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納沙(2005年第4號颱風)

颱風納沙(2005年第4號颱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颱風納沙為2005年第4號強颱風,於5月30日在關島東南偏南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9日颱風中心強度在日本以南海域逐漸減弱。

10日強度減弱為熱帶風暴,11日在日本以東海域洋面上消失。

颱風“納沙”是2005年的熱帶氣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從生成到消失歷經約12.5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颱風納沙
  • 外文名:Neast
  • 國際編號:0504
  • 歷經時間:約12.5天
  • 登入時間:5月30日
名稱使用,發展過程,災害影響,

名稱使用

“納沙”一名由高棉提供,名字意義即漁夫
截止至2018年11月,該名稱共被使用過3次。
第1次是2005年第4號颱風,第2次是2011年第17號強颱風,第3次是2017年第9號颱風。

發展過程

颱風納沙
2005年第4號颱風“納沙(Neast)”,國際編號0504,於5月30日在關島東南偏南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一個熱帶低壓。
它向西北方向移動,5月31日晚加強為熱帶風暴,強度並迅速增強,24小時後強度增強為颱風,方向繼續向西北前進。
6月4日“納沙”強度達到極值為50米/秒,近中心氣壓為940百帕。
5日上午颱風“納沙”在17.3 °N、130.4°E處轉向,颱風中心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
9日颱風中心強度在日本以南海域逐漸減弱。
10日強度減弱為熱帶風暴,11日在日本以東海域洋面上消失。
颱風“納沙”是2005年的熱帶氣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從生成到消失歷經約12.5天。

災害影響

颱風納沙活動範圍保持在太平洋偏東海面,該次颱風未造成強烈影響。
今年第17號強颱風“納沙”從9月29日起持續影響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截至10月2日8時統計,目前廣西已有8市34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總計211.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3.22萬人。
10月1日晚,廣西備災中心在雨夜中迅速組織人員、車輛,給合浦、靈山、浦北三個受災較為嚴重的縣調運救災物資和捐助物資,合計有350頂救災專用帳篷、1500床毛巾被、1500頂蚊帳、1500套單衣、1500件T恤以及社會捐贈衣物(已經過清洗消毒包裝)6000餘件已陸續發往災區。
今年第17號颱風“納沙”影響,9月29日以來,海南、廣東、廣西部分地區遭受大風和特大暴雨襲擊,導致3省(自治區)8市41個縣(區、市)不同程度受災,影響逾386萬人。
截至9月30日9時統計,據海南省民政廳報告,海口市、三亞市、文昌市、臨高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等2個市20個縣(區、市)301.3萬人受災,28.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農作物受災面積62千公頃;房屋倒塌400餘間,損壞4200餘間;直接經濟損失19.9億元。
據廣東省民政廳報告,湛江、茂名、陽江、珠海4市19個縣(區、市)84.3萬人受災,損壞近1200間;直接經濟損失2.4億元。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報告,防城港市港口區、北海市海城區近5500人受災,近4400人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