷。
測試系統的多媒體化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測試系統的輸入輸出介質更為多元化。
測試系統的網路化
測試系統的網路化使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共享設備和數據資源,同時也為武器系統的實戰布局提供了技術手段。

國內現狀和與國外的差距

國內測試技術已基本完成了從CAMAC, STD匯流排向VXI, PXI匯流排,從積木式測試系統向模組化測試系統,從分立式物理設備向集中化虛擬儀器過渡。已先後研製出了數套實用的VXI匯流排測試系統,使我國的測控設各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飛彈武器系統的某些使用計算機的單元系統中也設計了自檢測試功能,而在實用測控設備中,特別(主要指故障診斷),網路化的實用設備面世。國內尚無邊緣掃描技術和完全內裝測試方面的實質性進展,我國還停留在理論和方法的探討階段。
飛彈測試系統組成飛彈測試系統組成
從國際技術發展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提出了內裝測試和被測系統可測性的概念,1990~1995年間即出現了實用的系統,軍事工業中,美海軍率先在其制定的標準中(MILSTD-2804,MILSTD-2076)規定了系統測試配置、可測性、故障探測和可測性的檢驗指標,建立了專門的可測性管理機構。國內是在近幾年才真正將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修性指標列入系統設計中。我們在飛彈武器系統測試技術方面與國外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今後應重點放在可測性和過程測試方面的方法和套用研究上。研究中不必刻意追求設備的先進,而應在武器系統總體設計體制和測試方法上下功夫,爭取在全彈和個別單元實現內裝自檢測試,從而提高使用性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