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導引彈道

根據目標運動特性以某種導引方法將飛彈導向目標時飛彈質心運動的軌跡。空空飛彈、地空飛彈、空地飛彈和岸艦飛彈的彈道都是導向目標的,這些彈道的某一段或其全部均屬導引彈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彈導引彈道
  • 彈道的特性:取決於導引方法和目標的運動特性
  • 導引方法分類:自動尋的和遙遠控制
  • 常見導引法:追蹤法、比例導引法
簡介,假設,

簡介

研究內容和方法  導引主要。對於已經確定的某種導引方法,飛彈導引彈道的主要研究內容有彈道過載、飛彈速度、飛行時間、射程和脫靶量(見飛彈彈道)等,這些參數最終影響飛彈的命中率。

假設

對導引彈道的研究是以經典力學定律為基礎的。但為了簡化,在飛彈和控制系統初步設計階段,採用兩個假設:①飛彈速度是時間的已知函式;②控制系統的工作是理想的。這樣就避開了複雜的質點系的動力學問題。針對假想目標的某些典型航跡,先確定導引彈道的基本特性。由此得出的導引彈道是可控質點的運動學彈道。研究導引彈道的另一方法是圖解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捷、直觀,但誤差大。圖1是追蹤法的導引彈道,飛彈D與目標M的平均速度比為1.5。a為絕對彈道,b為相對彈道,即在目標上觀察到的彈道。圖2是三點法的絕對彈道,飛彈與目標平均速度比為2。
導引方法反映飛彈制導系統的工作規律。導引飛彈的制導系統有兩種基本類型,也有兩者兼用的,稱複合制導(見飛彈制導和控制系統)。從飛彈和目標的運動學關係可把導引方法按下列情況來分類:①根據飛彈縱軸與目標線(飛彈-目標的連線,又稱視線)的相對位置分為直接法(兩者重合)、常值目標方位角法(縱軸超前);②根據飛彈速度向量與目標線的相對位置分為追蹤法(兩者重合)、常值前置角法(速度向量超前)等;③根據目標線在空間的變化規律分為平行接近法(目標線在空間只作平行移動)、比例導引法(目標線有轉動運動)等;④根據“制導站-飛彈”連線與“制導站-目標”連線的相對位置分為三點法(兩連線重合)、 角度法(“制導站-飛彈”連線超前)。制導站有機動的如空空飛彈的載機(母機)和固定的如地面制導站。
常見的導引方法有:
①:飛彈速度向量始終指向目標瞬時位置。按追蹤法導引的彈道稱追蹤曲線。
②:飛彈速度向量轉動角速度(在鉛垂面內是彈道傾角的角速度,水平面內是彈道偏角的角速度)與目標線轉動角速度成一定比例。類似的還有廣義比例導引法、修正比例導引法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技術上容易實現,可實行全向攻擊,彈道也較平直,因而空空、地空等自動尋的制導的飛彈都廣泛採用比例導引法。
③三點法:又稱目標覆蓋法或重合法,屬於遙控導引方法。用此法導引時須保證飛彈的瞬時位置始終處在制導站與目標的連線上,也就是說,制導站、飛彈、目標三點始終成一線。這種方法的過載與目標機動有關,而且取決於攻擊狀態。地空飛彈在迎擊定高等速飛行的目標時,彈道在命中點達到最大過載;尾追時在導引彈道的初始段上產生最大過載。三點法用同一雷達波束捕獲目標和導引飛彈,技術實施簡單,抗干擾性好,但彈道較彎曲。
④角度法:又稱前置法。制導站用兩部雷達分別測量目標和導引飛彈,並使導引飛彈的波束在導引過程中超前於測量目標的波束,在命中時兩波束重合。用此法導引時可使彈道變得比較平直,因而又稱矯直法。矯直的彈道降低了需用法向過載,因而能提高命中精度。適當選擇兩部雷達波束間的相對轉動規律,可使命中點的彈道需用法向過載不受目標機動飛行參數(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影響,從而提高導引精度。這種方法稱半矯直法或半前置法。三點法和角度法是地空飛彈使用較多的導引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