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戰鬥機(30年代英國豪客比奇生產的戰鬥轟炸機)

颱風戰鬥機(30年代英國豪客比奇生產的戰鬥轟炸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颱風戰鬥機(Hawker Typhoon)是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戰鬥轟炸機,作為豪客颶風(Hawker Hurricane)戰鬥機的直接替代者,可以執行中低空攔截任務。

颱風戰鬥轟炸機可裝載炸彈和RP-3火箭彈,使其具備了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也正因為此,颱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成功的對地攻擊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颱風戰鬥機
  • 英文名稱:Hawker Typhoon 
  • 服役時間:1941年
  • 國家:英國
  • 首飛時間:1940年2月24日
  • 退役時間:1945年
  • 生產數量:3317
發展沿革,後期型號,實戰表現,

發展沿革

1937 年,當颶風戰鬥機剛剛進行首飛時,英國豪客公司的首席設計師 Sydney Camm 已經在考慮“颶風”的後繼機型。1938 年 1 月(首批颶風交付後兩個月)英國空軍部以 F.18/37 的設計說明書,要求設計一種各種性能超過“颶風”20% 的新一代戰鬥機。要達到這一檔性能,必需採用 2,000hp 級的發動機。當時英國正在研發的 2000hp 級發動機有:Napier Sabre(馬刀)“H”形 24 缸,Rolls-Royce Vulture(禿鷹)“X”形 24 缸。
颶風戰鬥機颶風戰鬥機
雖然 Camm 已經傾向採用 Saber 發動機、採用 12 挺 Browning 機槍(每挺備彈 400 發)的方案,但英國空軍部建議 Camm 同時考慮兩種使用不同發動機的方案,並把機槍的備彈增加到每挺 500 發。按照這一建議,Camm 完成了使用不同發動機的兩種方案:“N”——使用“Saber”發動機;“R”——使用“Vulture”發動機。1938 年 8 月。英國空軍部同時定購了兩個方案的原型機。這兩種原型機的結構和外形基本一樣,只是發動機冷卻器進氣口的位置不一樣,“R”型的進氣口安置在飛機腹部;“N”型的進氣口安置在機頭齶部。兩種型號的飛機平行進行研製,同時出圖。
颱風戰鬥機剖視圖颱風戰鬥機剖視圖
由於“Vulture”發動機的交付時間快,1939 年 10 月“R”方案的原型機首先試飛,被正式命名為“Tornado”(旋風)。最初的試飛很成功,空軍部在 11 月訂購了 1,000 架,為加快生產空軍部還提議由 Hawker 公司和 A.V.Roc 公司同時生產。進一步的試飛卻暴露了“旋風”的致命缺陷,當飛行速度達到 680KM/H 時,腹部冷卻器進氣口出現“氣體彈性發散”,飛機氣動特性嚴重破壞。相比之下,“N”型的齶式進氣口要合理一些,所以“R”方案也準備將進氣口移到齶部。
原型機原型機
1939 年 12 月,首架“N”方案飛機(P5212)下線,命名為“Typhoon”(颱風)。1940 年 2 月 24 日開始試飛,試飛中發現:在起飛時發動機巨大的反向扭矩有使飛機向右舷滾轉的趨勢;螺旋槳和機翼根部距離太近,巨大的滑流將翼根蒙皮撕開捲走。試飛員 Philip.G.Lucas 竭盡全力才把飛機安全降落。

後期型號

1940 年 5 月,由於不列顛之戰中飛機的損失,英國對颶風、噴火戰鬥機的急需,“颱風”和“旋風”的發展被擺在次要地位。雖然試製工作進度放緩,但設計發展仍然抓緊進行。1940 年時,英國的 2,000hp級發動機已經有三種可供選擇:Fairey Monarch(君主);Wright Duplex Cyclone(雙旋風);Bristol Centaurus(人馬座)。飛機本身的改進為:將 12 挺機槍改為 4 挺 20mm Hispano 機關炮;減薄“Typhoon”的機翼;對機身進行修形,以減少阻力等。
颱風戰鬥機三視圖颱風戰鬥機三視圖
1940 年 10 月,英國空軍部決定重新恢復“旋風”和“颱風”的研製,並要求在 1941 年批量生產。經過稍許改進(齶式進氣),“旋風”的飛行速度達到 684KM/H。A.V.Roc 公司在 1941 年初生產了一架預生產型機(R7936),但由於 Vulture 發動機的生產計畫取消,僅生產了這一架。在改進機身設計後裝用 Centaurus 發動機,在 1941 年 10 月 23 日試飛,達到了 678KM/H 的速度,但只生產了一架,供 de Havilland 公司做為試驗平台,“旋風”計畫就此結束。
第一架“Typhoon”IA 預生產型(R7082)1941 年 5 月 26 日試飛,裝 Sabre IIA 發動機和 12 挺 Browning 機槍。IA 型只生產了很少數量供 RAF 試飛評估。按 RAF 要求,霍克公司開始大量生產裝機關炮的 IB 型,以對付在前線新出現的 Fw 190 戰鬥機。1941 年 9 月,駐 Duxford 的第 56 和 609 中隊開始裝備“Typhoon”IB。裝備初期,IB 暴露出很多問題,損失於事故的飛機數量遠大於戰損。主要問題是發動機質量不穩定和在高速俯衝時水平尾翼動作出現呆滯甚至卡死。1942 年 8 月在英國 Le Treport 上空,“颱風” 利用陽光掩護攻擊 Fw 190 編隊,雖然擊落了 3 架 Fw 190,但是 2 架“颱風”未能從俯衝中改出而損失,經過改進。“颱風”開始有效地執行任務。1943 年 1 月 20 日,609 中隊首次用“颱風”擊落 2 架襲擊倫敦的 Me 210 戰鬥轟炸機和 5 架 Fw 190 戰鬥機。
於博物館中的豪客颱風MN235於博物館中的豪客颱風MN235

實戰表現

1942 年 11 月 7 日,英國飛行員 Beaumont 駕“颱風”首次夜間襲擊法國德占區的地面目標。在此之後,RAF 發現笨重的“颱風”在爬升率和高空最大速度方面性能一般,而執行地面攻擊和戰場遮斷任務時以較大的平飛速度和武器攜帶量見長,因而“颱風”執行地面攻擊任務越來越多。執行地面攻擊任務時,“颱風”攜帶 2X250 磅或 2X500 磅,最後達到 2X1,000 磅炸彈,起飛重量達到 5,630KG,在 2,000M 的高度最大平飛速度為 626KM/H。在改掛 8 枚火箭彈後,更適宜對德軍裝甲目標進行襲擊,火箭彈可以輕易穿透德軍坦克的頂裝甲。諾曼第登入時 RAF 共有 26 個“颱風”中隊參加戰鬥,發揮了重要作用。重要的戰例是對阿弗郎什附近集結的德軍裝甲部隊進行攻擊,擊毀 137 輛德軍坦克,使德軍計畫中對登入場的一次大規模反擊瓦解。另外兩個著名的戰果是 :1944 年 7 月 7 日,隆美爾元帥在靠近諾曼第前線的公路上遇到“颱風”掃射,座車被擊毀,隆美爾負重傷(有是被“噴火”擊傷之說,但按英國官方戰史為“颱風”);1944 年 8 月 8 日,德國一號王牌坦克手魏特曼的虎式坦克在卡昂附近被“颱風”用 60 磅火箭彈擊中後部發動機艙上部,穿入戰鬥室造成彈藥殉爆而車毀人亡。
豪客颱風正在裝載RP-3火箭彈豪客颱風正在裝載RP-3火箭彈
盟軍解放法國和比利時的戰鬥中,“颱風”在攻擊德軍後方集結或撤退的裝甲部隊或地面目標時發揮重要作用,使英軍的地面作戰式樣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另外,“颱風”還有一種戰術偵察改型 F.R.IB 和一種裝 A.I 截擊雷達的夜間戰鬥型 NF-Mk IB。戰爭期間共生產 3,317 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